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里斩首为什么当场用铡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5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5:04
你搞错了...
历史上没有包拯的三口铡刀 这是后代的公案小说(多为明清时期)里的杜撰。
包拯从来没有做过宰相,也没有什么权威无边的“铜铡”。他最大的官职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后升为礼部侍郎,死后追为礼部尚书。他的长相也不是什么黑脸,倒是和他同朝为官的侍御史赵扩,因其“*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编戏人把赵的“铁面”挪给包拯了。还应指出,包拯是位“清官”,但和他同时代也先后做过御史和开封知府的吴奎、赵扩、唐介、庞籍、欧阳修等,不管“政绩”、“直声”都不比包拯差。不知为什么独有这位被欧阳修称为“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的包拯,从宋元至今在戏剧舞台乃至民间,一花独秀,大显威风,经久不衰,流传千年。包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比较正直清廉的好官,曾做过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其历史地位是应该肯定的。但为什么人们把他神化了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受尽赃官酷吏、权豪势家的欺压*,希望能有为民伸冤的“清官”,再加上历史上清官屈指可数,人们在绝望中企盼,呼唤“青天大老爷”;封建统治者为其长治久安,也希望有维护其封建秩序的“良吏”,作为楷模,所笼络民心。这样,“包青天”应运而生,戏越编越多,人越传越神,一直到今而不绝。但是,最好的清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老爷,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因此,什么地方百姓大呼包青天之日,一定是他们已经被侮辱、被欺凌之时。显然,清官是封建时代茫茫黑夜里的昨夜星辰,他们绝不代表未来。在健全的法制社会里,人们凭借法律来保护自己,而无须乞灵于清官。”
参考资料:王春瑜《老牛堂札记》第94页
至于包拯铡刀的出处,来自《三侠五义》中公孙策想出来的....他的三口铡刀实际上是后来的老百姓自己出钱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5:05
包拯,这个被称为“包青天”、“黑脸包公”,被民间和戏剧舞台神化的人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称,无人不赞。说他明察秋毫,料事如神,说他不恋功名,爱民如子,说他不畏权势,刚直不阿,就连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阴间掌人生死的阎王也害怕他的三口铜铡……
三个铡刀分别为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根据犯人身份等级的不同,用不同的铡刀。
龙头铡是铡皇族的。
虎头铡是铡其他*权贵的。
狗头铡是铡平民百姓的。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用龙头铡的,只有皇族才用龙头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5:05
我想说的是,古代是有斩立决的。而且你要是注意的话,包青天里包大人也是有秋后问斩的判决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5:06
戏曲、小说里面是这样而已。为的是艺术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5:06
这个么,拍电影么
秋后问斩是顺应天道的做法,中国法制史刑罚讲究天道和人德的和谐
当场斩也是有的,但不多,象罪大恶极,犯罪影响大的会斩立决
现代也是一样,很少有人马上行刑的吧?就连死罪也挺少啦,大多都是死缓,发展么,也是重*的,人的生命最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