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人和哥特人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4:4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0:54
请参照以下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维京
Viking,原意是“来自峡湾的人”。维京人今天通常泛指生活于公元800年——1066年之间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从事广泛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海盗时代初期,维京人对英格兰海岸及欧洲*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于攻击之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因此被描绘成杀人如麻的掠夺者,但实际上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侵略者,既是伟大的探险家又是无恶不作的强盗,既是勤劳的商人又是冷酷的征服者,他们在进行开创的同时也在实施着毁灭。
众所周知,维京人所居住的北欧地区,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冬天严寒难耐,生存环境极为残酷。可供耕种和放牧的土地只有少数一些地区,资源非常缺乏。斯堪的纳维亚本土的居民为了生存,无时无刻都要与大自然搏斗,因此他们一方面易怒难训,崇尚勇敢,具有狂暴野蛮的野性,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养成了勤劳俭朴、生命力强等优良传统。由于缺乏资源,他们懂得怎样最有效利用每一分有限的资源,决不轻易浪费,日后维京人的扩张无论在狂暴的大海中航行、还是向未知世界进发寻找新的居住地,他们即使在极为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活的很好,这应该归功于他们这种文化和传统。
而由于北欧本土资源紧张,人口、土地等生存压力很大,各个小国之间为了抢夺资源而征战不休,当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渴望穿越大海进行探险,与外国进行贸易,寻找新的居住地,这就形成了他们天生的冒险天性和探索精神。
公元5年,恺撒.奥古斯都派出的一支罗马舰队在日德兰半岛登陆,标志着欧洲主要势力和维京人的直系祖先——斯堪的纳维亚各部族之间的第一次接触。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日耳曼部落蜂拥而至,在欧洲*往来以搜寻战利品和肥沃的土地,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以至于历史学家将公元400-600年这段时期称为移民时代。在斯堪的纳维亚,这段动荡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积累财富的时代。斯堪的纳维亚人驾驶着小船到处从事海上贸易,(这时这帮家伙还是彬彬有礼的精明小商人,所以不算维京人,VIKING这个词带有“掠夺、杀戮”等强烈的贬义)慢慢丰厚的贸易利润刺激了他们天生的野性和冒险天性,伴随着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造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掠夺和征服逐渐取代了贸易。
从公元800年到1100年,北欧海盗离开他们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家园,穿越他们已知的区域,前往未知的茫茫世界进发探险。(现代史学家考证得出另一种观点,由于之前几个世纪的贸易往来,后来的维京人是熟悉欧洲的海岸地理情况的,他们的进攻路线有明显的目的地,并不是没头没脑的杀到哪算哪)部分海盗向北航行,渡过波罗的海,在旧拉多加(Staraya Ladoga)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等城镇建立贸易基地,并远航俄罗斯,到达基辅和保加尔。有些船队远航至里海,一些北欧商人将船只停留在当地�
另外一部分海盗则向西南拓展,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掀起轩然大波。他们大肆劫掠不列颠半岛,并且夺取了诺曼第。北欧海盗作为殖民者,在向冰岛移民的途中还向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等地移民。冰岛人还相继在格陵兰岛上建立了两个移民区。而有一种说法则是,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前500年,北欧殖民者就已经到达过北美洲海岸,并在纽芬兰岛上短暂停留过。
793年6月,维京海盗出现在英格兰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岛(Lindisfarne Island)登陆,袭击并掠夺该地的修道院,*了大量教士,并驱使当地的教士和居民成为他们的奴隶。这场出人意料的袭击对*教欧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这一事件也宣告了海盗时代的来临。
