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衣服裤子被快递公司弄丢了,能获得多少赔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8: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5:51
提供购买凭据,快递公司照价赔偿。
在深圳某快递公司运单背面的《快递运单契约条款》中看到,“若寄件人未选择保价,则本公司对月结客户在不超过九倍的限额内,非月结客户在不超过七倍的限额内赔偿托寄物损失的实际价值”。
而在EMS国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的使用须知上,未保价邮件如果发生丢失、损毁或短少,按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最高不超过所付资费的三倍。
统一标准:
快递运单》国标实施后,将使此前各不相同的快递物流企业运单以同样的面孔出现。尤其运单背面关于责任与义务的条款,将会在更规范、更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快递公司一家说了算的赔付标准或将终结。
2012年5月相关部门还公布实施了《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该标准对快递的收寄、内部处理、投递、查询、投诉与申诉、赔偿、例外情况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而在消费者关心的赔付一栏里,快件延误、丢失、损毁、内件不符都有相应的赔偿要求。例如,快件发生丢失时,应免除本次服务费用。
此外,对于没有购买保价的快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造成用户其他损失的,按照相关民事法律法规赔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快递运单国家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5:4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张小雨记者孙远明
双十一刚过,你是否正沉浸在收货的喜悦中?若是对货物不满意,是不是已经起了退换货的想法?近期,不少市民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爆料称,收到自称“某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产品有问题,要对产品进行回收理赔,有的甚至表示要给“3倍赔偿”。
“客服”知道你的准确姓名、电话、地址和购物信息,还主动致电要给3倍赔偿,你会怀疑这样的客服有假吗?近日,济南不少市民就因此中了招。记者致电多家电商平台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均表示,“不会使用电话告知产品的任何问题,以引导消费者开通贷款、骗取银行卡号等信息。”
“客服”一连打两个电话
“产品有问题,需要给您理赔”
“您好,您是张女士吗?您之前购买的护肤品有没有在使用呢?”
“我们发现您买的护肤品中汞含量超标3%,需要回收,工商局会进行200元理赔,你需要理赔吗?”
11月8日上午10:3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接到一通0开头的来自“香港”的电话。电话中,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女士准确说出记者购买的护肤品品牌、购买时间,还有记者的真实姓名。因为之前有朋友被诈骗的经历,记者选择挂断电话,不给她后续“表演”的机会。
当日下午3点左右,又一通0开头的来自“香港”的电话打来,这次换成了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男士。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话术。在核实身份时,记者提问自己的电商平台账号是多少,对方开始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一再逼问下,对方挂断了电话。
随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了该护肤品的客服,发现在该电商平台聊天界面有一个登记诈骗的链接,可以点进去进行登记。
护肤品店家客服表示,“店铺绝对不会泄露顾客的信息,也不会使用电话联系告知产品的任何问题,引导您开通贷款、骗取您的银行卡号等,也不要点进对方给的任何链接。”该店客服表示,后续会有领导主动联系记者,但截至稿件发布时,记者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济南已有多人收到诈骗电话
还被恐吓“要去杭州支付宝大楼交2000元违约金”
记者了解到,济南已有多人收到此类诈骗电话。
