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8: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2:28
社会心理学对亲和动机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展开,首先提出了适度唤醒层次论。个体对于刺激的需求存在差异,当刺激超过个人舒适区,人们倾向于寻求宁静,反之则渴望社交陪伴。然而,理论并未给出明确的刺激阈值或量化方法。
另一种观点是本能理论,认为亲和动机源于人类的天性,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人们寻求结群和交流。人天生具有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本能,这是社会交往行为的根源。
条件作用理论从婴儿期的依恋行为出发,解释了亲和动机的形成过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源于早期的生理需求,如饥饿和口渴。每当母亲喂食,婴儿会将温暖和舒适的感受与母亲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这种愉快的体验经过多次重复,使婴儿逐渐学会爱母亲,并将这种情感扩展至他人,形成了希望有人陪伴的社交动机,这种习惯性行为最终被固定下来。
亲和动机是指争取在社会基础上与人交往的驱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沙赫特于1959年假定,高度恐惧的个体比低度恐惧的个体有更强的亲和动机。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做了一项实验。实验者首先选择基本条件相同的被试,然后用实验操纵他们的恐惧程度,再给被试一个亲和的机会,用他们显示出来的亲和行为量作对比,由此产生的任何差别都可以归因于他们已经唤起的恐惧程度。结果表明,恐惧程度越高,亲和动机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