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6: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8:53
在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中,晡时是一个特殊的时段,指的是人们享用第二顿正餐的时间。这个概念源于地支申时,具体指的是每天的15点至17点。在古人的词汇中,“晡”与“馎”是相通的,有着相同的含义。《说文段注》解释道:“馎,申时食也,指的是申时进行的餐饮活动。‘馎’字有时也被写作‘晡’,广泛用于表示用餐的时刻。在古代,用餐的行为被称作‘馎’,并且用‘晡’来指代这个时间段。”
“晡”(馎)时首次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的篇章里,被描述为:“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在历史文献中,如《资治通鉴·唐纪》中,也有使用“晡时”的实例:“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这展示了古人在记录事件时,会明确提到晡时作为时间的标记。”
此外,许多古代文人墨客也将“晡”这个字融入他们的作品中,以表达时间的流逝。例如,杜甫在《徐步》中写道:“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在《宿杜曲花下》中也表达类似的情感:“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晡时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