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2: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7:46
文|张卫东
图|来源网络
在一部分法系车忠实粉眼中,法系车与法式大餐相同,不仅是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对“法式浪漫”的理解。
但在不少中国食客眼里,法式大餐不仅分量小、耗时久,关键还没有直击到期待的味蕾。如此一来,讲究食材和工艺的法餐,慢慢成了无法满足大众口味的市场冷门。
因此与法餐境遇相同,当全球汽车厂商都在拼命讨好中国用户抢占细分领域高地时,法系车显然还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不少消费者觉得,法系车的设计逻辑似乎并非以产品迎合用户为主,而是让用户去适应产品。
但事实上,在连续多年的销量下滑后,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真的有点急了。原因也挺直白的,因为中国市场和伊朗市场(每年销量规模都维持在40万辆上下)萎靡,PSA这样的法系车企在全球海外市场中丢掉了将近100万辆的基盘。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PSA收编德国欧宝可能产生的120万辆“协同效应”,都被中国市场和伊朗市场的萎缩“吃掉了”。如果说PSA在伊朗的撤离还是因为美国制裁等*原因的话,那么PSA在中国市场的萎靡,只能说是“物竞天择”市场洗牌的原因居多。
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为法系车叫屈,并表示法系车其实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用户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做得非常良心,网友们抛出的一句“法系车的耿直你们都学不会”,道出了法系车倔强背后的无奈和辛酸。
法系车或许“不懂中国式需求”,但这并不代表法系车不优秀, 其实不善言辞的它,将“优秀”体现在了那些用户并不直观易见的地方。
举个例子,底盘调教上,雪铁龙品牌把WRC赛事(世界房车拉力锦标赛)经验到技术反哺民用车市场,相比品牌并不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外表,这套藏匿在车底的魔毯悬架足以称得上惊艳。
在东风雪铁龙 天逸身上可以看到,带横向稳定杆的可变横梁式后悬挂经过特殊调校后,在强调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接近独立悬挂的舒适性。配合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最终能将车身振动频率控制在1.05赫兹到1.2赫兹之间。
严格来说,法系车称得上是“技术宅”。从技术构造角度来看,这套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解决了不少舒适性调教难题。
相比普通减震器,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在两侧各增加了一个液压止动器,当减震器接近最大拉伸行程和压缩行程时,减震器会吸收更多的能量,使车身与路面的接触更加柔和。
再比如,在做工用料上的“耿直”,只要不能省钱的地方,法系车一般都表现得比较大方。
隔音材料上用PU泡沫或PP/PET原丝纤维制造的环保棉毡来替代传统隔音棉;A柱和B柱、车顶轨道、及部分车身底座的加强件中,还加入了强度是普通工艺钢材5倍的热成型钢;一体冲压全框式车门上的PSA安全专利,以及令成本上涨近四成的环保水性胶和热熔胶,可以说这些在幕后工作上,天逸都做到了努力。
奈何“看脸”的消费者是花心的,被独立悬挂*的消费者是现实的,所以法系车的市场境况是残酷的。
对法系车的评价,市面上有两种声音:对底盘赞不绝口的的老车主,和注重产品力的新用户。纵观法系车在国内的表现,时至今日外界仍无法对它给予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和描述,取而代之的莫过于继续选择观望。
众所周知,如今全球车企无一不对电气化战略展开迅猛攻势。从产品蓝图到战略红海,“耿直”的法系车甚至在去年才不紧不慢地在国内推出天逸PHEV。
从品牌的战略层面看,与早已实现多款国产电气化落地的日系、韩系相比,佛系的法系车又一次未能在起跑线上破圈。而就所搭载的电气化技术而言,能实现纯电后驱、纯电四驱、混动四驱的P0+P2+P4架构,又让中国消费者对法系插混车“又爱又恨”。
但是话说回来,技术上的耿直优点仍难掩用户的痛批。拿去年引入国产的全新标致508L举例,海外版本掀背式设计由于国产轴距加长的原因而被取消,令人惊艳的无框车门竟也销声匿迹。
不仅如此,展现产品运动化标签的换挡拨片,首先不随方向盘转动的设计着实令人费解,其次换挡操作还仅限于面积并不大的银色触片。即使这几处“亮点”并非符合中国消费者对B级轿车的绝对审美,但对于一款足以改变国内用户对法系车看法的产品而言,这样的设定明显还是带着法系车自我的优越感甚至是任性。
从4AT、6AT变速箱,到1.6L、1.8L排量发动机,再到百年不变的扭力梁半独立后悬挂,这些被印有“PSA祖传秘方”烙印的三大件,在法系工程师手里却总能调制出别样的风味。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在聚焦CMP和EMP2两大平台后,法系车能真正激活未来的另一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法系车的“耿直”既体现在那些用户看不见的点上,它将如同制作复杂法餐的工艺精神做到了极致;与此同时,更体现在那些用户看得见的地方,比如外观设计和功能设定,甚至包括对某一项成熟技术的采用,依旧选择了不迎合、不妥协。
在愈发强调定位差异化消费个性化的今天,“耿直”到骨子里的法系车会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一天吗?不妨,先从改变媒体和用户对法系车的“偏见”做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