10月份时,买家小陈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几双袜子,在收到货不久后就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告诉她自己是某电商平台的“客服”,说小陈所买的袜子有害身体健康、需要销毁,但是会对小陈进行80元的赔付。
电话中,对方提到了小许的订单信息以及真实姓名,让小许对此“客服”深信不疑。在“客服”引导小许进行支付宝操作需要开通某项功能时,小许灵光一现发现不对劲,立即停止操作并表示放弃这笔赔偿,而对方带有恐吓的语气告诉小陈操作已经生成,如果不开通就违约了,“那个骗子说,如果我不开通就得拿着身份证来杭州支付宝大楼交2000块钱违约金。”小许哭笑不得地说。
王女士经常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款墙壁清洁慕斯的广告,买回家后觉得并不像视频中那么好用,没几天就收到短视频平台“客服”电话。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个电话是一个正常的私人手机号码,对方称要对产品进行一个使用反馈,说近期有顾客反映这款清洁墙壁的慕斯会释放有害物质,会使皮肤过敏,所以进行销毁,不过会3倍赔偿给王女士。并且,“客服”还准确报出王女士的收货地址、姓名及其他购物信息。王女士对于这位“客服”没有一丝怀疑,对方让王女士不要挂电话,按照指示就能收到赔偿,就在这时,山东省反诈中心给王女士打来电话告知王女士刚刚接到的电话是诈骗电话,王女士这才恍然大悟。
“我那个时候还没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来没想过我会受骗,骗子真的太有手段了,先让你信任他,一步步引导你,再把你钱骗走,要不是反诈中心监控到给我打电话,我的钱就转出去了。”王女士说。
年轻人也成受骗群体
有人30分钟被骗16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许多网友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网友接到的诈骗电话中,话术几乎相同,大都来自私人电话,大都是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此外,记者还发现,被诈骗的受害者不只有中老年人,在社交平台活跃的年轻人也成了目标,有的甚至被骗数十万。
2021年9月20日,UP主“杨可爱Ukulele”在b站等平台发布一条“30分钟,UP主被电话诈骗了16万!!!”的视频。
视频中,UP主介绍,她接到一通快递公司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快递公司客服,因为丢件所以要对博主进行一个双倍的赔偿,赔偿金额是180元。一开始博主本人也很警惕、有防备,但当对方准确说出博主的真实姓名和快递单号后,博主发现确实有这样一件快递,便对对方完全相信。
随后,对方让博主在支付宝上操作一个名为“快递理赔”的功能,但是博主并未在支付宝中找到此功能,而这个功能也不过是对方凭空捏造出来的。对方又让博主重新操作其他功能,并告知操作失误,导致博主与支付宝产生了一个“借贷关系”,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每月向支付宝自动转入一笔钱,总额为72000元。
而这位快递“客服"声称,如果博主想要解除这个“借贷关系”,需要下载一个会议APP与支付宝官方联系,根据“支付宝客服”语音指示操作来解除博主与支付宝的“借贷关系”,但是无论博主如何操作都无法解除借贷关系,同时博主操作过程对方可以全部看到。
最后对方告诉博主,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用博主的账户余额来进行“信用担保”,需要在支付宝上购买一个“银行卡保险”,如果银行卡的余额出现一丝偏差,支付宝将会赔偿给博主50万元。对方引导博主查询保单,在保单上写着“待生效”,代表余额没有人动过,让博主放心地将钱转过去。在博主转账过程中对方还设立一些“规则”,不允许博主身边有第二个人出现,如果出现第二个人的声音,一切操作都算作失败。
当博主陆续将账户里的16万转给对方后,对方甚至将目光放到了博主的借贷上,在发现金额偏小后让博主去跟朋友借钱。而这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国家反诈中心APP一直不断给予博主提醒,但由于博主在“客服”洗脑式的诈骗中冲昏头脑,对于反诈提醒视而不见。
在UP主“杨可爱Ukulele”的B站播放页面上,也有众多UP主被骗的相关链接。
为何年轻人也会被诈骗?
有网友分析,如今,手机短信似乎渐渐成为了“广告接收器”。手机中充斥着各种垃圾短信、电话,每天会收到各类软件广告,并附带着链接引导你点进去,可是这类信息真真假假不易辨认。“全是真的不怕,全是假的不怕,就怕真真假假,谁能分清?”
信息到底是如何被泄露的?
记者致电多家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
假扮客服的骗子是如何准确知道购物者信息的?
