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笋栽培技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0: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6:40
一、选择竹种
选用正宗黄田马蹄笋的种源,以8-9月份留种为佳,要求节距短、株茎粗、根系发达。每株种茎保留4-5个节位,刀口斜劈,去掉茎尾部分,种长约为1.2米。
二、开园整地挖穴
根据种植地点的不同,每亩挖穴的数量及规格也有所不同。对于闽江两岸的深层砂质土或土层较厚的平原地带,每亩挖穴40个左右,规格为5X4(米)。对于山坡地种植,需先开园整畦,畦宽3米左右,每亩挖穴60个左右,规格为4X3(米)。无论哪种地形,挖穴深度需达到60公分,宽度为50公分。
三、种植
种植时间为2至3月份(立春至惊蛰)。对于山坡地或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区,种植前应施底肥,每穴施30斤腐熟人粪,并覆盖一层土。竹种最好带土移植,移位后的竹种不应超过5天,确保其迅速种下土。竹种斜插入穴中,与地面形成70度角,刀口方向朝向日照最强位置。下种后用土填平穴位,保留露土竹茎3个节位左右。晴天种竹时要浇水,提高成活率。
四、管理
竹种成活后,当年生的笋子不得采挖,应全部留种。第二年生的笋子待每丛种子有5株左右开始采笋,一般从第三年起开始采笋。第三年起,基本成林。施肥应结合锄草、松土、培土同时进行,要求深施肥。未成林竹,每年施一次肥,施用农家肥,每丛施腐熟人粪40斤,施肥时间在3、4月份。成林竹,每年施二次肥,时间与量与上同,第二次施肥在8月上旬(立秋前)。
修枝控制在未成林时3节以内,成林后掌握在6节左右,即每株剪枝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管水方面,平原地带要求排水沟,以防汛期淹苗。晴天需带灌跑马水,保持园地湿润。山坡地需搞引水喷灌,以防缺水。
选留笋种时应把握留中层,注意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稀去密,每年要留新竹,去除部分老竹。丛内竹株距保持60公分左右,每丛留竹一般保持7-10株。病虫害防治方面,地老虎危及笋身及嫩苗,可在挖笋时捉之并灭亡。枝叶上的蚜虫(俗称枯蝇)可用“乐果”渗水喷杀。全株开花(生竹籽)的雄性竹或衰老竹,应及时清除。
五、挖笋
使用铁制笋凿(刀口宽8至10公分,加木柄总长约60公分)及铁锤(重约1公斤)。寻笋应在清晨(天亮开始),笋子长在垂茎节两端的地下,晴天土面出现湿点,雨天或久旱时,查看土表裂痕,即有笋子。适时适位取笋,待笋尖稍微张开,笋身丰满即可取之。注意选择笋身的硬、嫩结合处,切忌取之过硬或过嫩,以防破坏根茎或笋牙(笋蛋),影响产量。
六、笋的保鲜
生笋应当日煮食。若需隔日食用,可当日蒸熟后凉放或存入冰柜,制成罐头可保鲜一年。熟笋晒成笋干则成为名贵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