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数学方程组的作文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20: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2 17:03
算起来,接触“数学”科目,已有八年之久。说起我对学数学的心得和感受,很简单,一个词——“方法”。
就在今天,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一辈子都要学习,不断地学习,否则就会落伍。可“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在的我们面临的是升学考试,而如何能快速地将大量知识掌握,成为现在学生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最多的知识……要想在有限的一生中学到更多知识,除了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不但能提升自信,并可在有关学习的领域中获得成功。有人说:“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做事的人。”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和科学的方法。
如今,数学成为了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数学作为一种人们思维的特殊工具在社会中“隐式”地存在着,虽然它不像有形工具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远远超过那些有形工具,因此说它是一种“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它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因为数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就有它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符号),而这种特殊的语言又是大家公认的,人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和方法交流,达到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的应用是多么广泛!作为初二学生的我,对数学也是有一定研究的。现在的一些数学测试和练习,无非不是一些选择题和“热门”的几何证明题。可我们却时不时在这些题上失分——
所以,在这里,我所探究的是一些关于数学上的常见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的一种客观性试题,具有题目的答案明显、记分客观的特点以及考察内容覆盖面广的优点。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会考中都会把选择题作为一类重要的考题并占有较大的比重。故掌握好选择题的解法,提高解选择题的能力,是我们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应着力的一方面。
解答选择题应首先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科学、恰当的解题方法迅速、准确的解题。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
直接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从题干所给条件出发,根据所学的定义、定理、公式、公理、法则等进行合理的运算、推理,求出正确的结果,再与选择支核对,然后作出判断。
2.特殊值法
某些题目,有所给条件作出判断比较困难,可以用某些特殊值代入进行检证而作出判断。
例 如果0<x<1,则x^-1,x ,x^2 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x^2 <x^-1 <x (B) x^2 <x <x^-1
(C) x < x^2 <x^-1 (D) x^-1 <x < x^2
分析:由所给的条件0<x<1来判断x^-1,x ,x^2的大小关系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取0<x<1中的某一个数,它们的关系自然就得出了。
取x=1/2,则x^-1=(1/2)^-1=2, x^2=(1/2)^2=1/4,由此有
x^2 <x <x^-1,所以选(B)。
3.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通过推理将不成立的答案一一否定,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1,6)、(0,5),且对称轴
为x=1/3,则( )
(A)a=1/2,b=2,c=-5 (B)a=3,b=-2,c=5
(C)a=3,b=2,c=5 (D)a=-3,b=-2,c=6
分析:由二次函数图象过(0,5),知c=5,故可排除(A)、(D),又由对称轴为x=1/3,
即-b/2a=1/3,又可排除(C),故应选择(B)。
4.验证法
验证法就是用所给的结论,代回原题中去验证而作出判断。
如果我们能很好得利用以上这些方法去做选择题,那么想必可以在此上面
显示你的“风采”了!
还有一些特殊方法,是专门针对现在的几何证明题。几何是生活中的物质空间的数学化,把物质空间作为数学活动的源泉。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可我们学几何要比学代数困难得多。在一些习题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陌生的几何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联想的方法,让几何不会让我们感觉如此抽象。
1.联想基本图形:几何中的许多图形往往是由一些最基本上的图形通过一定方式的变形得到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图形联想到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变化得到的,并在这些基本的背景下去研究这个问题,那么,解题的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例1 在梯形ABCD中,如图1,AD∥BC,∠BCD=90度,BC=CD=12,∠ABE=45度 ,点E在DC上,BF⊥ AE于F,求BF的长。
G A D
分析:由∠BCD=90度以及
H F 两邻边BC=DC,可以联想到基本
E 图形是正方形,因此,可以将图形
补成正方形来解决。
B C
(图1)
过点B作BG⊥AD,交DA的延长线与G,延长DG到H,使GH=CE,易证得
△BHG ≌ △BEC,所以BH=BE,从而可证得△ABH≌△ABE,
∴ ∠H=∠AEB,∴∠BEC=∠H,
∴ ∠BEC=∠AEB,又可证得△BDE≌△BFE,
∴BF=BC=12.
