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9 13: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3:43
导读:我们的美食都是有厨师制作出来的,大家对待名厨都是一样看法,就那就崇拜和羡慕,怎么会有人能够做出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都说名厨难找,古代到至今也流传了不少名厨,那么中国古代的名厨与祖师是谁呢?被誉为祖师爷的有哪些人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中国古代的名厨与祖师
中国烹饪,历史久远,四千年来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名厨,被誉为祖师爷的则有伊尹、彭祖、易牙与詹王等。
伊尹,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宰相,也是一名厨师,有“烹调之圣”的美称。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相传伊尹诞生于伊水(今名伊河,是洛河的支流,在河南西部)附近的桑林之中。相传母亲生他后便去世了,伊尹就被扔在桑林之中。后来被有莘国(今河南陈留东北)的一位采桑女发现,从桑林中抱回家,托付给一位名厨抚养成人,因此,伊尹从小熟悉烹饪,参加过厨事劳动,这为他后来精通厨艺提供了良好条件。伊尹从小聪明伶俐,钻研好学,很快以精烹饪而名闻远近。相传商汤尊贤若渴,有一个晚上梦见一位厨师“负鼎抗俎”对自己发笑,次日便请大臣占卜,以问吉凶。占卜人解释说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可能有位辅佐大王的宰相人才到来。商汤王听说之后,便派大臣到有莘国,“以币聘伊尹”,但因有莘国国君不肯而未成。不久,有莘国国王之女要嫁给商王成汤,有莘国便把伊尹作为陪臣送给了商汤。伊尹离开有莘国时,身上仅背着玉鼎和砧板等烹饪工具,至商汤御厨报到。
次日,成汤王召见伊尹,伊尹为商汤王烹制了一味鹄羹(天鹅肉羹)。商王吃后十分称赞。伊尹便抓住这个良机,以介绍烹饪调味方法为例,引申谈到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伊尹以动物肉味为例引申。他说,动物有三类,生活在水里的气昧腥,食肉的气味臊,吃草的气味膻。气味虽然不甚好,但还是能够做出美味佳肴,其妙法各有所别。味的根本,以水为第一。他又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放料先后、数量多少,各有各的比例,不能划一。“鼎中之变,精妙微细,语弗能言,书不能喻。”厨师的妙法是做到;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菜肴便能美味可口。接着,他便转入到治国的道理,他说,治国也同做菜一样,既不能过急,也不能懈怠,只有把握时机,才能把政事办好。
商王成汤听了这番话,深深感到伊尹不仅是一位名厨,还是一位难得的治国安邦的宰相之才,便决定任命他为“阿衡”(相当于宰相)。伊尹为相之后,努力帮助商汤王打败了夏桀,开创了商王朝。
成汤也就成了商朝的开国之君。
被誉为祖师爷的有哪些人
被厨者奉为祖师的还有彭祖。据《列仙传》记载,彭祖是远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姓篾,名铿,他曾做过尧帝的大臣,专管祭祀天神。到商朝,他已760余岁,以长寿出名。相传他在世时,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他因长寿被称为祖,又因受封于彭(今江苏徐州),故称彭祖。
当时帝尧日理万机,工作十分辛苦。善于烹饪的彭祖以一只野鸡为料精制成一味雉羹,献给帝尧品尝。帝尧吃了之后,不仅感到味美,而且精神爽快,疲劳得到恢复。屈原《楚辞·天问》中就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之句。
相传彭祖在商朝末年虽近800岁,仍很健壮,常常出门旅游数十天,身不带钱粮,在途中则闭气纳息,从早晨端坐至中午,舌舔嘴唇,吞咽唾液,服气数十次之后,精力重新恢复,继续前行,谈笑自如,相传商朝纣王知道后便亲自到他住处求问养生之道,而彭祖却没有告诉他。后来,商王派了一位已有270岁的长寿采桑女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向他当面求教,采桑女回来后再转告给商王。商王学会彭祖长寿秘诀之后,又怕彭祖再次外传,便想派入杀了彭祖。彭祖闻讯后,便远走高飞了,商王杀彭祖的图谋成了泡影。
今徐州厨业便奉彭祖为祖师。徐州名厨前辈、70岁的胡德荣撰文《厨行的祖师爷——彭祖》说:他七岁随祖父到徐州彭祖庙祭拜彭祖。殿内有幅壁画“捉雉烹羹”,祖父对他说:“雉羹”是彭祖创造的一道美食,彭祖是厨师的鼻祖。徐州厨师每逢六月十五日,至彭祖祠上香礼拜,然后设摊献艺,将拿手菜肴进献祖师,或供旅客品尝。
易牙,也被厨者尊为祖师爷。
易牙,春秋时雍国(今河南焦作市)人,名巫,故称雍巫,以善调味、善逢迎出名,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时的大夫。《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桓公初任命他为寺人,主持御厨工作,深得齐桓公的宠爱。有一次,齐国的宰相管仲病危,将要去世。齐桓公十分惋惜,便询问谁能代替他为相,并提出欲立易牙为相的想法。但管仲直言不讳地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反对由易牙接替。旧又有“易牙蒸子食君”的典故,据《管子·小称》载:“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管仲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蒸婴儿之尝,于是蒸其子首,而献之公。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于子之不爱,将何有于公?”