在800年之前,这种袭击的范围往往只限于海岸地带,一般只有一两只船的小队人马出动,一抢到了财物便迅速地撤走。但不久之后,一支支组织严密的船队便在丹麦、挪威和瑞典相继诞生,他们在野心勃勃的国王和军事首领指挥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殖民——侵略别国,索取贡品和赎金,掠夺土地。
810年前后,丹麦国王戈德弗雷德袭击弗里西亚海岸(在今天的荷兰)和开始攻击查理曼帝国的部分领土,造成了相当的破坏。由于受到初战告捷的鼓舞,戈德弗雷德扬言要征服整个帝国,但他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死于一次暗杀了。查理大帝也趁此机会加强了防御,把这帮海盗基本挡在德意志的心脏地带外。(可是法兰西就顾不上了)
之后,维京海盗把目光转到了不列颠群岛和法兰克,851年,丹麦人开始攻打英国,从865年-880年,丹麦人的战旗走遍了大半个英格兰,873年英格兰的小国东鸯格鲁国王埃蒙德被俘虏后乱箭射死。只有英格兰西南的威塞克斯王国在阿尔弗雷德大帝德指挥下,以环状链式布置的要塞和防御工事把入侵者挡在王国外,同时亲自设计组建了一支两侧船舷极高(防止海盗登靠作战)、吃水浅速度快(同样应对维京人的长船)的新型快速舰队与维京人在海上作战。
而阿尔弗雷德最伟大之处,是他所推行的外交策略,公元886年,为了表达与新邻居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他与丹麦军事首领古特伦签订了和平协定,按照协议,丹麦人正式控制英格兰北部和东部一带,从泰晤士河口到爱尔兰海一片面积为25000平方英里的富饶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丹麦法施行地”。但是实际上英格兰人并没有怎么吃亏,他们不但维持了西部和南部的和平,而且阿尔弗雷德大帝说服了古特伦接受*教的洗礼,并且成为他的教父,古特伦起誓在教父有生之年都会对其永远效忠。虽然丹麦人被允许保留对奥丁神和索尔神的崇拜,然而在当地人的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教强大的文化力量所同化,之后他们就慢慢的变成了英格兰的顺民。同时在公元9世纪,在东面作战的挪威人也控制了大半个爱尔兰,并建立了都柏林(现在的爱尔兰首都)和一系列城镇。
885年,丹麦人进军塞纳河并围攻巴黎,虽然最后打不下巴黎撤退了,但是却沿海岸线占领了大量的殖民地并定居下来,最后迫使法王查理三世在911年和北欧海盗首领罗洛立约,封他为公爵,将塞纳河口一带地方划归他统治,起名罗洛,以后这里有大批维京人前来定居,这帮北欧海盗慢慢再进占蚕食,形成诺曼底公爵领。至11世纪时,诺曼底已完全法国化,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封建领地。907年,瑞典人攻击俄罗斯地区,然后从海路袭击君士坦丁堡,横扫拜占庭帝国海岸线所有要塞。迫使拜占庭帝国向他们进奉贡品,并签下商业协定,给予罗斯人(其实就是已经在俄罗斯地区定居下来的瑞典人)贸易特权。
之后定居下来的维京海盗逐渐开始被*教世界慢慢同化,锐气虽犹存,野性已褪去不少了,欧洲的海盗时代终归沉寂。公元1000年左右,维京人的势力已经不再具有如此大的威胁力和难以驾驭的野性了。*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古老的奥丁神崇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那些北欧海盗在习俗和礼仪方面变得越来越象一个“欧洲人”。而长达两个世纪的移民活动和各国*的基本统一,多少也缓解了北欧本土的生存压力,渴望从事海外殖民冒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1016年丹麦海盗首领卡努特武力抢夺到英格兰王位,并成功统治英格兰近20年(1016-1035),维京海盗的军事成就达到了颠峰,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波路了。
1042年,卡努特帝国崩溃,英格兰恢复独立,“贤人会议”拥立先王埃塞尔列德之子“忏悔者”爱德华为王(1042—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贤人会议把爱德华的内兄弟哈罗德.戈德温森推上王位。正当哈罗德欣喜之际,希望再创维京先人荣耀的挪威国王——“无情者”哈拉尔德.哈拉尔迪开始入侵约克郡,诺曼底公爵威廉又在佩文塞登陆,双双加入王位争夺战。威廉是爱德华的表兄弟,在爱德华与其岳父戈德温森伯爵发生争执时站在爱德华一边,爱德华则许诺以继承英国王位相回报。但是,戈德温森之子哈罗德伯爵在爱德华临终前被指定为继承人,威廉感到受骗,便挥戈而来。
1066年10月,刚刚打退挪威人,英王哈罗德的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其实这家伙在与无情国王的战斗中一败再败,但在一次突袭中击毙了哈拉尔德.哈拉尔迪,结果就趁机打退了失去首领的挪威人。)就在英国东南角的哈斯廷(Hastings)同以逸待劳的诺曼底军队展开决战。结果,哈罗德国王和许多英格兰贵族战死,哈斯廷战役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奠定了基础,之后威廉也被正式命名为“征服者威廉”。
1066年,是挪威国王——“无情者”哈拉尔德.哈拉尔迪战死的年份,作为最后一个带有永不知足,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一生四处征战的真正的北欧海盗领袖,他的死标志着北欧海盗在欧洲疯狂侵略扩张年代的终结。北欧海盗英雄的荣耀从此一去不返,却永不磨灭!
