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9: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16:26
脉象,即通过指头触诊感知脉搏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流畅性、动势和波动幅度等多方面因素。脉象的形成与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功能密切相关。心脏作为血脉的主导,通过心脏搏动推动血液进入血管,形成脉搏。各脏腑如肺、脾、肝、肾等也各有其独特作用:肺负责调节全身血脉,脾是气血生化之源,统摄血液;肝藏血,调节血量;肾藏精,精化气,为全身活力之本。因此,脉象的变化能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动态平衡。
脉象的辨识主要依赖于手指触感,通过分析脉搏的部位(深浅、长短)、频率(快慢、节律)、形态(大小、软硬)以及力度(强弱、流畅)四个要素。正常脉象表现为每分钟70-90次,均匀有力,脉位不浮不沉,寸关尺三部有脉。例如,表浅的脉象为浮脉,深沉的为沉脉,脉搏过长或过短分别称为长脉和短脉。脉搏频率过快或过慢,节律不均,可分别对应数脉、迟脉、促脉、结脉等。
脉形则反映了脉管充盈度和波动幅度,如洪脉表示脉管充盈,细脉则脉管较小。弦脉则为脉管弹性差,濡脉则脉体柔软。脉势则涉及脉搏的力度和流畅,实脉有力,虚脉无力,滑脉流畅,涩脉滞涩。健康人的脉象表现为和缓有力,尺脉沉取有力。
古代医家对脉象的分类不断丰富,如王叔和的《脉经》曾归纳为二十四种,后来发展到三十种、二十七种或二十八种。这些脉象分类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医者需通过反复练习和细致观察,综合分析脉象的各个方面,以准确辨识病脉状况。
脉象,中医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