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05: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5:28
元朝*的核心是蒙古贵族对华北地区的统治体系的延续。大汗直接管理一部分汉地户口,而另一部分则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派遣*和达鲁花赤到华北主持军事和财赋征敛,同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的大小军阀世侯,继续在其势力范围内行使实际统治权。这种局面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才通过借鉴金代制度,结合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推行“汉法”,重新确立了封建的*集权制统治体系。
元朝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金制,同时又具备前代所不具备的特色。例如,行省的设立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本身的发展变化,而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的建置则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刑罚体系中的某些变化和对吐蕃地区实施的政教合一统治,是在这两者交互作用下的形成。
在*机构方面,元朝设有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等。此外,还有尚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等机构,分别负责财政、军事、监察和*事务。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中书省制度,分为河北、山东、山西等中土地区,以及*地区由宣政院管辖。行中书省是元帝国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元朝在法律方面并没有颁布完备的法典,主要依靠已断案例的类推解释、比附定刑等方法进行判刑量刑。元朝法律体系以诏制、条格为依据,由*发布各种单行法构成。同时,元朝也试图通过《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格律类聚,形成具有法典性质的政书。
在赋税制度上,元朝实行税粮和科差两项主要制度。税粮制度根据不同地区分为丁税和地税,而科差则包括丝料、包银、俸钞等。差役制度按里甲户等编派,包括坊正、里正、仓官、库子等职务,以及修城、开河、筑堤、运输等力役。赋税和差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元朝存在等级制度,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这一*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和规定中,例如禁止汉人结社、集会、私藏兵器,以及蒙古人与汉人之间在法律上的不同待遇。然而,实际上这种等级制度并非铁板一块,存在许多例外情况。
元朝*体系体现了蒙古贵族的*统治,通过“民分四等”的*和等级歧视制度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尽管元朝在民族文化上采取相对宽松的多元化*,尊重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文化交流和融合,但等级制度仍然存在,并对不同民族和阶层的公民造成了不平等的待遇。这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蒙古帝国在征服和统治过程中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结构。
元朝(1271—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和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残余势力退回蒙古高原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