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7: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0:51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包括生产与非生产性的资产。固定资产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它的数量、质量、技术结构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标志着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里实物管理和价值核算是分开的,目前由设备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负责,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可以大大地降低核算工作量,加快收集信息的速度,通过加强管理,保护固定资产完整无缺,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改进固定资产利用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大产品产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企业基本建设投入资金,以有限的建设资金不断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固定资产的经济性质和周转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
(2)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
(3)准确核定固定资产的需用量。
(4)采用适当的折旧方法,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5)科学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预测。 (1). 固定资产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据以分析各类固定资产在全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研究固定资产的结构,便于了解生产技术的机械化水平,促使企业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
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的、未使用的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促使企业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并且保证正确计算折旧。
按固定资产的所属关系,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通过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按照产权所属关系进行管理、组织核算和计提折旧。
根据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综合上述分类方法,分为以下七类:
(1)生产用固定资产。其中再按经济用途进行明细分类。
(2)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未使用固定资产。
(5)不需用固定资产。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土地。 概括地讲,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有下列三个任务:
(1) 严格管理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管理,包括卡片的增加、删除、查询、打印、按月汇总、分类汇总等。
(2) 正确、全面、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使用等情况,保护生产资料安全完整。企业增加固定资产可以通过购置、建造等方式进行;通过出售、报废等途径减少固定资产。为了真实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实际情况,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簿体系。由于固定资产本身的特性,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总分类及明细核算,在固定资产核算的账簿体系中,“固定资产登记簿”总账按原值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累计折旧”账户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固定资产登记卡”对其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 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和修理费用,并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的核算,保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计算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如“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是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来进行的,它是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系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即数据存储量大、日常数据输入量少、输出内容多。
在一般工业企业中,固定资产不仅价值高,数量也多,反映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数据项也比较多,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初期,需要通过系统初始化,把当前固定资产有关数据全部一次输入计算机,从整个存储量来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量大、占用存储空间较多的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日常需要输入的数据一般仅限于固定资产的购入、清理、出售以及内部调动等涉及企业固定资产变动的情况,一般来说,企业日常发生这类业务不是太多,而且发生频度也是很分散的,除此以外,需要输入的数据很少。这个特点对于计算机来说,是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输入的数据少,出错的机会也少。一件固定资产的有关原始数据一旦正确输入后,直到它报废或出售为止,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输出量较大。这是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往往同一项固定资产的数据项指标要求反映在不同的输出账表上。在手工管理方式下,编制这种输出账表的工作量不仅很大,而且受手工条件的*,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差错。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生产账表的速度提高了,也可以避免数据的不一致现象。
从另一方面来看,采用计算机处理后,需要建立严格的变动数据采集制度,设置专职人员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固定资产建成或投入使用后,会分散在企业各个使用部门,涉及许多具体使用人员,使用中虽然平时变动较少,但是一旦发生变动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时,首先要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账实相符后,再输入计算机;另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与变动数据采集制度,作为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确保执行,以便能够及时采集变动数据,更新有关记录,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够正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1). 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设备的购入、自行建造完成,其他地位或个人投资投入、融资租入、接收捐赠、盘盈等;固定资产的减少指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亏等。
固定资产增、减凭证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输入数据。在进行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时,要根据原始凭证,如固定资产验收单、报废单等,详细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及“固定资产登记卡”。
“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和明细分类开设账页,并按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按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日期序时登记,每月结出余额,以汇总反映个单位、各部门各类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和结存情况
“固定资产登记卡”是按每一固定资产项目分别设置,每一项固定资产项目一张。在每张卡片中,记载所登记固定资产的详细资料,如固定资产编号、名称、规格、附属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点、建造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原值、预计使用年限、折旧信息等。
核算时只要根据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原始凭证作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制作固定资产登记卡,根据记账凭证汇总总分类账,财务人员将制作好的固定资产登记卡分别送到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并进行账、证、物、卡的核对,使其完全符合,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
(2).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对于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及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都应按月提取折旧费。而对于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等,不计提折旧。 (1). 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现有固定资产有关资料。
(2). 构建固定资产或外单位投入、捐赠等,交付的有关付款单、交接单、验收单等原始凭证。
(3). 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清理或投资转出的有关申报单、交接单、收付款等原始凭证。
(4). 固定资产扩建、改建或出租、内部变动等有关资料。
(5). 计提折旧和预提或待摊修理费的计算表、修理费支出等凭证。
(6). 固定资产清查报告单的盘盈、盘亏资料。 (1). 月内发生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后,将相应的原始凭证输入系统,经检测、分类后分别生成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及内部调动表。
特别要注意的是,系统最初投入运行时,需将原手工方式制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一次全
部输入计算机,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以后将它作为一个基本数据库使用。
(2). 根据月初的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按有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生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3).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分类汇总转账数据,并将该项数据自动生成转账凭证而转入账务处理系统。
(4).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分类汇总折旧费用并分配数据,将该项数据自动转入成本核算系统,供计算成本时使用。
(5). 月末分别用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以及内部调动表更新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也就是自动插入增加的固定资产记录,将调出的固定资产记录自动删除,将发生调动的固定资产更改其使用部门。
(6).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内部调动表以及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打印输出各种报表,如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报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固定资产分类统计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