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6: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2:51
徐溥,字时用,是宜兴人。他的祖父徐鉴曾担任琼州知府,以仁政闻名。徐溥在景泰五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编修。在宪宗初年,他晋升为左庶子,后来又升任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徐溥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为左侍郎,随后改任吏部官员。孝宗即位后,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不久后,他晋升为礼部尚书。
弘治五年,刘吉被罢免后,徐溥成为首辅,多次加封为少傅、太子太傅。在刘吉之后,他以稳健的态度治理国家,坚守成法。他与同僚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同心协力,对于不合理的决策,他们会一起提出反对。有一次,钦天监的官员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挑选葬地,皇上的直接命令要恢复他的官职,徐溥等人坚决反对,认为这种内降行为会破坏制度的公平性,他们拒绝执行。
同年十二月,皇帝下令编撰三清乐章,徐溥等人指出这种做法不妥,他们依据儒家经典,批评三清理论是道家的妄说,且质疑在天神体系中设置三位大帝的合理性。他们强调文渊阁设立的初衷是希望学士们讨论政事、研习经史,而非迎合旨意。他们以皇帝的圣明为重,认为应保持经筵和日讲的传统,防止异端思想的侵入。他们的意见被皇帝采纳,乐章一事得以停止。
此后,皇帝的朝会逐渐延后,徐溥等人多次提出批评。他们还指出宫廷内宦官李广因炼丹斋醮而得宠,这可能会对朝政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强烈反对这种行为,引用历史教训警示皇帝。最终,皇帝被他们的言论所感动,对朝政有所调整。
徐溥七十岁时,以年龄为由请求退休,但未被批准。他受到皇帝的特别待遇,包括免于风雨寒暑时的朝参。在他担任内阁职务的十二年间,他以沉稳的性格和深思熟虑的建议辅佐朝廷,对人们的错误宽厚包容。他的智慧和仁德对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去世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靖。
明朝大臣徐溥(公元一四二八年至一四九九年),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弘治五年八月至十一年七月(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年七十二岁。景泰五年(公元一四五四年)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性凝重有度;居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谥文靖。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