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2: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0:36
1、“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解释为:(对于)莲花的喜爱。2、“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解释为:喜爱莲花(者)。两种解释都成立。如果结合全句分析,我本人倾向于宾语前置。因为全句的意思是:喜爱菊花的,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能比得上我的还有谁?喜爱牡丹的,当然有很多人...
"莲之爱” “牡丹之爱”等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可翻译成 对...的,关于...的,或直接翻译成 的
1、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中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的。2、《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
之,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上文“菊之爱”、下文“牡丹之爱”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
牡丹之爱的之是什么意思1、整句翻译为“对于牡丹的爱”,“之”是“的”的意思,也可以省略不译。2、《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爱莲说》。原文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
1、“莲之爱”的“之”是倒装用法,相当于“的”。“莲之爱”出自《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2、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就是“爱菊”、“爱莲”、“爱牡丹”“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作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对于莲的喜爱,对于牡丹的喜爱
“莲之爱”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倒装的作用,在文中“莲之爱”的意思是--对于莲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