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瑕疵的人获得成就的例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4: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9:20
雪中送炭真情实意,锦上添花或觉多余。职场上,我们做事情总期许着能有精彩的开始,荡气回肠的过出,且完美收官。
不但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就连相关的事情,也要思虑周全,做得面面俱到。甚至连给人的印象都丝毫不能马虎,这种对完美的追求犹如面具这般,掩盖住真实的自己,反而很难得到他人的推心置腹。
我们把做人、做事的尽善尽美,当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实则是一种精神枷锁。越是追求细节,越耽误前进的步伐,最后落得绩效不佳的结果,且漂亮的过程也只能孤芳自赏。
曾看到过一则问答:我们总在追求更好,可为什么老板却不认同,反而希望我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创造更多利润的关键点上?
显然,在量与质的问题上,我们有了不同的看法。人总是会自觉地掩盖自身的缺点,试图在他人面前完美地展现自我,甚至认为,老板会透过一件完美的事情,给我们打上一个完美的标签。事实并非如此。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英雄总是孤独的,他们战功彪炳,在弱者眼里就是完美化身,反而令人觉得彼此之间有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然而英雄总存活在想象里,没有哪一个老板是完人,也没有哪一个老板身边有完人,我们更不可能是完美的人。
正因如此,加上老板心里的“铁算盘”(投资回报),他们更倾向于抓住眼前所能抓住的事物,信赖能接纳不完美的能人。职场上,我会劝你做一个有瑕疵的人(出丑效应),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1
什么是出丑效应
某些缺点,如果好好地加以利用,会比德本身更有光彩。在生活交往中,我们更经常地是由于我们的缺点,而不是我们的优点讨人喜欢。有些人尽管有功绩却令人厌恶,有些人尽管有缺点却讨人喜欢。有一些人凭他们的缺点得势,另一些人因他们的优点失宠。——托尔斯泰
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人。
第一段录像: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非常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段录像:另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表现得非常紧张,还不慎碰到桌上的咖啡杯,咖啡沾湿了主持人的裤子。
第三段录像:一位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且整个采访过程中,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
第四段录像:另一位非常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紧张,且与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不慎碰到咖啡杯,沾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看完四段录像之后,挑选出一位最喜欢的嘉宾,和一位最不喜欢的嘉宾。我们会怎么选?毋庸置疑,大部人最讨厌的,是第四段录像里的嘉宾。而最喜欢的,却不是第一段录像里的嘉宾。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不难理解出丑效应了。假设我们宿舍里住着一位校花,她美得像画里出来的一样,成绩还名列前茅,八雅通杀。追求她的人,简直可以按班级来算。
这样的舍友,你真的会喜欢吗?或许我们会感觉到差距,甚至想找出她的不足,来证明自己不输给她。相比于另外一位舍友,相貌平平,成绩还行,生活自理能力强,我们反而觉得这样的人更真实。
这便是出丑效应,又称之为仰巴脚效应。哪怕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喜欢。职场上如是,越是锋芒毕露,越是展现其完美性的人,更易遭人排挤,真成了“孤独的英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9:21
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9:21
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克服缺点,发挥长处就会成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9:22
有瑕疵的人获得成就的例子
有奖励写回答共5个回答
Miss西瓜头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雪中送炭真情实意,锦上添花或觉多余。职场上,我们做事情总期许着能有精彩的开始,荡气回肠的过出,且完美收官。
不但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就连相关的事情,也要思虑周全,做得面面俱到。甚至连给人的印象都丝毫不能马虎,这种对完美的追求犹如面具这般,掩盖住真实的自己,反而很难得到他人的推心置腹。
我们把做人、做事的尽善尽美,当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实则是一种精神枷锁。越是追求细节,越耽误前进的步伐,最后落得绩效不佳的结果,且漂亮的过程也只能孤芳自赏。
曾看到过一则问答:我们总在追求更好,可为什么老板却不认同,反而希望我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创造更多利润的关键点上?
显然,在量与质的问题上,我们有了不同的看法。人总是会自觉地掩盖自身的缺点,试图在他人面前完美地展现自我,甚至认为,老板会透过一件完美的事情,给我们打上一个完美的标签。事实并非如此。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英雄总是孤独的,他们战功彪炳,在弱者眼里就是完美化身,反而令人觉得彼此之间有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然而英雄总存活在想象里,没有哪一个老板是完人,也没有哪一个老板身边有完人,我们更不可能是完美的人。
正因如此,加上老板心里的“铁算盘”(投资回报),他们更倾向于抓住眼前所能抓住的事物,信赖能接纳不完美的能人。职场上,我会劝你做一个有瑕疵的人(出丑效应),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1
什么是出丑效应
某些缺点,如果好好地加以利用,会比德本身更有光彩。在生活交往中,我们更经常地是由于我们的缺点,而不是我们的优点讨人喜欢。有些人尽管有功绩却令人厌恶,有些人尽管有缺点却讨人喜欢。有一些人凭他们的缺点得势,另一些人因他们的优点失宠。——托尔斯泰
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人。
第一段录像: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非常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段录像:另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表现得非常紧张,还不慎碰到桌上的咖啡杯,咖啡沾湿了主持人的裤子。
第三段录像:一位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且整个采访过程中,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
第四段录像:另一位非常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紧张,且与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不慎碰到咖啡杯,沾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看完四段录像之后,挑选出一位最喜欢的嘉宾,和一位最不喜欢的嘉宾。我们会怎么选?毋庸置疑,大部人最讨厌的,是第四段录像里的嘉宾。而最喜欢的,却不是第一段录像里的嘉宾。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不难理解出丑效应了。假设我们宿舍里住着一位校花,她美得像画里出来的一样,成绩还名列前茅,八雅通杀。追求她的人,简直可以按班级来算。
这样的舍友,你真的会喜欢吗?或许我们会感觉到差距,甚至想找出她的不足,来证明自己不输给她。相比于另外一位舍友,相貌平平,成绩还行,生活自理能力强,我们反而觉得这样的人更真实。
这便是出丑效应,又称之为仰巴脚效应。哪怕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喜欢。职场上如是,越是锋芒毕露,越是展现其完美性的人,更易遭人排挤,真成了“孤独的英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9:22
一直被人嘲笑。经历漫长挫折与黑暗。从失望到绝望再到充满希望,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他要告诉你什么叫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在心灵强大的旅程上如何做一个强者。我相信没有一本书比力克·胡哲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
力克·胡哲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三次尝试自杀。10岁那年,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他是澳大利亚第一批进入主流学校的残障儿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竞选学生会*的残障者,并获压倒性胜利,被当地报纸封为“勇气*”。
他是第一位登上《冲浪客》杂志封面的菜鸟冲浪客,在夏威夷与海龟游泳,在哥伦比亚潜水;踢足球、溜滑板、打高尔夫球样样行。
他16岁第一次在小型聚会中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动的口碑就从这12个人开始。
在决定以“激励他人”为生命目标后,创设“没有四肢的人生”非营利组织,实行各种创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1500多场演讲,给予(接受)数百万个拥抱。
他获各国、各界领袖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常常在各国最大场地:体育馆、斗牛场、表演厅或巨蛋演讲外,也不断造访教会、学校、垃圾城、贫民窟、勒戒中心、监狱和*。
他散播希望与爱的行动,深受教师及家长赞誉,认为应该把他的故事列入学校课程。至今已有六亿人听说了他的勇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