快递站?快递盒?电商平台?还是商家?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致电了多个电商平台。
淘宝客服回应记者:“淘宝网绝对不会将会员的的资料泄露给任何人和部门,并且对于欺诈案件一直都在全力配合警方处理。”
那到底是哪个环节泄露了信息?淘宝客服回应,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很多,比如:黑客、盗号、丢弃的快递包裹,站外的返利网站等等。
随后,记者又致电了拼多多。客服表示,拼多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非常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并且不会随意给用户打电话。拼多多的客服提醒,或许是快递外壳泄露了用户个人信息,并提醒用户在丢弃快递外壳时一定要注意划掉个人信息。
京东客服则表示,“京东极力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用户不要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信息进行注册账户。”
随后,记者又致电了抖音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用户的订单信息都要通过订单号查询,光凭手机号是无法查到任何信息的,也不存在官方平台泄露用户信息的可能。
那会不会是送货环节出了问题?记者又致电了快递平台。中通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回应,“我们这边只有通过快递单号才能查询到用户的快递信息,快递公司也不知道快递内物是什么,如果我们这边泄露您的信息我们这边会被判刑的,所以绝对不会泄露您的信息;也必须是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到中转站,在中转站的分拣都是机器分拣,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个个拍下来。”
国家严厉打击个人信息泄露
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记者搜索发现,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公安机关也不断加大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依然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21年6月17日,河南商丘市的本科毕业大学生逯某自2019年11月起,对淘宝实施长达八个月的数据爬取并盗走大量用户数据。在阿里巴巴注意到这一问题前,已经超过11亿8千多万条用户信息泄露,逯某与黎某合作将这些信息通过建群、淘宝返券等方式获利34万元。黎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11月1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快递面单被批量售卖的报道。不法分子将快递面单分为“实时面单”和“历史面单”“精品面单”三种,实时面单超过1000张每张价格3.5元,精品面单每张4元,而历史面单只收车载、童装童鞋、化妆品类的,每张1.5元。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的当天,快递信息可能就已经被卖掉了。这些被窃取贩卖的快递信息除了少量可能用于定向营销之外,大部分都会被诈骗分子利用,很多人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遭到“精准”诈骗,从而蒙受财产损失。
那么,不法分子如何拿到的这些个人信息呢?近期,浙江宁波警方侦破一个非法获取、倒卖快递面单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快递面单照片两万余张。据警方了解,这个犯罪团伙为了获取快递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竟然通过临时应聘的方式进入快递公司。然后,他们再利用整理快递包裹之机,偷拍快递面单照片,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保护个人信息需要多管齐下
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杀熟等。《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里面也特别提到,在处理个人信息的时候,应当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相关操作,像加密、去标识化等。
不少行业专家表示,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除了运用法律手段,各平台还要持续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也需要每个人都提高警惕,多管齐下才能保护好用户个人信息。
骗子狡猾,总会借各种机会实施诈骗。当我们接到类似“客服”电话时,首先要去与电商平台的品牌客服确认。
记者也建议大家,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此前,有网友在接到诈骗电话两分钟后,就接到来自国家反诈中心的电话。这样做起码能够在头脑不清楚时,有人对你及时提醒,在转账前让你悬崖勒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5:49
这个倒不用担心,一般在淘宝买的衣服被快递公司弄丢了,她会照价赔偿给你,或者爱你价格低几十块钱,这种赔给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5:4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张小雨记者孙远明
双十一刚过,你是否正沉浸在收货的喜悦中?若是对货物不满意,是不是已经起了退换货的想法?近期,不少市民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爆料称,收到自称“某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产品有问题,要对产品进行回收理赔,有的甚至表示要给“3倍赔偿”。
“客服”知道你的准确姓名、电话、地址和购物信息,还主动致电要给3倍赔偿,你会怀疑这样的客服有假吗?近日,济南不少市民就因此中了招。记者致电多家电商平台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均表示,“不会使用电话告知产品的任何问题,以引导消费者开通贷款、骗取银行卡号等信息。”
“客服”一连打两个电话
“产品有问题,需要给您理赔”
“您好,您是张女士吗?您之前购买的护肤品有没有在使用呢?”
“我们发现您买的护肤品中汞含量超标3%,需要回收,工商局会进行200元理赔,你需要理赔吗?”