2.联想常用结论:数学中有许多结论,尽管它们不是以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但在练习过程中经常用到它,如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根号3 分之4 a².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分之二mn (m.n分别为两条对角线的长).同底(等底)等高(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等。我们如果熟练地记住这些结论,不仅有利于解题思路的探索,而且能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例2 张大爷家有一块四边形的菜地,如图2,在A处有一口井,张大爷欲想从A处引一条笔直的水渠,且这条笔直的水渠将四边形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你为张大爷设计一种引水渠的方案,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问题中出现面积相等,就 A D
应该联想到关于面积相等的有关结论,
如同底(等底)等高(同高)的两个
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2,连结AC,过
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
E.取BE的中点F,连结AF,则AF就是 B F C E
所引的水渠. (图2)
3.联想公式: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公式,如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等,不仅仅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同时,又体现出了一种目标思想,如果我们在计算过程中,能够始终围绕计算公式的特征来思考问题,增强目标意识,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效果。
4.……
找到这些方法规律,并不难,关键是你会去思考,去观察;学会这些方法规律,也并不难,只要对此认识了解了。所以,学好数学真的并不难,需要的是有好方法和你的好态度。
学习是一个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这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认可的。是的!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具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学习中需要经过从低到高多次的运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总归一句话“解好题要有好锦囊”—— 就是我“从事”学生,学习数学这个过程中所感悟到的。希望我的这些“金点子”能让同学们在“数学”的这片天空——展翅飞翔,有所成就!
(一些例题你可以省略)
追问:
晕、
回答:
怎么?
追问:么事!回答:
说起数学我可是行家。
我认为———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
数学,也与其他科学分支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积累.它能令我们的思维纯净,和谐,会为我们的思维增添活力。它赋予我们想象的翅膀,开通推理的渠道。
我也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而数学作为一种人们思维的特殊工具在社会中“隐式”地存在着,虽然它不像有形工具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远远超过那些有形工具,因此说它是一种“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种工具,就可能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数据处理、数据运算甚至推理与证明。例如,各种报刊、电视、广告上的数据可以使人们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果断的决策,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达到最优化等。这些“隐式”的工具,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
当然,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而数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就有它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符号),而这种特殊的语言又是大家公认的,人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和方法交流,达到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例如,生活中的“+”与“-”,商品中的说明书,还有各种数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等,这些都是生活化的数学语言。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它是被我们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它教我们去识别一些东西,教我们如何才能取得利益。有时候数学还能帮我们认清欺骗,甚至创造欺骗。
那麼,数学的奇妙又表现在哪里呢?
我觉得——数学,是一种美的表现,它很奇妙。如对称均衡就是数学形式美的主要特征。各种对称或均衡图形如等边三角形、圆、双曲线……及著名的杨辉三角形等,都会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称通常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在数学中,对称的概念略有拓广常把某些具有关连或对立的概念视为对称,这样对称美便成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中具备对称美的事物有许许多多,如枫叶、雪花等等。在数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轴对称图形{图2}等等,其实根据对称原理在小学.初中数学中各知识领域,均可发现这一规律的应用。
所以对称美是一个广阔的主题,在艺术和自然两方面都是意义重大,。当然,数学带给人们的美远不止这直观的形式美。正如人的美不单在外表,更在内心一样,数学的深刻的本质的更加诱惑人的离奇古怪宽广无际的美却在于它内在奇妙结构的完美的和谐统一性。比如:
1 x 9 + 2 = 11
12 x 9 + 3 = 111
123 x 9 + 4 = 1111
1234 x 9 + 5 = 11111
12345 x 9 + 6 = 111111
123456 x 9 + 7 = 1111111
1 x 1 = 1
11 x 11 = 121
111 x 111 = 12321
1111 x 1111 = 1234321
11111 x 11111 = 123454321
1111111 x 1111111 = 1234567654321
11111111 x 11111111 =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 x 111111111=123456789 87654321 ……………………
这些都表现出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逻辑美……
所以,我非常热爱数学。以至于,我对数学敞开了我的“探究”怀抱——
俗话说“元宵到,灯笼闹”,元宵节的晚上,小孩子们提着灯笼共庆元宵佳节。
一种纸制的灯笼(图3),它是用纸反复折叠制成的,就像一个可伸缩的“大弹簧”,点灯烛烧着,提起灯笼,我顿时觉得灯笼的四壁上的内外折角有点“面善”,这时让我想起,曾经的一道数学题:
题目 AB//CD, 试说明:∠E=∠B+∠D.(下图)
分析与解过点E作EF∥AB……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容易证明。本探究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左折一个角,右折两个角”类的题目。
探究一本探究题若换成是“左折两个角,右折三个角”-------(下图)
∠E1+∠E2=∠B+∠F1+∠D是否会成立呢?
分析与解显然,分别过E1. E2作AB的平行线,方法同上可证……
探究二若把本探究题的结论推广到“左折n个角,右折(n+1)个角”(如下图)是否有类似的结论∠E1+ ∠E2+ ……+ ∠En=∠B+∠F1+……+∠Fn-1+∠D呢?
分析与解采用作平行线的方法,同理可证……
我的收获当两直线平行时,即灯笼的上下底平行,这时“左折角的和等于右折角的和”,难怪它有一种似曾相识却难以言状的和谐美。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由“纸折”灯笼所想到的……
所以数学源于生活,只在于你的观察与探究——这些就是我“从事”学生这个行业所积累的金点子,但也只有正确的使用这些金点子,才能在“数学”的这片天空——展翅飞翔。
(这个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