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1: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0:32
1941年5月22日,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兰斯洛特·E·霍兰德海军中将的率领下,与“威尔士亲王”号和五艘驱逐舰一同离开斯卡帕湾,前往拦截德国“俾斯麦”号。然而,这次出航成为了“胡德”号的最后一次。5月24日凌晨,它向基地发送了最后的电报,通报了与敌舰的距离和方向。当天晚上,皇家海军宣布“胡德”号在与德国舰队交战中被击沉,估计无人生还。
在5月24日清晨5点52分,英舰队与德军接近到23000米时,霍兰德中将下令开火。由于识别错误,“胡德”号首先向“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开火,而“威尔士亲王”号随后准确地锁定“俾斯麦”号。战斗中,英舰的火力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为“威尔士亲王”号的尾炮存在机械故障。德舰在火力上占优,尤其是“俾斯麦”号的准确齐射导致“胡德”号的悲剧。5时55分,英舰队转向,但“胡德”号的转向延迟,让“俾斯麦”号在16000米的距离上实现了跨射,命中“胡德”号。
6时整,双方距离缩短,此时“胡德”号试图转向,但为时已晚。一颗炮弹击中“胡德”号的主桅后部,引发剧烈爆炸,舰身断裂,后半截沉没,前半部分则迅速下沉。在短短两分多钟内,爆炸摧毁了“胡德”号的水密结构,舰员几乎无一生还。只有3人在爆炸后幸免于难,而“胡德”号的牺牲者中还包括了法国和波兰的水兵。这起沉没事件对英国皇家海军打击巨大,尤其是对于日德兰海战的教训记忆犹新。
尽管“胡德”号在设计上改进了装甲和防护,但仍然未能抵挡住“俾斯麦”号的致命一击。这场战斗凸显了“胡德”号在防护方面的弱点,尽管它在火力和速度上具有优势。它沉没的悲剧,成为了战舰历史上的一个警示,也引发了后续的深入调查和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获悉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当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所以新的战列巡洋舰航速要求超过30节。原来设计方案排水量36,000吨,装甲防护与之前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一样未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