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惠渠概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4: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洛惠渠,一条引水渠,始于1958年,全长63公里,干渠、支渠蜿蜒盘山,为洛南县的“生命线”。这条渠将洛河水引向4万多亩耕地,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10万亩水浇地。洛惠渠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让洛南县成为商洛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县。洛南人利用洛惠渠的灌溉,成功地将旱塬变成了“永不停水”的水塬,为洛南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洛惠渠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洛惠渠使得洛南县城的3万居民、部分乡镇的人畜用水、以及4万多亩耕地的灌溉均依靠这条渠。洛惠渠的成功建设,也激发了洛南人对水利事业的热情。现在,洛南人有了更宏伟的水利计划:在这里建一道大坝,蓄起洛河水,形成面积120亩、库容997万立方米的水库,集发电、灌溉、养殖为一体,使之成为继洛惠渠之后又一造福洛南人民的大工程。目前,这一计划已上报国家水利部。
洛南县是商洛市所属7个县(区)中经济最落后的县之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财政全口径预算收入近4000万元。洛南如何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北向秦岭要矿,南向洛河要地”,工农业并重。北部的秦岭有丰富的金矿、钼矿、铁矿、各种石料等资源,洛南建起了金矿、水泥厂等,但由于过度开采,金矿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水泥厂产量也很小。在河滩拦水造地,46万人不足50万亩耕地,洛南县必须走特色之路,发展农业,推动经济发展。洛源镇在洛南25个乡镇中,经济状况属中等,但仍有部分农民收入较低,住的是土坯房。农民们利用洛源的特色资源,如豆腐干、洋芋、西洋参等,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收入。在偏远的草链岭脚下的黑章村,老农金永学院中也挂着豆腐干,他们通过制作豆腐干赚些钱买粮,为家庭生活提供保障。
洛惠渠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激发了洛南人的创新精神和对水利事业的热情。洛南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洛南县的经济发展之路,是洛惠渠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洛南人智慧和勤劳的体现。洛南县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洛惠渠的成功建设,为洛南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洛南县的未来,将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走向更加繁荣和富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