齐桓公有五个儿子,管仲在世时,齐桓公曾与管仲商量自己接班人的事,他们一致认为由郑姬之子孝公为太子最合适。管仲死后,易牙与大臣刁开方相互勾结,操纵大权。齐桓公死后,他们拥立公子无亏为国君,于是齐国大乱。
齐桓公在世时,曾举行盟会,宴请各诸侯国。易牙操办了“八盘五簋宴”,深受各国称赞。那些上桌的佳肴由八盘与五簋组成。据说是尽求天下水陆百珍,龙肝凤髓,无所不包。可惜史书失载,无法知其全。据后人推测,大概是五昧鸡、龙门鱼、鸳鸯鸭子、莲子汤等,盛器用盘与簋,这令诸侯大开眼界。
又相传齐桓公的宠妃卫姬因患重病而多方延请医生治疗未愈。易牙得知后,便烹制了五味鸡献给卫姬,让她以食疗的方法,扶正益元、调治身质。卫姬的病治愈了,易牙得到齐桓公与卫姬的宠爱与信任。
这里说到的五味鸡,是因用鸡和五味子相配制成菜肴而得名的。把五味子塞入鸡腹中,再加葱、盐、姜、酒等配料,蒸烂供食。五味子,因其味“酸、咸、苦、辛、甘皆全者”而得名,有益气、治咳逆上气、劳伤羸瘦、强阴、补肾、养五藏、补虚劳、令人体悦泽、补元气不足等许多功效,医家从张仲景以来,都十分重视。在《神农本经》中被称为上品之药物。
天津等地厨师就奉易牙为祖师。刘炎臣《津门杂谈·祀神陋俗》中说:“木匠供奉鲁班,饭馆供奉易牙。各行各业,各有他们奉祀的祖师爷,”
《青浦县续志》卷2谈到青浦县各业的祖师爷时也说:“庖人奉易牙。”
北京厨师也奉易牙为祖师爷。俗曲《厨子叹》曰:“自古庖人赞易牙,到而今传留行次,有厨茶、饭庄、食店,非他不可,吉日良辰不可少他。”
今山东淄博、临淄一带还流传着一味名菜,叫“易牙五味鸡”。其烹饪方法为:主料母鸡一只,重约1300克,五昧子40克。先将母鸡剖杀洗净,把洗净的五味子填入鸡肚子内。装进砂锅,倒入清汤,同时放入陈皮、盐、胡椒粉、料酒、鲜猪膘等调配料。大火烧沸,文火炖烂。捡出陈皮、姜片,配上菜心、火腿,原锅上桌供食。特点是:味浓醇鲜,汤清味淡,四季皆宜,惟春最佳。
解放前,四川、湖北一带不少地方的厨业是以詹王为“厨师菩萨”,尊其为祖师的。农历八月十七日四川有詹王庙会。庙会时不仅发售各种食品,同时也是厨师收徒弟或出师徒弟举行谢师仪式的良机。
詹王,约是一位姓詹的厨师。生平资料,未见古籍记载。据民间传说:他是隋文帝时的御厨。有一次,隋文帝问詹王什么最好吃,詹王回答是盐。文帝以为詹王戏弄他,便以戏君之罪杀了他。因此接班的御厨在菜肴中不敢放盐,文帝食而无味,才发觉杀错了人,于是便追封詹厨师为詹王。由此,厨师们逐渐以詹王为其行业的祖师。
传说之二说他是唐代人,原是一位流浪汉,名叫詹鼠。因当时唐玄宗嫌饭不好吃而杀了不少御厨,这时御厨只得公开张榜向社会招贤。詹鼠见榜后,入宫招考。皇帝问他:什么东西最好吃,他回答说,“饿”最好吃。于是他带着玄宗皇帝出城至郊外四处行走,一直等到皇帝走得感到肚子饥饿为止。此时,他们离开御厨自然很远了,詹鼠便把随身带的葱花饼拿出来给皇帝吃。皇帝感到此饼极为好吃并称赞不已。这时,玄宗皇帝体会到肚子饿了饭菜好吃的真谛。于是他便封詹鼠为詹王。后人也便尊他为厨师的祖师爷,建祠祭庙,每逢八月十三日,川鄂一带就举办詹王庙会,各地厨师纷纷集此祭拜詹王;同时还以艺会友,交流信息,或组织收徒,或竞技献艺。
那么,詹王为后世厨师传下了什么名菜呢?相传今湖北应山县的名菜应山滑肉,就是詹王创烹的,他以猪奶脯肉为主料,鸡蛋二只为配料。猪肥肉去皮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小块,加盐、干淀粉稍拌,用鸡蛋液拌匀上浆。炒锅中放麻油一斤左右,烧至七成热,旨肉块下锅油炸至黄色时取出沥干油。稍后放入豌内,用旺火蒸一小时取出扣汤盘。置锅旺火上,下猪肉汤、酱油烧沸,加葱花、胡椒粉,起锅浇在滑肉上,即可上桌供食。特点:色泽黄亮,肉质软糯,汁浓味鲜,油而不腻,入口滑润。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名厨与祖师,被誉为祖师爷的有哪些人”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