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8: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5:46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级专门人才。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深厚的中国哲学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研究方向聚焦于易学哲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以及先秦儒家哲学等,旨在培养能够在学术、教学、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家。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共计20学分。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以及前沿讲座,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当代学术发展趋势。选修课鼓励跨方向或跨专业学习,同时要求修习第二外语以提升语言能力。
中期考核制度旨在评估博士生在学术、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论文是衡量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前沿,以创新性或较大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为指导,独立完成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论文。
实践环节强调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或参与课题,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拓展学术视野。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在哲学、宗教、文化研究和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方向同样涵盖易学哲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学习年限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完成学分学习,后三个学期从事毕业论文工作。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总计34学分。必修课涵盖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以及前沿讲座,旨在为硕士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鼓励跨学科学习,同时要求补修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以确保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中期筛选制度为硕士生提供了学术质量的评估,要求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论文题。论文写作要求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论据充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环节同样强调硕士生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或社会实践,以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以拓宽学术视野。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推动中国哲学、宗教、文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该中心的前身是1984年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成立的“周易研究室”。1988年3月,在“周易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直属学校的独立学术研究机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2000年9月,中心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心的前身及中心自创立以来,其主任皆为著名易学专家、易学导师 刘大钧教授。本中心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一级学会中国周易学会所在地,会长也是刘大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