11月8日上午10:3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接到一通0开头的来自“香港”的电话。电话中,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女士准确说出记者购买的护肤品品牌、购买时间,还有记者的真实姓名。因为之前有朋友被诈骗的经历,记者选择挂断电话,不给她后续“表演”的机会。
当日下午3点左右,又一通0开头的来自“香港”的电话打来,这次换成了操着一口南方口音的男士。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话术。在核实身份时,记者提问自己的电商平台账号是多少,对方开始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一再逼问下,对方挂断了电话。
随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了该护肤品的客服,发现在该电商平台聊天界面有一个登记诈骗的链接,可以点进去进行登记。
护肤品店家客服表示,“店铺绝对不会泄露顾客的信息,也不会使用电话联系告知产品的任何问题,引导您开通贷款、骗取您的银行卡号等,也不要点进对方给的任何链接。”该店客服表示,后续会有领导主动联系记者,但截至稿件发布时,记者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济南已有多人收到诈骗电话
还被恐吓“要去杭州支付宝大楼交2000元违约金”
记者了解到,济南已有多人收到此类诈骗电话。
10月份时,买家小陈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几双袜子,在收到货不久后就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告诉她自己是某电商平台的“客服”,说小陈所买的袜子有害身体健康、需要销毁,但是会对小陈进行80元的赔付。
电话中,对方提到了小许的订单信息以及真实姓名,让小许对此“客服”深信不疑。在“客服”引导小许进行支付宝操作需要开通某项功能时,小许灵光一现发现不对劲,立即停止操作并表示放弃这笔赔偿,而对方带有恐吓的语气告诉小陈操作已经生成,如果不开通就违约了,“那个骗子说,如果我不开通就得拿着身份证来杭州支付宝大楼交2000块钱违约金。”小许哭笑不得地说。
王女士经常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款墙壁清洁慕斯的广告,买回家后觉得并不像视频中那么好用,没几天就收到短视频平台“客服”电话。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个电话是一个正常的私人手机号码,对方称要对产品进行一个使用反馈,说近期有顾客反映这款清洁墙壁的慕斯会释放有害物质,会使皮肤过敏,所以进行销毁,不过会3倍赔偿给王女士。并且,“客服”还准确报出王女士的收货地址、姓名及其他购物信息。王女士对于这位“客服”没有一丝怀疑,对方让王女士不要挂电话,按照指示就能收到赔偿,就在这时,山东省反诈中心给王女士打来电话告知王女士刚刚接到的电话是诈骗电话,王女士这才恍然大悟。
“我那个时候还没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来没想过我会受骗,骗子真的太有手段了,先让你信任他,一步步引导你,再把你钱骗走,要不是反诈中心监控到给我打电话,我的钱就转出去了。”王女士说。
年轻人也成受骗群体
有人30分钟被骗16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许多网友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网友接到的诈骗电话中,话术几乎相同,大都来自私人电话,大都是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此外,记者还发现,被诈骗的受害者不只有中老年人,在社交平台活跃的年轻人也成了目标,有的甚至被骗数十万。
2021年9月20日,UP主“杨可爱Ukulele”在b站等平台发布一条“30分钟,UP主被电话诈骗了16万!!!”的视频。
视频中,UP主介绍,她接到一通快递公司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快递公司客服,因为丢件所以要对博主进行一个双倍的赔偿,赔偿金额是180元。一开始博主本人也很警惕、有防备,但当对方准确说出博主的真实姓名和快递单号后,博主发现确实有这样一件快递,便对对方完全相信。
随后,对方让博主在支付宝上操作一个名为“快递理赔”的功能,但是博主并未在支付宝中找到此功能,而这个功能也不过是对方凭空捏造出来的。对方又让博主重新操作其他功能,并告知操作失误,导致博主与支付宝产生了一个“借贷关系”,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每月向支付宝自动转入一笔钱,总额为72000元。
而这位快递“客服"声称,如果博主想要解除这个“借贷关系”,需要下载一个会议APP与支付宝官方联系,根据“支付宝客服”语音指示操作来解除博主与支付宝的“借贷关系”,但是无论博主如何操作都无法解除借贷关系,同时博主操作过程对方可以全部看到。
最后对方告诉博主,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用博主的账户余额来进行“信用担保”,需要在支付宝上购买一个“银行卡保险”,如果银行卡的余额出现一丝偏差,支付宝将会赔偿给博主50万元。对方引导博主查询保单,在保单上写着“待生效”,代表余额没有人动过,让博主放心地将钱转过去。在博主转账过程中对方还设立一些“规则”,不允许博主身边有第二个人出现,如果出现第二个人的声音,一切操作都算作失败。
当博主陆续将账户里的16万转给对方后,对方甚至将目光放到了博主的借贷上,在发现金额偏小后让博主去跟朋友借钱。而这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国家反诈中心APP一直不断给予博主提醒,但由于博主在“客服”洗脑式的诈骗中冲昏头脑,对于反诈提醒视而不见。
在UP主“杨可爱Ukulele”的B站播放页面上,也有众多UP主被骗的相关链接。
为何年轻人也会被诈骗?
