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6: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01
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中地幔橄榄岩、堆晶岩和玄武岩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富集LREE和LILE的特点,与典型洋脊蛇绿岩、玄武岩的分配曲线有显著区别,而与源区受到流体交代的岛弧岩浆岩相似。利用李曙光(1993)提出的一系列图解(图7—14)进行判断,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玄武岩和辉绿岩类投影点位于岛弧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和MORB区内,有部分样品位于MORB+IAB过渡区。结合前述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可以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蛇绿岩中很可能存在岛弧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和大洋中脊玄武岩三种不同构造背景的玄武岩类。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不但存在时代约128Ma的早白垩世蛇绿岩(陈玉禄等,2006),而且还存在时代约110Ma的洋岛玄武岩(朱弟成等,2006),其中的MORB+OIB型玄武岩可能与此有关。通常认为兼具IAB和MORB特征的镁铁质岩形成于一种弧后盆地背景,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而言,镁铁质岩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规模足够大,其中存在洋内俯冲作用;另外一种可能性是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规模较小,仅具有弧后盆地的性质。由于研究程度的*,目前还无法判断究竟哪种可能性更接近班公湖—怒江洋盆的真实情况。
东巧超基性岩石的初始(w(87Sr)/w(87Sr))i比值高达0.71055~0.72674(王希斌等,1987),很可能与后期蚀变作用有关,不具有岩石成因意义,而机部蛇绿岩中玄武岩的初始(w(87Sr)/w(87Sr))i比值为0.7045~0.70988(汤耀庆和王方国,1983),远高于典型N—MORB(小于0.7030,Hess,1989),可能与蚀变作用有关。有成因意义的是日土地区蛇绿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的Nd同位素组成(1∶25万日土幅区调资料,江西地调院,2006),其正的变化的eNd(t)值(0.18~7.88)很可能指示来源于软流圈的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混染。
邱瑞照等(2005)对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方辉橄榄岩和辉长岩进行了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橄榄岩和辉长岩具有地壳、造山带Pb同位素组成特点,放射性成因Pb较高,表明存在明显的壳源组分混入,这种壳源组分可能是洋壳俯冲消减过程中混入的洋壳沉积物或陆源成分,也可能是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
上述初步分析表明,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中的镁铁质岩浆很可能来源于受到流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并可能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混染。
图7—14BNS和YNS带蛇绿岩中玄武岩和辉绿岩类Ba—Th—Nb—La构造环境判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