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0:0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21
明代初年,中原一带灾荒连绵,歉收达6年之久。河南的安阳、磁县、清丰、南乐和濮阳诸县流民逃难开封乞讨度日。
当时,开封有讴戏班,逃荒百姓见以艺求食较登门讨要略胜一筹,就想在戏班学戏,但是戏班对学徒的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被戏班拒绝了。在进班学戏不成的情况下,难民们白天跟着戏班撵台边看边学,夜间露宿房前屋后,串词对戏。
后来,中原的收成渐渐好转,难民相继回到了乡里。这时,在濮阳街头出现了打三节的艺人沿街叫讨。他们后来又借鉴民间武术班用的大铙、大钗作硬乐,其走场动作则请民间拳师教习,加上民间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称为“土梆子”。
他们屡经排练,始作“板凳头”演出。初仿开封的河南讴,因调高够不着,遂用大本腔,好噪音者则偶尔沿用高八度的河南讴,之后结合本地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别于河南讴的新的曲调。后来又加进卖油用的枣木梆子,故有“大油梆”之称。
到了1728年的清代,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因原来称呼不雅,并且因为它的腔调较河南讴缓平,遂改名为“大平调”,因起源于濮阳,故又称“开州平”。
清代道光年间,濮阳出现了多个大平调班社,除个别演出为窝主自娱自乐外,大都为外出谋生,且出现了窝班对戏竞争。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濮阳大平调进入黄金时代,洪家班、范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素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
范家班约建于1821年左右,初由渠村业庄金考和淤河西王道亭为业务大领,后由县衙班头姓范绰号“花狸虎”作管主,至四世管主范文庆时,由外承班改为内承班,演职员固定在45至50人。范家班阵容整齐、行当完备、名演员多,活动区域大,西至太行,北达冀中,南抵大河,东入聊城。
洪家班,据洪家七世管主家谱可知,洪家班大约建于1745年,洪家班创始人为清丰县西关大户洪从心。传至五世管主洪秀,是洪家大平调最叫响的年代。六世管主洪宝仁,爱戏轻财,班内名角辈出,盛演不衰。
南乐万家班是1897年,由河北传固红脸马子盖和清丰屯上黑脸叶德胜为首拼班组成,南乐东街衙门八班总头目万年合为管主。1928年万年合去世,万家班由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21
马子盖戏称马呆,豫北大平调打了很多剧团(滑县内黄Sun县)等,三四十年代很多村庄都有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