有网友分析,如今,手机短信似乎渐渐成为了“广告接收器”。手机中充斥着各种垃圾短信、电话,每天会收到各类软件广告,并附带着链接引导你点进去,可是这类信息真真假假不易辨认。“全是真的不怕,全是假的不怕,就怕真真假假,谁能分清?”
信息到底是如何被泄露的?
记者致电多家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
假扮客服的骗子是如何准确知道购物者信息的?
快递站?快递盒?电商平台?还是商家?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致电了多个电商平台。
淘宝客服回应记者:“淘宝网绝对不会将会员的的资料泄露给任何人和部门,并且对于欺诈案件一直都在全力配合警方处理。”
那到底是哪个环节泄露了信息?淘宝客服回应,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很多,比如:黑客、盗号、丢弃的快递包裹,站外的返利网站等等。
随后,记者又致电了拼多多。客服表示,拼多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非常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并且不会随意给用户打电话。拼多多的客服提醒,或许是快递外壳泄露了用户个人信息,并提醒用户在丢弃快递外壳时一定要注意划掉个人信息。
京东客服则表示,“京东极力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用户不要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信息进行注册账户。”
随后,记者又致电了抖音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用户的订单信息都要通过订单号查询,光凭手机号是无法查到任何信息的,也不存在官方平台泄露用户信息的可能。
那会不会是送货环节出了问题?记者又致电了快递平台。中通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回应,“我们这边只有通过快递单号才能查询到用户的快递信息,快递公司也不知道快递内物是什么,如果我们这边泄露您的信息我们这边会被判刑的,所以绝对不会泄露您的信息;也必须是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到中转站,在中转站的分拣都是机器分拣,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个个拍下来。”
国家严厉打击个人信息泄露
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记者搜索发现,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公安机关也不断加大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依然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21年6月17日,河南商丘市的本科毕业大学生逯某自2019年11月起,对淘宝实施长达八个月的数据爬取并盗走大量用户数据。在阿里巴巴注意到这一问题前,已经超过11亿8千多万条用户信息泄露,逯某与黎某合作将这些信息通过建群、淘宝返券等方式获利34万元。黎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11月1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快递面单被批量售卖的报道。不法分子将快递面单分为“实时面单”和“历史面单”“精品面单”三种,实时面单超过1000张每张价格3.5元,精品面单每张4元,而历史面单只收车载、童装童鞋、化妆品类的,每张1.5元。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的当天,快递信息可能就已经被卖掉了。这些被窃取贩卖的快递信息除了少量可能用于定向营销之外,大部分都会被诈骗分子利用,很多人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遭到“精准”诈骗,从而蒙受财产损失。
那么,不法分子如何拿到的这些个人信息呢?近期,浙江宁波警方侦破一个非法获取、倒卖快递面单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快递面单照片两万余张。据警方了解,这个犯罪团伙为了获取快递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竟然通过临时应聘的方式进入快递公司。然后,他们再利用整理快递包裹之机,偷拍快递面单照片,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保护个人信息需要多管齐下
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杀熟等。《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里面也特别提到,在处理个人信息的时候,应当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相关操作,像加密、去标识化等。
不少行业专家表示,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除了运用法律手段,各平台还要持续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也需要每个人都提高警惕,多管齐下才能保护好用户个人信息。
骗子狡猾,总会借各种机会实施诈骗。当我们接到类似“客服”电话时,首先要去与电商平台的品牌客服确认。
记者也建议大家,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此前,有网友在接到诈骗电话两分钟后,就接到来自国家反诈中心的电话。这样做起码能够在头脑不清楚时,有人对你及时提醒,在转账前让你悬崖勒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5:45
如果是卖家寄过来而被快递公司弄丢了,你直接联系卖家,卖家会补发给你的。如果是你寄出而被快递公司弄丢的,你寄件时又没有保价的话,只会赔偿快递费用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