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菜与川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5: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08:34
概述:文化涵盖语言、风俗和饮食,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渝菜的文化基础与川菜的起源历史。
一、渝菜的渊源
由于川峡盆地的地理地貌差异,巴渝人长期在川峡江上生活,恶劣的潮湿气候和繁重的劳作使得只有麻、辣这两种重口味才能刺激食欲,而大量油脂能补充体能。这种口味非常适合川峡两江的潮湿、寒热气候,“渝菜”虽然近几年才被列入国家标准,但其所代表的川峡巴渝饮食文化已经存在上千年。在“渝菜”被列入国家标准规范之前,巴渝饮食文化的成果一直被周边地区随意盗取、篡改、改名换姓。
随着“渝菜”国家标准化和法规化的诞生,巴渝饮食文化的知识产权也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同时实现了对“渝菜”文化遗产的保护。“渝菜”的灵魂在于麻、辣、鲜、香,烹饪方式和食材不拘一格,注重实际,与巴渝文化一样在川峡两江世代传承,永不会消失。
二、“川菜”的形成
“川菜”得名于蒙古设立四川省,是湖广和中原移民的饮食文化,主要来自湖广菜系,注重选材和刀工,因此川菜中许多品种与粤菜烹饪极为相似。“川菜”起源于明清时期移民兴盛的时期,流行于民国,成名于建国之后。
三、“四川化”的危害性
蒙古大军在进攻川峡四路之一的夔州路时,被重庆知府于玠领军在钓鱼城下阻击,蒙哥汗也在此丧生。忽必烈深知巴人顽强善战,为巩固其统治,将巴蜀合为四川省。自元朝开始,四川省陆续成为各路势力的割据地,元末明初大夏国、明末清初张献忠、民国四川王军阀刘湘等都以川独为割据。
自蒙元建立四川省开始,历代四川统治者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地位,不断弱化本地文化,取而代之的是四川概念,形成了“四川化”。比如:“川菜、川人、川剧、川军…”通过“四川化”强化巴、蜀对四川的认同感。“四川化”严重破坏了巴文化的价值观、精神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巴渝人失去了巴渝文化,也失去了自我属性。
在重庆直辖后的近三十年里,仍有许多“四川化”的拥趸者通过网络媒体对重庆直辖市、重庆人、渝菜和巴渝文化进行歪曲、贬低、抹黑。
川峡巴渝文化的饮食风格与蜀地农耕移民文化完全不同,“渝菜”与“川菜”并无文化归属关系,从文化上讲,“渝菜”并不属于“川菜”。川菜划分上河帮、下河帮不过是“四川化”拥趸者的捏造。否定“渝菜”实际上是为了否定巴渝文化,维护“四川化”。因为重庆钓鱼城抗蒙35年,蒙古设立四川省后,巴渝人对巴渝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话语权。
后语
中国有56个民族和不同的饮食文化,唯独没有中国菜。因为要传承中华文化,必须靠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共同努力。重庆直辖后,作为“川菜”麻辣灵魂的巴渝文化,四川省根本无法传承,因为除了巴渝,重庆四川没有麻辣饮食习惯,这就是文化的不同。
对此尴尬现状,有必要按照文化重新定义川菜,返璞归真、正本清源,还原川菜的本来面目。振兴中华也包括文化振兴,恢复传承巴渝文化是每一个巴渝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其中就包括渝菜,这就是重庆直辖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老一辈巴渝革命家对重庆直辖市寄予的重托。
重庆火锅
万州烤鱼
歌乐山辣子鸡
来凤鱼
邮亭鲫鱼
荣昌小罗卤鹅
黔江鸡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