(虽然“征服者”威廉也是维京后代,但这时诺曼第已经法国化了,他算是诺曼人)
维京人的战船
早在8世纪末之前,船就成为维京精神的重要象征。维京人的海船一般长70-100英尺,制作精良,可说是一件艺术品,是维京造船师精湛技艺的完美体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别。
一类是为海上劫掠或远行所设计的海战船,轻而窄,两侧布满划桨洞。当逆风行使或需要用力划桨时,桨手可以轻而易举的降下船帆,操纵灵活。虽然轻便,却很坚固耐风浪,容易在海岸停靠或在河上连接成船队。
另一类是运送货物进行贸易的货船,船身又高又宽,船体也很重,42英尺高的桅杆(高阿~~)固定不动,悬挂大块方形的横船帆。这种船的设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可以穿越大西洋的风浪。
两种类型的船在建造技术上有一个共同点:船身外面包裹着一层船板,用长铁铆钉固定在船体上。船板间的空隙用由动物毛和植物纤维制成的线索填塞。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昂的弯曲船首,用一整块完整的橡木精雕细刻而成。维京船制造龙骨的材料取自高大笔直的橡树。龙骨中部做成弧形以增大承重量,而龙骨两端则逐渐变窄,形成流线型通道。船肋由结实的橡木制成,材料全部取自天然弯曲的木材,经过细心打造后,安放在龙骨的各个部分。船肋外面包裹着一寸厚的箍板(或称船壳板),由相互交叠的橡木块制成,用铆钉固定在船肋上再用杉木根制成的缆索捆缚起来。
而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维京战船由于吃水浅,速度快,转向灵活,十分适合远征异地时突袭式的劫掠活动。常常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海岸,径直冲上海滩,船上的水手随之大喊大叫着涌向岸边。
有利必有弊,维京海盗战船船身轻、吃水浅,然而它的甲板却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虽然有用油脂浸过的皮革覆盖在船的某些部位,但遇上大西洋的狂风巨浪,小小的皮革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水手们穿着毛皮衣服,挤在可容纳两人的毛皮睡袋中(同样浸过油脂防水)在甲板上睡觉,风雨和巨浪仍然使他们又冷又湿,冻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见的事。由此可见,维京人的这种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动无疑必须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在取得胜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极大的痛苦,维京人这个名词从中世纪强烈的贬义到今天又带有勇气的象征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生活习惯
与我们的最初印象不同,维京人并非依靠掠夺为生,而是靠饲养家畜、耕种田地来实现自给自足,辅以打猎和捕鱼,妇女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北欧男人在每年秋季天气较好的一段日子出海探险和进行海外贸易,而在冬天他们则回到家乡,忙碌着修理船只和制造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维京人在影视中经常被刻画为身披兽皮、头戴角盔的野蛮人,事实却并非如此。据历史学家考证,角盔其实是一种祭祀仪式上才戴的,除此之外就是少数德高望重德军事领袖才会戴一下。而开始的时候身披兽皮则是无奈之举,没有资源嘛,不穿兽皮穿什么?难道还能不穿衣服?事实上,维京人极其讲究外貌和装饰,维京人最初广泛的海外贸易就是用各种优质毛皮和海象雕刻来换取白银和阿拉伯人的玻璃珠,之后通过抢掠得到了大量的黄金和宝石,要这些东西来干什么呢??很遗憾,主要并非作为流通品,而仅仅是装饰品。维京妇女以拥有这些精美的装饰品为豪,用以显示自己的身份高贵和有品味。
每一个维京男人都是心灵手巧的艺术家,他们冬天就躲在家里专心制造各种首饰,各种各样的武器、工具、日常用品、还有船上的风向标、船首像等等东西,事无巨细都在上面刻上复杂精巧的花纹和图案,他们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描绘对象大多是动物,猛禽等等,然而制作非常精细,无愧于巧夺天工这个评价。(我买的几本书上面有大量维京艺术品的照片,真是美的让人眼花缭乱,最初因为缺乏贵金属,他们用青铜精雕细刻制成了大量的器具,然后把辛辛苦苦航海换回来的黄金和白银毫不吝惜地融化掉,镀在青铜器具表面,由于工艺精良,经过了上千年时间,这些艺术品到了今天仍然金光灿灿,漂亮非凡。他们的爱美天性还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有一张相片是一个耕地用的锄头残件,上面居然刻有极为复杂美观的花纹,可想而知维京人的爱美和艺术天分了。
当然话说回来,爱美也好,艺术天分也好,勤劳节俭也好,他们的野性是天生难训的。一旦动怒自己人也厮杀一番,更不必说他们在征服过程中的视人命如草芥了
二 哥特人(Goths)
(200年~714年)
哥特人也译作哥德人,是个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历史】
从公元第一世纪开始,罗马人就已经知道他们居住在多瑙河(DanubeRiver)流域。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是从波罗的海的葛兰岛(Gotland,现今瑞典境内)南渡至中欧的移民。
