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弊端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7:3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6:31
优点:银行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变成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同时能够让借款人免除一部分由于贷款人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同时改良借款人的资产状况,使其的质量状况得到提高,大大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在抵御金融风险这一方面的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改善,这样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更加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经营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2.3.1发起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利用
针对于发起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利用这个方面,我们假设某家银行发起资产证券化业务,这家银行就是各种资产支持证券原始的贷款人,同时也是特设机构中资本的来源。这家银行从它的资产池中选出他所要发行的资产证券化品种,这里假定其选出的是高质量的金融资产。特设机构获得这些金融资产后,就以这些资产作为基础,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来进行融资,获得的融资资金全部交还给发起人,作为特设机构购买该银行资产的购买款。对于该银行来讲,它的财务杠杆率下降了,另外,他又能用新融得的资金开展新的贷款业务。一般来讲,特设机构财务杠杆率比起原始贷款人的整个资产负债表中的财务杠杆率要高的多。如表2-5所示例子。
表2-5 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
银行的资产负债证券化前证券化后(未新增贷款)证券化后(有新增贷款)
发起人SPV发起人SPV
资产10049518951
负债9141508150
资本98181
债务/资本比率5.15010.150
10.1合计:10.1合计:14.6
注:这个例中银行的财务杠杆率是10.1,换算为资本/资产总额比率是0.09
上表中我们假设了银行这个发起人把它的资产负债表中的绝大部分资产进行了资产证券化。经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分离了一部分贷款,也就是分离了一部分银行资产,收回了部分负债,使得其的财务杠杆率下降。但是如果该银行随后开展了新的贷款业务,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其的财务杠杆率又会很快的回到原始水平。这个例子中,特设机构的财务杠杆率非常高,这样它的资本就会得到了总分的利用,当银行开展新的贷款与存款业务后,银行和特设机构的联合杠杆率上升到14.6倍这个高点。同样多的资本规模,即原来的9万元,支撑起的资产总量从100万元急剧扩大到了140万元。这里分析联合杠杆率是因为特设机构是由银行成立的,必须要测算银行和特设机构的联合杠杆率。在现实金融活动中,注册成立特设机构的也往往是发起人。
2.3.2证券化有利于银行增加收入,提高银行的资本利用率
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同时还能还能获得表外收入。例如银行在资产证券化活动中做特设机构的服务人和信用增强人,不但可以将部分贷款资产转移出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且还能取得由此产生的服务费和剩余收入。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这些剩余收入和银行的服务费用是可以在融资过程中取得、再融资活动后取得,甚至可以提前取得。这种银行更大资产规模基础上获得的收入,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财务杠杆率高这个手段来实现的。如果是一般的资本结构根本无法支持这么大的规模。表5-6中继续引用上面银行资产证券化活动的例子,来分析银行实行证券化前后的收入变化情况。
表2-6 银行收入分析
银行的收入证券化前证券化后(未新增贷款)证券化后(有新增贷款)
发起人SPV发起人SPV
资产10049518951
资本98181
税前利润2111.81
资本收益率11%100%22%100%
22%合计:22%合计:100%
在这个例子中,作为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的的特设机构,它的资本收益率能够达到100%,特设机构的高收益率主要是来源于特设机构购买来的资产产生的利润划归为特设机构自己所有,而银行作为发起人的资本却没有和它的利润同比例划归到特设机构中去。另外特设机构的资本规模非常小,造成特设机构的资本收益率很高。
另外,资产证券化活动提高了银行作为发起人和特设机构合并在一起的资本收益率。对特设机构而言,当银行新的贷款业务开展后,替代了原来出售给特设机构的那部分资产,虽然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一直和原来一样是2%,另外新的贷款业务使得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也回复到了22%,但是当银行和特设机构合并在一起看的时候,他们综合起来的资本收益率明显提高。
2.3.3商业银行的证券化活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模式,对应于这条资产证券化的新式融资模式,对于银行有以下几个有利特点:
第一,能够实现借贷方的破产隔离和银行融资的安全性。当银行按照规范的资产证券化标准和模式设计好了贷款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证券化业务后,银行收回了现金,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融资。对于投资人来说银行的其他资产的信用状况或者是信用风险,包括银行自己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都不会影响到已经证券化后的资产支持证券,就是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人不需要承担任何银行的风险。哪怕是银行自己破产了,自己也不用承担任何银行破产所导致的破产清偿问题,因为银行已经售出了那些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这部分资产不会被当做银行的资产用于偿还债务。另外,特设机构本身就是不存在破产风险,一开始特设机构就被设计成了不会破产的特殊机构,特设机构只能经营证券化业务,不能经营其他任何和证券化无关的业务,更不能举债。
第二,银行扩大了融资来源。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融资品种,本身比较特殊。可以吸引属于证券化自己的投资群体,这些带有目的性投资的特殊群体能够扩大银行的融资来源。这些投资群体中,一部分人可以是银行原先的投资者或贷款人,另一部分人也可能是他们周围的同事亲属等,投资人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后的证券投资,是不会被看作对原银行的投资。另外,资产证券化活动可以经过信用增级评估,在信用评估中会得到比原公司债券本身信用级别更高的信用,能被新的风险厌恶型投资人接受。这些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是不会对银行直接投资,因为可能银行本身的信用级别达不到投资人心目中的信用等级,但是这些人可以对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后的资产支持证券进行投资。用这种方法,银行既能扩大它的融资对象,也能够提高银行本身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
2.3.4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的管理
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这是银行开展证券化活动的最主要动力。一般银行都应该实现长存长贷,短存短贷的这种贷款方式。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不匹配问题,资产证券化为银行的中长期应收帐款、贷款等资产提供了能够相互匹配的负债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可以帮助银行在期限、利率和币种等多方面实现自身负债与资产的相互匹配,使得银行可以和不同状况的的债务人开展更大规模的的业务。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融资技术,很难完成同样大的业务量。
缺点:评级成本大,容易转移风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6:31
把风险资产包装成低风险,会创造泡洙,引发金融危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6:32
商业银行为争取生存空间,提高竞争力,试图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绕开管制,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的出现,而资产证券化正是在监管与自由化博弈的大环境下被创新出来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身是由于把次级贷款当作正常贷款,将其证券化,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美国银行业资产的证券化是美国*和金融监管当局鼓励和支持的结果,而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漏洞则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前车之鉴,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