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8:07
[编辑本段]朱熹故里-福建尤溪朱熹简介 朱熹出生在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别墅(郑安道(义斋)馆舍)西厢房,使这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朱熹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并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七岁以后,跟随父亲朱松迁居建州(建瓯)。 朱熹与故里的感情 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客到这里寻根溯源、亲近朱熹。正如刘海粟先生所颂扬的“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编辑本段]故里简介钟灵毓秀 在“南溪书院”北向远处有一座山峰,那是尤溪的太祖山—叫“文山”(亦称笔架山),南向背后的这座山叫公山。据史料记载,就在朱熹出生的头一天傍晚,对面文山和背后公山同时起火,火势成“文公”二字。大火与晚霞,交相辉映,情景煞是好看。朱熹父亲朱松看到这场奇火说:“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中午,朱熹就在郑氏馆舍西厢房诞生了。朱松根据这场喜火,遂为孩子取名熹,亦即“喜火”二字的组合。尤溪人根据这个传说,便叫朱熹为“朱文公”。 沈郎樟别苑 沈郎樟别苑的巨幅画像(或雕刻或烫画),它告诉了我们“沈郎樟”的来历。为什么叫“沈郎樟” 沈郎樟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说唐代之前,我们尤溪县叫“沈溪”,到五代时,因避闽王王审知讳,当地土著居民以尤姓为多,遂改名为尤溪。一说尤溪县的母亲河叫尤溪,故而命名尤溪,现城关还保留着别称“沈城”。因为朱熹出生于沈城,他的小名就叫“沈郎”,他亲手栽种的樟树,后人就叫它“沈郎樟”。前一棵树围16米,后一棵树围9.8米,高约30米。清代有一诗人写诗礼赞樟树说:“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尤溪人尊重朱熹,同时也尊重与他有关的事和物,特别他栽种的樟树,更是爱护备至。据林业专家说,如此硕大的香樟,在全国并不多见。它目前正处于壮年时期,堪称“中国的樟树王”。 弘道门(即通往半亩方塘之门) “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句,以此来赞颂朱熹阐发正统的孔孟之“道 弘道门”之意。“人能弘道”,说明了人在历史发展、历史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原来,南宋时这里是一片桃林,还留下了一个反映朱熹小时候勤学苦练的《半亩方塘二度桃》的传奇故事呢!据说朱熹五岁时,就已通晓《孝经》大意,从小立志崇圣传道,在书上题曰“不如是,便不*。”六岁仲春时节的一天清晨,朱松推开西厢的窗户,深深地被满园春色所吸引,便嘱朱熹抄写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由于朱熹无意间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写成了“挑”字,写好之后拿给了父亲眉批,朱松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当场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朱熹很受感动,立即主动向父亲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这时窗外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把满园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志地在抄写。朱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了。这个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对尤溪的莘莘学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文公祠 “文公祠”,是后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也是钟灵毓秀,诞育一代大儒的地方。这里的前身是郑 文公祠安道的家,主体风格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建筑,可惜毁于1958年的一场大火。现为新近复原的建筑,主体建筑风格与原来相似,面积略有扩大。占地388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高约13米。面阔七开间,进深五开间。明间原主祀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真德秀、黄干、郑绍先。明代弘治皇帝赐封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季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和九月十五诞辰日祭祀。清乾隆九年开始,皇帝钦颁祭文、祭品。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朱熹出生以前,朱松一家七口人就住在郑氏馆舍的左侧。因古代右侧为大,所以为郑安道自家居住。朱松曾官拜吏部员外郎(四品),因反对秦桧的投降*主张,被贬福建政和县尉,继而调任尤溪县尉。时逢金兵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偏安一隅。但还是不思进取,整日纵欲寡欢、醉生梦死。有一位诗人以悲愤而又无奈的笔调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朱松这个失职*,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郑安道之子郑德与和朱松一起在尤溪任县丞,并结成莫逆之交。