在公元四世纪,哥特民族从内部*了。一部份成为了后来的维斯哥特(Visigoths),也就是西哥特(WestGoths),他们居住在现今的罗马尼亚境内。另一部落则成为奥托哥特(Ostrogoths),也就是东哥特(EastGoths),他们向东面迁移,一直到达多瑙河下游区域,在临近黑海处(BlackSea)建立了城镇。当匈奴人出现之后,他们对这两个哥特族的分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无力抵御的情况下,维斯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以躲避灭族的命运。奥托哥特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终于屈服在侵略者的强大武力下,被异族所吞并,成为匈奴大帝国的一部份。
西哥特人继续着他们的西迁之旅,不久便在现今的西班牙境内找到了适合生存发展的居住地。在这个时候,罗马帝国已经渐渐地开始走向衰败,罗马人企图将西哥特人也纳入帝国的管辖范围。然而,西哥特人终久能够以武力宣布自身的独立和强大,而后通过不断的进攻来建立起本民族的主权王国,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平了整个意大利和希腊地区,并在公元407年~410年间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率领的蛮族军队对昔日帝国的王都—罗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三次围攻,破城后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大获而归。在此之后,西哥特人继续向西行进,最终建立起一个以西班牙和高卢为主体的王国。到了公元五世纪后期,法兰克的克洛维把西哥德人从法国本土驱赶到比利牛斯山以外的西班牙地区。随着克洛维去世,其王国也出现*,使西哥德人暂时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摩尔人(Moors,北非穆斯林)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最终征服了西班牙以及整个西哥特王国。
与此同时,东哥特人的命运也在演绎着一段盛衰兴亡史。他们在匈奴人的统治下生活了数十年,但是仍然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挣脱枷锁,获得独立与自由,并进一步建立起属于本民族的王国。新王国的版图位于东哥特人故土的西面,大约是现今匈牙利、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的位置。新王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后裔—拜占庭帝国一直有着纠缠不清的外交关系,曾经几度开战,又几度复于和平。在公元488年,东哥特人开始了对意大利的入侵,这就如同他们的兄弟在半个世纪前所做的一样。这项入侵行动乃受到拜占庭帝国的耸恿,因为拜占庭帝国想藉此消耗这些族群的力量,然后以总督的身份去统治意大利。东哥特人在493年完全征服了意大利。然而,当东哥特人杰出的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逝世后的不久,公元53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意大利,并在554年彻底打败了东哥特王国,最终,拜占庭帝国恢复了古罗马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东哥特王国灭亡。在公元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德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完全的灭亡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0:55
哥特人Goths
哥特人(Goths)
(200年~714年)
哥特人也译作哥德人,是个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从公元第一世纪开始,罗马人就已经知道他们居住在多瑙河(DanubeRiver)流域。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是从波罗的海的葛兰岛(Gotland,现今瑞典境内)南渡至中欧的移民。在公元四世纪,哥特民族从内部*了。一部份成为了后来的维斯哥特(Visigoths),也就是西哥特(WestGoths),他们居住在现今的罗马尼亚境内。另一部落则成为奥托哥特(Ostrogoths),也就是东哥特(EastGoths),他们向东面迁移,一直到达多瑙河下游区域,在临近黑海处(BlackSea)建立了城镇。当匈奴人出现之后,他们对这两个哥特族的分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无力抵御的情况下,维斯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以躲避灭族的命运。奥托哥特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终于屈服在侵略者的强大武力下,被异族所吞并,成为匈奴大帝国的一部份。 西哥特人继续着他们的西迁之旅,不久便在现今的西班牙境内找到了适合生存发展的居住地。在这个时候,罗马帝国已经渐渐地开始走向衰败,罗马人企图将西哥特人也纳入帝国的管辖范围。然而,西哥特人终久能够以武力宣布自身的独立和强大,而后通过不断的进攻来建立起本民族的主权王国,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平了整个意大利和希腊地区,并在公元407年~410年间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率领的蛮族军队对昔日帝国的王都—罗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三次围攻,破城后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大获而归。