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0: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摘要】目的:研究减剂量CsA联合中药治疗老年PRCA患者,探讨CsA起效血清血药浓度以及评价其安全性,为老年PRCA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所有老年PRCA患者24例,予以CsA 75mg/次,每日2次,口服。中药予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中药汤剂,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79.17,19例有效病例,治疗前HGB平均值 49.34±7.40(g/L),经治疗上升至114.30±14.35(g/L),起效时间为4周左右,起效时血浆CsA浓度为96.59±28.52 ng/ml。全部24例病例中,1例因消化道不良反应而未能坚持服用,1例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轻度上升,经护肝利胆治疗后降至正常,其他病例血肌酐及转氨酶等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减剂量CSA治疗老年人群PRCA安全有效,有效率为79.17,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可考虑为老年PRC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浆CSA浓度;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指因骨髓中红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所致的贫血。获得性纯红再障发病多与免疫有关。目前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CsA)、环磷酰胺(CTX)等免疫抑制剂。老年PRCA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II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多个脏器功能减退等病症,不适合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常规剂量的CsA由于肝肾毒性也常不易耐受。我们曾单纯应用CsA治疗PRCA取得满意疗效[[1]],此次研究是根据老年PRCA患者对CSA耐受性差的特点,将CsA用量减至75mg,每日2次,探讨减低剂量CsA起效时的血浆血药谷浓度以及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老年PRCA患者使用CsA剂量提供客观依据。
一、病例及方法
1、病例: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PRCA患者24例。诊断标准参照第三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龄分布60~84岁,平均年龄76±7.09岁( )。其中合并胸腺瘤2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合并高血压病者8例,合并II型糖尿病者7例。
2、治疗方案
全部PRCA患者均予以CsA 75mg/次,每日2次,口服。结合脉证予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中药,基本药物包括: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制首乌、当归、川芎、熟地、益母草、山药、山萸肉、广木香等,并根据患者肾之阴阳盛衰予以适当加减:肾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锁阳;肾阴虚突出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脾气虚加四君子汤。
治疗期间2周复检血常规、监测血清CsA谷浓度,每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分析用减低剂量CsA起效血浆血药浓度,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待血红蛋白上升至最佳数值后CsA 维持在75mg-100mg/日。
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1)基本治愈: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达正常,男性120g/L,女性110 g/L。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2)缓解: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达正常,男性120g/L,女性110 g/L。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3个月稳定或继续进步。3)明显进步:症状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前增加30g/L以上,维持3个月不下降。4)无效: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增加,或增加不到30g/L。
二、结果
1、CsA剂量与疗效关系
所有24例老年PRCA患者,有效19例,无效5例,减低CsA剂量的有效率79.17。无效的5例中有3例CsA增加至100~125mg/次,每日2次,HGB上升接近正常,实际上CsA总有效率为91.67。此3病例中1例女性患者后期因血肌酐上升(CREA:124mmol/L)而改用激素治疗。1例增加CsA剂量后仍无效,1例因消化道不适而停止CsA治疗,改用其他方案治疗。
2、CsA浓度与疗效关系
19例采用减低CsA剂量的有效病例,治疗前HGB平均值 49.34±7.40(g/L),经治疗上升至114.30±14.35(g/L),起效时间为4周左右,起效时血浆CsA谷浓度为96.59±28.52 ng/ml。HGB上升至正常后,CsA减至75mg~100mg/d,血浆CsA谷浓度维持在50 ng/ml~60 ng/ml,HGB仍能维持在稳定范围。
3例加大CsA用量后有效病例,CsA增加前血清CsA谷浓度分别为40.2 ng/ml、51 ng/ml、59.3 ng/ml,增加后血清CsA谷浓度达到79 ng/ml、128 ng/ml、111 ng/ml,HGB上升至100g/L以上。所有22例有效病例HGB均上升至100g/L以上,从起效到HBG升至最佳值需时约1-2个月。
3、 减剂量CsA安全性分析
我们的研究发现,采用减剂量的CsA治疗老年PRCA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病人耐受性好。全部24例病例中,1例因消化道不良反应而未能坚持服用,1例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轻度上升(TBIL:27.12U/L;DBIL:16.13 U/L),经护肝利胆治疗后降至正常,不良反应率占8.33。增加CsA至常规剂量的5例中,1例患者HGB虽升至正常水平,但血肌酐升至124mmol/L而改用激素治疗。减剂量组病例肾功能未见异常。全部病例中合并高血压者8例,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良好;合并Ⅱ型糖尿病者7例,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血糖不同程度上升,经调整口服降糖药,或调整胰岛素剂量后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没有因严重高血压或血糖控制不佳而停止治疗。
三、讨论
PRCA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又分为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和慢性获得性PRCA,后者发病机制多与免疫异常有关,如T细胞对红系细胞的免疫排斥;IgG组分中一种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对原始红细胞、BFU-E、CFU-E的抑制;微小病毒等感染因素对骨髓红系生成不良等。治疗通常首选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日本学者[[3]]总结了185例PRCA患者,并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层研究评估了免疫抑制疗效。62例原发性PRCA患者应用CsA治疗31例,缓解23例(74),糖皮质激素治疗20例,缓解12例(60),其他药物治疗11例。应用CsA加或不加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时间为103个月,明显长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33个月),表明了CsA治疗PRCA有效性及优势。CsA主要抑制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由此弱化杀伤性T细胞对IL-2的促增殖反应,进而阻断抑制T细胞的扩增。
老年PRCA患者常合并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患,又相比年轻人对糖皮质激素耐受性差,不适合较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我们根据老年人患PRCA的特点,将CsA用量减至每日150mg,接近80的患者可以见效。鉴于CsA的吸收及体内代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治疗过程中有必要监测血浆CsA浓度及肝肾功能。该项研究表明血浆CsA谷浓度达到100 ng/ml左右时有效率达92,CsA最低有效谷浓度在70 ng/ml左右。因此对PRCA而言不必过分强调血浆CsA谷浓度必须达到200 ng/ml,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老年患者肝肾损伤等副作用。我们结果表明:减剂量CsA治疗老年人群PRCA安全性好,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病和II型糖尿病患者也耐受性良好,可以考虑为老年PRCA患者的首选方案;同时也体会到加用中药而不是加用糖皮质激素辅佐治疗,从而减少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血糖升高以及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减低剂量的CsA与中药合用即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又可降低副作用;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使治疗计划顺利实施。
还有CsA是T淋巴细胞功能性免疫抑制剂,需要维持量及维持浓度,一旦停药大部分病人终将复发。本研究中只有1例病人治疗1年后成功停用CsA,目前中药维持治疗,HGB保持正常。5例病人因自行停药或减药而复发,经原方案CsA治疗后再次有效。余病例持续予以维持量CsA加中药治疗,血象维持稳定。据我们研究,CsA维持在75mg~100mg/日,血浆CsA浓度维持在50 ng/ml~60 ng/ml,HGB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次研究病例数较少,需要扩大病例数进一步评价减剂量CSA对老年PRC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