郑安道虽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仕途并不得志,与朱松有惺惺相惜之感,对朱松的境遇十分同情,便将自己的西厢,出让给朱松一家七口人居住(朱熹的爷爷、父母亲、两个叔叔、两个哥哥),朱松在此靠给一些豪门子弟教私塾为生。可是,好景不长,朱熹的爷爷、两个叔叔先后去世,两个哥哥又先后夭折。朱熹的出生,为迟暮的朱家带来一些欢乐。在朱熹出生的第三日,按尤溪习惯有为孩儿洗澡的风俗,叫“洗三旦”。朱松做了《南溪洗儿》二首:“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子添丁助征戌,肯令辛苦更冠儒。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拈须。厌兵已识天公意,不甚回首更指渠。” 笃信地理术数的朱松,当时请人算了一命,山人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朱松做梦也想不到,与孔夫子一样显赫的圣人前程,竟落到这个忧患余生中出生的第三子头上。据《朱熹家谱》记载,他一出生时,右脸侧就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诚如孔子身上长满异点,近看似昴星,远看象北斗一样,仿佛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要成为理学泰斗。 毓秀亭 “毓秀亭”(瘗衣处),位于文公祠的右侧,是朱熹出生时胞衣(胎盘)埋藏的地点。据勘舆师(地理先生)说,这可是绝妙的风水宝地。朱熹能够现世发达,终成帝王师,跟这里的风水大有关系。传说自朱熹的胞衣埋入后,后来其他人也想将子女的胞衣埋在这里,但这个小孩不是养不活,也是多灾多病。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这个脑筋了。 观书第 “观书第”,是朱熹小时候经常在此看书学习的地方,后人为了鞭策子弟向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在此建亭以示纪念。 半亩方塘 “半亩方塘”闻名海内外。中间的这座桥,叫“濂洛桥”,取“文公之学,实渊源于濂洛(河南濂溪程颢、程颐的洛学),而上溯于洙泗(山东曲阜的孔子)”之意。“半亩方塘”其水引自“源头活水”,右侧边上设有“七步石”,传说神灵只能帮助人们完成七个心愿,剩下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靠自己去完成。分别隐寓“水到渠成”、“四平八稳”之意。 半亩方塘 朱熹《观书有感》(之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诗,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被称为不朽之作,千百年来到处被传诵,被列为《千家诗》的第二首。表面上看,整个方塘的形状象一本书,赞颂的是南溪书院美景,句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天光云影均在这里。然而,它的高明之处倒不在写景,他是借景抒怀、借物言志,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用这七绝浓缩而成。据考证,这首诗当为朱熹中晚年时所作。我们通过题目《观书有感》还可以发现,说明朱熹当时是在看书,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境遇,每一个脚印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生养他的尤溪故里,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也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反映他在看书时,脑海中淡幻出南溪故里门口的一口池塘,使他陷入沉思。实际上他采用比拟的手法,将书本比喻着池塘。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隐喻书中的知识象云海那么渊博浩瀚,映照着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各种不同学问观点的互相激荡。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渠:第三人称,他)他设问:古人为什么有那么高深的学问?或者他自问自己的思路为什么那么清晰?四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恩师的指点,才使自己从迷茫困惑中“逃禅崇儒”,这就是本诗的意境所在。这首诗到底是朱熹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所写的,史书上确实没有记载,但据考证,这首诗确实是以南溪书院环境为背景,以景托情借物言志的。其理由:1、“半亩方塘”与“源头活水”的名称,在朱熹出生之前就有的。2、朱松当时住在这里,曾写下了一阕《蝶恋花·夜宿郑氏阁》词:“清晓方塘开一镜,落花飞絮,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余寒犹倚芭蕉劲。……”。镜即鉴,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有明显的借鉴痕迹。3、据我国研究朱熹的专家束景南教授考证,半亩方塘应在尤溪,其它均为后人按朱熹诗中意境杜撰的。 华表山门 南溪书院华表山门,斗拱飞檐,雕龙翘角,镂花绘凤,高大宏伟,全部为石构而成。中间镌刻着“南溪书院”四个大字,原系南宋理宗皇帝所御题。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赵昀(yun)在朱熹去世53年后,为了褒彰朱熹继承孔孟之道,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又因书院位于青印溪的南岸,又是朱熹的出生地和生平的讲学之所,故特赐一匾而得名。中间的一副对联是康熙皇帝题赞朱熹的,他给予了朱熹以至高无上的评价:“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他把朱熹奉为无以复加的地步。两旁的一幅对联,是当今国内艺术大师陈大羽教授,总结朱熹一生的主要成就:“格物致知集大成于理学,反躬践实扬教化于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