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正月amp;仁宗时候的宋辽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04: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6:22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2月,宋、辽双方出于各自的考虑,商定和议,交换“誓书”(即为《澶渊之盟》),约定:
一、 宋、辽结成兄弟之国,辽帝耶律隆绪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帝耶律隆绪为弟,宋真宗尊辽肖太后为叔母;
二、 宋每年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朝;
三、 双方罢战撤兵,仍以白沟河为界,派使者定期互访;
四、 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对方逃亡的“盗贼”,双方可以依旧修葺城池,但不得创筑城堡、改移河道。
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宋辽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为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条件。
公元1042年(辽重熙十一年),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遣河间人刘六符赴宋,索取周世宗时攻取的十县土地。宋遣人许增岁币。他又再度赴宋,要求在岁币文书上称“贡”,争论久之始定议用“纳”字(辽史谓用“贡”字),返辽后加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由“送”改“纳”,北宋与辽已经成为名义上的“辽君宋臣”关系。
《宋史·富粥传》言:“使契丹,争‘献’‘纳’二字,声色俱厉。契丹主知不可夺,乃曰:‘吾当自遣人议之。’复使刘六符来,弼归奏曰:‘臣以死拒之,彼气折矣,可勿许也。’朝廷竟以‘纳’字与之。”
《辽史·兴宗纪》亦云:“感富弼之言,和议始定。”
《刘六符传》则曰:“宋遣使,增岁币以易十县。六符与耶律仁先使宋,定进贡名,宋难之。六符曰:‘本朝兵强将勇,人人愿从事于宋!若恣其俘获,以饱所欲,与进贡字孰多?况大兵驻燕,万一南进,何以御之?顾小节,忘大患,悔将何及?’宋乃从之,岁币称贡。”
《耶律仁先传》亦同。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491468.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45401.html】
【http://www.hejianlife.com/jiayuan/soft/310.html】
【htt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wave99&message=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