在此之后,西哥特人继续向西行进,最终建立起一个以西班牙和高卢为主体的王国。到了公元五世纪后期,法兰克的克洛维把西哥德人从法国本土驱赶到比利牛斯山以外的西班牙地区。随着克洛维去世,其王国也出现*,使西哥德人暂时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摩尔人(Moors,北非穆斯林)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最终征服了西班牙以及整个西哥特王国。 与此同时,东哥特人的命运也在演绎着一段盛衰兴亡史。他们在匈奴人的统治下生活了数十年,但是仍然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挣脱枷锁,获得独立与自由,并进一步建立起属于本民族的王国。新王国的版图位于东哥特人故土的西面,大约是现今匈牙利、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的位置。新王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后裔—拜占庭帝国一直有着纠缠不清的外交关系,曾经几度开战,又几度复于和平。在公元488年,东哥特人开始了对意大利的入侵,这就如同他们的兄弟在半个世纪前所做的一样。这项入侵行动乃受到拜占庭帝国的耸恿,因为拜占庭帝国想藉此消耗这些族群的力量,然后以总督的身份去统治意大利。东哥特人在493年完全征服了意大利。然而,当东哥特人杰出的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逝世后的不久,公元53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意大利,并在554年彻底打败了东哥特王国,最终,拜占庭帝国恢复了古罗马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东哥特王国灭亡。在公元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德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完全的灭亡了。
维京人Vikings
维京人(Viking)就是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古北欧语语言,“vik”意思是“海湾”,“ing”意思是“从……来”,加起来“维京”意思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英语“wíc”意思是“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到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
“vikingr”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在英语中“wicing”这个词首先出现在6世纪的古代盎格罗-撒克逊的诗歌中,意思就是海盗,但当时英国人并没有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在中古英语中“维京”这个词已经消失了,但18世纪时又重新出现在传奇故事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意义扩展为指斯堪的纳维亚人,并出现许多新词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维京殖民地”等。
由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沿着俄罗斯的河流从事商业活动直到拜占廷帝国,并在河流沿岸设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后来将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也称作维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被说英语的人称为维京。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和其他地区的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人,他们为了防止海盗入侵也成立了舰队,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会造成混淆。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29678249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0:55
哥特人Goths
哥特人(Goths)
(200年~714年)
哥特人也译作哥德人,是个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从公元第一世纪开始,罗马人就已经知道他们居住在多瑙河(DanubeRiver)流域。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是从波罗的海的葛兰岛(Gotland,现今瑞典境内)南渡至中欧的移民。在公元四世纪,哥特民族从内部*了。一部份成为了后来的维斯哥特(Visigoths),也就是西哥特(WestGoths),他们居住在现今的罗马尼亚境内。另一部落则成为奥托哥特(Ostrogoths),也就是东哥特(EastGoths),他们向东面迁移,一直到达多瑙河下游区域,在临近黑海处(BlackSea)建立了城镇。当匈奴人出现之后,他们对这两个哥特族的分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无力抵御的情况下,维斯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以躲避灭族的命运。