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2 23: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8 14:50
儋州话,起源于唐代改州时期,被学者认为在中国地方汉语方言中,其与古汉语的相似度最高,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观点源于台湾学者丁邦新的研究,他在1979年的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讨论会上,通过对比分析儋州光村旅台人员王先生的发音,提出了这一论断。华南师范大学梁猷刚教授在相关论文中指出,儋州话属于粤语系统,仅次于琼文话,地位显著。
儋州话的形成历史中,明代《儋州志》记载,早期居民主要来自高州、梧州,语言融合了粤语和海南其他方言的特点。当地土著居民为黎族,汉族移民主要为符、黎两姓。随着五季末期的移民潮,十二姓人家迁入,带来了福建莆田、晋江、泉州等地的闽南话,但当时海南通用语言尚未统一。到了梁大同年间,冯宝等官员的调派,使粤语体系在儋州扎根,并逐渐与本地语言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儋州话。
儋州话的特点显著,尤其在语音和声调上,保留了古代的入声调,如“十”、“叶”等字,且入声韵与鼻音韵相对应。研究者发现,儋州山歌中的一些方言词汇难以用现代汉语表达,这体现了其古汉语色彩。此外,儋州话字音和口语读法有异,如“山”字口语读作“dan”,字音为“san”,这在诗词创作中颇为重要。儋州话中还存在一字多音的情况,如数字“四”的发音根据语境不同,可以读作“diang”、“Dei”或“生”等。
尽管儋州话与古汉语相通,但对现代汉语学习有不利影响,因此不建议青少年广泛学习,而应强调普通话教育。然而,为了保护地方文化,中学毕业后,当汉语拼音和基础知识稳定后,学习儋州话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至于军话,它属于汉语北方官语系统,源于五代戍守的士大夫,与南宁话有一定相似性,但与四川话有明显区别。而客家话、临高话、黎话和苗话则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民族语言,但海南话则是海南各民族交流的通用语言。
儋州话是一种来自于粤语的海南本地方言,有100万左右的使用人口,又称乡话,在海南岛,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市、乐东、琼中、白沙、三亚市的个别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