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2 23: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15:29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人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卵巢炎为特征。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的牧区该病曾一度流行,其他北方地区也有散发。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2周。少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人患本病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二型。
1、病因学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3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膜等途径,皆可造成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黏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环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热期,每间隔约3天~2周,发热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故称为波浪热。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病例早些。布氏杆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多见。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2、传播途径
牛、羊、猪是本菌的主要自然宿主,细菌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等途径传染于人。
3、病理变化
广泛,受损组织不仅为肝、脾、骨髓、淋巴结,而且还累及骨、关节、血管、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不仅间质细胞,而且还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其中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病灶的主要病理变化:(1)渗出变性坏死改变,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心、肾等处,以浆液性炎性渗出,夹杂少许细胞坏死;(2)增生性改变,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增生,疾病早期尤显著。常呈弥漫性,稍后常伴纤维细胞增殖;(3)肉芽肿形成病灶里可见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的肉芽肿。肉芽肿进一步发生纤维化,最后造成组织器官硬化。三种病理改变可循急性期向慢性期依次交替发生和发展。如肝脏,急性期内可见浆液性炎症,同时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随后转变为增殖性炎症,在肝小叶内形成类上皮样肉芽肿,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混合型或萎缩型肝硬化。
4 、临床表现
1) 急性期
80起病缓慢,常出现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纳食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持续3~5天。
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典型病例呈波状热,初期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热程约2~3周,间歇数日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数次。除此热型外,其他尚有弛张热、稽留热型等。
多汗为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每于夜间或凌晨退热时汗淋漓。也有患者发热不高或处于发热间歇期仍多汗,汗味酸臭。盛汗后多数感觉软弱无力,甚至可因大汗虚脱。
76以上有关节痛,与发热并行。疼痛呈锥刺样或钝痛,痛剧者似风湿,辗转呻吟,但关节疼痛程度与病理改变并不平行。病变主要累及大关节,如髋、肩、膝等,单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也可表现为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少数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疼痛多呈游走性,慢性期病变已定局,疼痛固定某些关节。肌肉也痛,尤其下肢肌及臀肌,重者呈痉挛性痛。
此外,还有睾丸炎及附睾炎是男性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个别病例可有鞘膜积液、肾盂肾炎。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但人类引起流产者较少。
2 ) 慢性期
一般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有典型,呈多样表现。慢性期活动型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但重者关节强直、变形。
一部分患者自述症状很多,缺乏体征,类似神经官能症;另一部分患者表现多器官和系统损害,如骨骼肌肉持续不定的钝痛,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晚期有的发展成为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畸形、瘫痪。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炎、神经根炎、脑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统,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
慢性期相对稳定型者,症状、体征较固定,功能障碍仅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才加重。但久病后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
5、辅助检查
X线所见与化脓性感染相似。发病1~2个月后才逐渐出现X线上的骨改变,以骨质修复为主而破坏少为其特征。在脊柱常可见2~3个椎体受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破坏,但骨质增生显著。逐渐出现骨质破坏被不规则的致密新生骨所替代,椎体边缘形成明显骨赘,前纵韧带钙化,椎体可融合,小关节也有炎症改变,由间隙增宽变为狭窄及融合。椎旁脓肿常多见,在骶髂关节常为双侧骨质疏松,间隙变宽及不规则破坏,周围硬化,死骨少见,最终也可融合。
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很高,患者多呈阳性。流行病学普查时,多用皮内试验,但在发病6个月内阳性率很低,而慢性患者100呈阳性。
6、鉴别诊断:临床上应与重感冒、风湿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7、治疗措施
布氏杆菌病多选用四环素与链霉素联合应用,也可用复方磺胺加链霉素。最近认为利福平与强力霉素联合治疗,治疗好后很少复发。因布氏杆菌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药物难于达到,故用药后显效慢,却宜复发,要长时间、多疗程联合用药。有的因发现晚或误诊,留有后遗症,如关节变形,肌腱萎缩,肝硬化,残废或不育。
急性期最有效药物为四环素,0.25~0.5g/次,每天4次。连服4周为1个疗程。停1周后可依病情再用药1~2个疗程。必要时可以加用链霉素。
8、消毒措施
细菌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在乳制品、皮毛或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细菌对光、热及化学药剂如3的漂白粉及来苏水都很敏感,数分钟至20min即可杀死。可采用物理消毒法或采用常用消毒剂均能杀菌,如3漂白粉液等。
9、预防措施
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菌病的流行,切断传播途径和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9.1 管理传染源
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