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22: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00:47
自古以来,殷实人家请先生上门办学,设私塾,再就是一房、一姓、一村、一寨举办私塾、蒙馆、义学。其经费多来自由各姓氏家族、公堂捐献田产、山林,集资兴办的“文会”、“文社”。 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客家村寨都有中、小学,客家人崇文尊教的观念更加发扬光大。如今,只要谁家子弟考上了大学,不仅父母全力资助以外,亲朋邻友无不慷慨解囊,加之乡、村*给予奖励,促进了客家子弟发奋读书的浓厚风气。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年报考大学的考生之多、升学率之高,客家子弟都名列榜首。这一成绩无疑与仙下乡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美德风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