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屈原出现之前是怎样的节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31 02: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04:3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来历有多种说法。
1. 祭祀河神与农耕:端午节最初是古代中国祭祀河神、祈求丰收的节日。长江流域有“端午水”的说法,即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因此举行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同时,端午节也是农耕季节,人们泡在水中劳作,饮用黄酒以去除风湿。
2. 纪念屈原: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3. 纪念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被楚王所杀,后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 龙的节日: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提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5.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丰富多样,包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这些习俗旨在祈求平安、避邪保平安。不同地区还有各自的特色习俗,如安徽合肥插艾草招福驱邪、安徽歙县跳钟馗捉鬼、河北忌端午节打井水、山东及东北端午饮酒、山西戴艾叶、江苏南京破火眼等。
此外,还有佩饰如健人、豆娘、艾虎等,以及斗草、采药、沐兰汤、饮蒲酒、采茶、制凉茶等卫生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