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22: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03:52
公元552年,北齐在西北境启动长城建设,起于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止于朔县西,约四百多里长,是早期的长城起点。
到了公元555年,齐文帝对北方边境进行了大规模的长城增筑。由于北魏长城工程简陋且未完全竣工,历经风雨侵蚀,状况堪忧。这次的修缮沿用了北魏原有线路,如《齐本记》所述:“天保六年三月,征发寡妇配给军士,修筑长城。同年,皇帝下令征发一百八十万民工,从幽州北夏口到恒州,全长九百多里,夏口即今居庸关南口附近,恒州则是今日的大同。”这段长城东起居庸关南口,向西延伸至山西大同。
公元556年,长城修建再次扩展,除了对前两年的长城进行增筑,还在东部新筑长城,直至山海关海边,全长超过三千里。每十里设一戍,重要地段设有25个州镇,展现了北齐长城的广阔范围。
公元557年,北齐在长城内侧又筑起了第二防线,自库洛拨向东至坞纥戍,全长约四百多里。这段内长城始于偏关以东的老营附近,穿越雁门关和平型关,到达下关附近。
在公元563年,齐武成帝修筑了太行山沿线的长城,如《资治通鉴》记载,他在织关督造长城二百里,并设立十二戍。这段北长城在太行山巅有遗迹,而在河北的龙泉关至建平县下口镇之间尤为显著。娘子关至黄洋关的长城,现今已无存,只有部分关口保留了一些遗迹。
面对突厥的威胁,公元563年和565年,北齐对旧长城进行增筑至雁门关,并对公元557年的内长城进行了修缮。增修范围自山西省下关附近起,经插箭岭、浮图峪、紫荆关、马水口,到达居庸关,同时也对居庸关到山海关的长城进行了修整。据《齐史·斛律羡传》记载,天统五年,为了抵御外敌,从库拨戍延伸至海边二千里,沿途险要处均进行了筑城和设防,建立了五十多个戍逻点。
公元550年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称齐文宣帝。 他占据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他一方面在*上采取措施,严禁贪污,制定齐律,建立州郡,稳定内部;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防务,首先进行军队整顿,并连年出击北方强敌柔然、突厥、契丹,取得节节胜利。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先后几次大筑长城。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稍次于秦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