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05: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3:08
战国时期,关于曹沫劫持齐桓公的事件在《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鹖冠子》等多部文献中均有记载,显示出其在当时广为流传。其中,《管子》记载为“曹刿”,《吕氏春秋》记为“曹翙”,《战国策》和《鹖冠子》则称为“曹沫”。然而,《左传》在鲁庄公十二年的记载中并未明确提及此事,仅记录了冬日在柯地会盟的情况。《谷梁传》提到“曹刿之盟”,但同样未详细描述劫持事件。《公羊传》中明确记载了曹沫劫持桓公,但只称其为“曹子”,并未给出全名。这些文献中存在与史实不符之处,因此学者对此事的真实性持有疑虑。
据《曹刿论战》记载,曹刿似乎是个平民,他的请见之举被乡人质疑,但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左传》庄公十年,有曹刿出现,但《左传》疏云其即《史记》中的曹沫。关于曹沫的身份,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解释,《史记·刺客列传》的“曹沫”与《左传》、《谷梁传》的“曹刿”和《公羊传》的“曹子”可能是同一人。他认为“沫”和“刿”发音相近,只是字形不同。同时,《左传》中并未详述劫持桓公之事,而在十三年的柯盟中才首次提及曹子。
清代梁玉绳在《人表考》中进一步指出,《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鲁曹刿”有多种异名,如“翱”、“沫”、“昧”和“曹子”。现代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确认《左传》中的“曹刿”即《史记·刺客列传》的“曹沫”,并提到古代对此事的传说不一,详细记载见于《左传》十三年的“盟于柯”传和注释。
国外学者如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认为《史记·刺客列传》的“曹沫”与《左传》的“曹刿”和《吕氏春秋·贵信》的“曹翔”可能是同一人物,尽管名字略有差异。梁玉绳在其著作《史记志疑》中也提及了这一观点。
陈奇猷在《吕氏春秋校释》中则提出,“期、刿、沫”这三个字音同义通,可能指的是同一人。综合以上考证,曹沫劫持桓公的故事虽有争议,但其人物和事件在古籍中留下了痕迹。
曹沫,鲁国人氏,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后在齐鲁之会上,挟持齐桓公,逼迫其退还所占领的鲁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