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科特《行为金融》笔记 第二篇 行为科学的基础 第5章 启发式预测和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1: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2:24
《行为金融》笔记中,第五章深入探讨了启发式预测和偏差在行为科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感知被定义为信息的接收与储存过程,但常伴错误,人们倾向于看到自己想要的,甚至可能出于利己扭曲。记忆是重建性的,可能因情绪倾向而“重写历史”,比如高估控制力,这就是事后聪明偏差。
框定效应影响我们的认知,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分别在初次和最后印象中起主导作用。晕轮效应则让人对美的事物留下好印象。信息的易处理性可能导致数据过多时的处理困难,易产生信息过载。为了决策,人们依赖启发式,包括快速、自发的无意识决策和有意识的系统化处理,如“听到巨响就跑”和“扔掉怪味食品”。
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有依赖,厌恶模糊,偏好已知风险。多元启发式则让人们在多样性中寻求平衡。安于现状偏差和禀赋效应促使人们珍惜现有,抗拒改变。启发式与偏差、前景理论和情绪紧密相连,如禀赋效应是情绪和启发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和锚定是三大误导性的决策工具。例如,人们易犯联合谬误,高估事件的代表性。锚定则源于问题设计的初始值,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有时也是适应性的。快速节俭启发式强调了在有限资源下做出合理决策的必要性。
在金融决策中,这些启发式可能导致偏差,如过度投资、过度依赖历史表现,或者被媒体报道引导。理解这些偏差,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进行金融决策,避免系统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