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搜索引擎依赖综合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0: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8:21
近年来,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群雄逐鹿,愈来愈多快捷的搜索引擎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有些人甚至“不搜索不出门,不搜索不成文”,患上了“搜索引擎综合症”。
(小标题)“搜索引擎综合症”症状
据统计,中国有一亿多互联网用户,其中搜索引擎用户约占互联网用户的84%,搜索引擎的用户年龄一般比较年轻,其中30岁以下的用户群约占互联网用户的70%。用搜索引擎“百度”查找“搜索”,相关网页达4590万篇之多。
“我几乎每天都上网搜索一些东西。”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三学生小李说,“大到前途如何把握,小到门口的包子好不好吃,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现在网上搜不到的。一位同学开玩笑说,若是没有了百度,他就无法活下去。”
小李等人被称为“搜索引擎一代”,他们经常使用搜索引擎帮助自己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出门搜索一下天气情况甚至运气指数,吃饭搜索一下美食地图,逛街搜索一下打折信息,旅游搜索一下火车飞机票价,闲时搜索一下最新电影、音乐,忙时搜索一下相关资料。如果具体复杂的问题无法通过搜索解决,可以通过百度“知道”、新浪 “爱问”等渠道将问题提出来,只要地球上某一个角落有人知道答案,就有可能有答案。
“如果有一天你的电脑坏了,或者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出现了问题,你也开始像小李一样,感到烦躁不安,或者觉得诸事不顺的话,那么,就说明你也已经患上了现代‘搜索引擎综合症’。”
(小标题)“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免疫力强的人往往可以把小病菌扼杀在摇篮里,然而,总会有人被自己的懒惰所俘虏,成为“搜索引擎综合症” 病人。
江苏省常熟市某中学语文教师罗国锋告诉记者,上星期他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批阅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有几篇作文内容相似,风格雷同。经再三盘问,写作文的几名同学才承认,自己的作文,是在网络上“搜” 出来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
“如果遇到事情,第一个想法,就是上网搜索,那么必然会扼杀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罗国锋遗憾地说, “其实,高新技术应该是为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质服务的,而不应该成为他们偷懒的工具。”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杨琳在谈到自己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经历时表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查找的资料,一般来自网络上的内容,甚至有的论点、论据都是网络上曾经发布过的,首先,这与导师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南辕北辙,因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深入地查找第一手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很多网络资料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站在不扎实的基点上说话,即使论点新颖,也是靠不住的。相反,网络上有很多数字图书馆的文献,很多学生没有好好搜索和利用。因此,如何准确利用搜索引擎,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
(小标题)如何应对“移动搜索”时代的来临
正当大多数人面对网络搜索引擎爱恨交织之时,一些人开始拿起他们的手机轻轻一拨,编辑任何问题,求助特定的服务商,所需要的答案,数秒钟之后,就可以出现在眼前。
无疑,移动搜索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中学生处于开发自身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能力的阶段,如果,频繁使用移动搜索,那么,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容易养成他们不爱钻研的懒惰习惯。”罗国锋说,“好在这些搜索引擎,一般还不能直接搜索出某个具体科目问题的答案,否则,学生回家做数学填空题的时候,只要用手机一搜,就能出现答案。”
杨琳教授认为,“移动搜索带来的主要还是人们生活的便捷,对高校学生影响应该不大。因为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被提出,旧的问题总是不断在深入,依靠电脑或者手机完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的思考是不能被取代的。为此,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每一种高新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但是,不应该对这些工具和手段产生一种完全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