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5: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9
台风移动方向的季节变化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在夏季,由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台风往往呈现出向西北或正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这是因为夏季这些地区受到暖湿的季风气流影响,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随着台风的逐渐增强和发展,它们往往沿着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向西北方向移动,给沿途地区带来风雨影响,那么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下面就去了解一下吧!
台风移动方向的季节变化
不论把台风看作是随大气的大尺度环流漂移的质点,还是看作行星尺度平均环流中的小旋涡或扰动,台风的移向移速都是既描写台风自身的移动,也反映大气大尺度平均环流的总趋势。因此观察在东亚、西北太平洋全球最大季风区内近百年台风的平均移动情况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就,东亚和西太平洋季风区内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也是研究比较深入的领域之一。人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
转盘试验的方法都能一定程度地把大气环流季节性演变的情形反映出来。然而,用实际台风“质点”移向移速百年平均所反映的大气平均运动状态的季节变化是数学方法和转盘中“示踪质点”模拟的情形所不能比拟的。从台风“质点”平均移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实。台风的运动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台风活动从春到夏的逐月加强和运动范围逐渐加大,反映了这种月际变化。
一般说来,冬春季节,台风通常在15°N以南的区域向西移动,夏季和盛夏季节,台风向西北移动的分量加强,造成台风在东亚沿岸登陆频数加大。10至12月份,台风活动的范围缩小,向东北转向移动的台风增多,占优势的西移路径也从夏季平均位置(18°N)退到北纬12°N以南。
6个海区分别为(1)冲绳附近海区,(2)我国台湾省中部一带海区,(3)巴士海峡一带海区,(4)菲律宾吕宋岛一带海区,(5)南海东部我国中沙群岛一带海域,(6)南海西北部我国西沙群岛一带海域。
不同海域,台风移向季节分布各异,主要特征如下:
(1)5月份冲绳岛、台湾岛、巴士海峡、菲律宾吕宋岛一带广大海域,台风以东北向移动为主,移向40至60度。而我国西沙岛、中沙岛一带海域台风以西北向移动或北北西移动为主,移向为330度到340度。
(2)6至9月份的4个月中,整个上述海域台风的移向逐月作反时针偏转。5月至6月份反时针偏转角度最大,其中菲律宾吕宋岛海域的台风移向从东北向(40度)转为西北向移动(310度),作了90度的偏转。巴士海峡区域移行的台风平均移向也从东北向(50度)转为偏北向(350度),偏转达60度角。其他各海域的反时针转角也都有相当度数。反映出6月份是台风活动季节性转变的关键月份。
(3)6到7月份,冲绳岛和台湾岛一带海域台风移向的逆转比其他几个月和其他几个海域都要明显。这表明,在这一带海区,进入7月份以后,台风的东北向移动基本结束,转变为西北向或北向移动。因此,即使台风已移至纬度相对比较高的这一带海域,直接登陆我国东部沿海或北上登陆影响我国沿海仍然是台风的主要移动趋势。
台风
(4)7、8、9、10四个月份,除冲绳附近外,其他几个海区的台风以西北向移动为主要趋势,较偏北的海区(如台湾附近),台风移向偏北分量也较大(平均320到330度);随着海区纬度降低,台风移动偏西分量加大,西沙岛附近海域平均移向为280度左右,中沙岛附近海域台风平均移向为280至300度。
(5)从秋季向冬季过渡时期,即10月到12.月份,各海域台风移向出现顺时针转动。从盛夏的西北向移动转为秋冬季节的北移或东北向移动。
(6)巴士海峡以东及以北海域,台风移向从春到夏的逆转以及从秋到冬的顺转幅度都比较大,移向在东北和西北之间作季节性变化。反映了这一带海域台风登陆移动和转向移动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在偏南和偏西的海域上,台风移向的季节变化(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同上述北部和东部海域移向变化符号一致,但变化幅度较小,移向是在西北偏北和西北偏西之间变化。
上述6个海区处在台风影响我国的前沿,认识这一带海域台风移动的特征对台风的分析预报具有很大意义。台风移动平均趋势的月际变化也反映了大气平均环流的月际变化特点。
台风移动方向由什么决定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漩涡,总伴有狂风暴雨,会给受影响地区造成严重灾难,具有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西太平洋上,也就是中国,日本和邻近国家称其为台风,东太平洋上,欧美等国称其为飓风,印度洋上的国家称其为热带风暴。台风形成的原理是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海面风,口水蒸汽由于比重大岩地面补充地面空气,海面温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空间,由于海面大温差小,在海面上空聚集水蒸多,降雨范围广,水蒸气结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补充便形成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