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5:0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5:50
著名作家秦牧的《土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文中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话写道:“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就有这么一种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显然,这里讲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事。帝王以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分封某方面诸侯时,就用白茅包取某方面的土授予他。这种仪式叫“授茅土”或“分茅裂土”。分封诸侯制度,始于西周初期。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分封制度已名存实亡。秦王政统一天下,称始皇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西汉刘邦建立政权后,尽管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但“分等裂主”的分封仪式已荡然无存。因而,文中的“皇帝”应是“帝王”。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5:53
你说的是分封建国吗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5:49
所谓封建,就是指封邦建国,邦国最初的用意是来巩固周天子的方圆八百里王畿之地,因此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5:50
起源西周,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