奥托哥特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终于屈服在侵略者的强大武力下,被异族所吞并,成为匈奴大帝国的一部份。 西哥特人继续着他们的西迁之旅,不久便在现今的西班牙境内找到了适合生存发展的居住地。在这个时候,罗马帝国已经渐渐地开始走向衰败,罗马人企图将西哥特人也纳入帝国的管辖范围。然而,西哥特人终久能够以武力宣布自身的独立和强大,而后通过不断的进攻来建立起本民族的主权王国,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平了整个意大利和希腊地区,并在公元407年~410年间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率领的蛮族军队对昔日帝国的王都—罗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三次围攻,破城后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大获而归。在此之后,西哥特人继续向西行进,最终建立起一个以西班牙和高卢为主体的王国。到了公元五世纪后期,法兰克的克洛维把西哥德人从法国本土驱赶到比利牛斯山以外的西班牙地区。随着克洛维去世,其王国也出现*,使西哥德人暂时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摩尔人(Moors,北非穆斯林)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最终征服了西班牙以及整个西哥特王国。 与此同时,东哥特人的命运也在演绎着一段盛衰兴亡史。他们在匈奴人的统治下生活了数十年,但是仍然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挣脱枷锁,获得独立与自由,并进一步建立起属于本民族的王国。新王国的版图位于东哥特人故土的西面,大约是现今匈牙利、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的位置。新王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后裔—拜占庭帝国一直有着纠缠不清的外交关系,曾经几度开战,又几度复于和平。在公元488年,东哥特人开始了对意大利的入侵,这就如同他们的兄弟在半个世纪前所做的一样。这项入侵行动乃受到拜占庭帝国的耸恿,因为拜占庭帝国想藉此消耗这些族群的力量,然后以总督的身份去统治意大利。东哥特人在493年完全征服了意大利。然而,当东哥特人杰出的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逝世后的不久,公元53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意大利,并在554年彻底打败了东哥特王国,最终,拜占庭帝国恢复了古罗马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东哥特王国灭亡。在公元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德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完全的灭亡了。
维京人Vikings
维京人(Viking)就是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古北欧语语言,“vik”意思是“海湾”,“ing”意思是“从……来”,加起来“维京”意思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英语“wíc”意思是“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到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
“vikingr”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在英语中“wicing”这个词首先出现在6世纪的古代盎格罗-撒克逊的诗歌中,意思就是海盗,但当时英国人并没有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在中古英语中“维京”这个词已经消失了,但18世纪时又重新出现在传奇故事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意义扩展为指斯堪的纳维亚人,并出现许多新词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维京殖民地”等。
由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沿着俄罗斯的河流从事商业活动直到拜占廷帝国,并在河流沿岸设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后来将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也称作维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被说英语的人称为维京。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和其他地区的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人,他们为了防止海盗入侵也成立了舰队,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会造成混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0:5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72101.html?si=1
这里有你要找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