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哪些人在科技、外交、道德很有建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7:2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7:48
科技医学
一、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
三国时代,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在机械学方面,以马钧的创造最为突出。
马钧,字德衡,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他的事迹见于《三国志》卷29《方技·杜夔传》裴注引傅玄给他作的序文中。马钧原为魏博士,家境较贫,他拙于言谈而富有巧思。旧织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织布机上提综的踏板)”,“六十综者六十蹑”,既笨且重,织一匹绫要花费几十天的时日。马钧统统简化为十二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魏明帝时,马钧升任给事中,一次,马钧与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为古代有无指南车一事发生争辩。高、秦二人不相信古人能造出指南车,马钧认为指南车并不难造。于是,二人请准明帝,令马钧试作指南车。果然一举而成功。人们认为这是一件奇迹,“从此天下服其巧”。当时京都洛阳可以种菜的园地很多,只是缺水灌溉。马钧为之作翻车,令儿童转之,于是井水源源流出,其浇水效果超过一般提水工具达百倍之多。有人给魏明帝贡献百戏木偶,设计虽尚精巧,但木偶不能动作。魏明帝令马钧设法改造。马钧把大木雕刻成形如车轮的东西,平放在地上,然后引水使轮转动,轮既动,上面的木偶也一齐动作,它们或击鼓*,或唱歌跳舞,或跳丸掷剑,或缘绳倒立,形象栩栩如生,变化多端,使观者大享眼福。
马钧认为诸葛亮制作的连弩“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他可以增加连弩功效五倍。另外,马钧还拟制一种威力极大的攻城器具——发石车。但这两项计划,既遭到同行的嫉妒和责难,又为在位者所忽略,竟不能付诸实施
二、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裴秀(223至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山西今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秀少好学,八岁能属文,博学强记,早获声闻。曹爽辅政时,任黄门侍郎。后受司马氏重用,官至尚书令、司空。司马昭前往淮南讨伐诸葛诞时,裴秀亦随从参预谋略,说明他有些军事经验。担任司空后,又掌管土地、田亩及地图制作等事务,他个人饶有绘制地图的兴趣与技能,因之在制图学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首先,裴秀创制了《制图六体》,即编制地图所应遵循的六条准则:一,“分率”,即比例尺;二,“准望”,即方位;三,“道里”,即距离;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其中后三条说明各地间由于地势起伏、倾斜缓急、山川走向而产生的问题。裴秀认为以上六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果地图上没有比例尺的标记,则不能确定距离的远近。如果只有比例尺的标记,而无方位,则某地的方向虽然从某一方向看是对的,但从其他方向看就不对了。如果只有方位的确定,而无道路的实际路线和距离的表示,那么在有山水相隔的地方就不知该怎样通行了。如果只有路线和距离的标记,而无地面高低起伏和路线曲直的形状,则道路的远近必定与其距离不符,方向也弄不清。所以六条准则必须综合运用,相互印证,才能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距离和地势情况。因此可以说,现代地图学所需要的主要因素,除经纬线和投影以外,裴秀都已谈及了。自此以后,直至明代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传到中国前,我国绘制地图的方法基本上都依据裴秀所规定的“六体”,可见其成就和影响是至深且巨了。
其次,裴秀编绘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裴秀看到汉朝保存下来的一些地图既没有比例的表示,也没有方位的确定,连有名的山脉河流都不备载;一些地图虽有粗略的轮廓形状,但不够精确,难以依据;甚至有的地图更绘得奇形怪状,远离实际。为此,裴秀仔细钻研古代地理资料,比较了往古和当时的山脉河流、池塘沼泽以及疆域界限、行政区域变化,还查考了古代城市乡村聚落和水陆交通的变迁,运用其制图六体的科学方法,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另外,裴秀又将原有粗重的用八十■缣制作的《天下大图》,加以改造,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进行缩制,使之成为容易省览的小而明确的《方丈图》。这种缩小了的《方丈图》就是现在所说的小比例尺(1∶1,800,000)地图。到刘宋时,文学家谢庄(421至466)制造出一个方丈大的木质地形模型,后来北宋沈括、南宋黄裳与朱熹,都用木材、面糊、木屑、胶泥及蜡等制造地形模型。这些都是裴秀方丈图的继续演进,说明裴秀对后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四、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汉末三国,祖国医学又有了重要发展,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特别引人注目。
张仲景,名机,南阳涅阳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死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自动好学,博览群书,特好医学,师事同郡名医张伯祖。建安初,军阀混战,扰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疫疠数起”,“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仅在建安十年(205年)前,张仲景宗族二百余口,死亡即达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者占百分之七十。这种惨痛情况,使张仲景对于医术钻研更勤,他总结前人医学成果,博采药方,写了许多有价值的医学用书。惜多已亡佚,留传于后世者,唯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校勘,将书中伤寒部分定名为《伤寒论》;杂病部分定名为《金匮要略》。《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述了伤寒等外感热性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用药。《金匮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等四十多种杂病的治疗方法一百三十九条,二百六十二方,以脏腑经络学说作为基本论点,重视内脏间的整体联系性,强调保持人体的正气,同时也不忽视去邪。
我国古代所说的伤寒,和现在专指伤寒杆菌所导致的伤寒病不同,《内经·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可见古人所说的伤寒是指一些因外感而带高烧症状病的通称,除今日所说的伤寒病外,还包括其他多种传染病。这类病病情复杂,转变急剧,诊断和治疗都比较难。张仲景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外,还用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从多方面了解病情,然后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即三阳(太阳、少阳、阴阳)和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症候类型。凡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是三阳病;抗病力弱,病势虚衰的,是三阴病。治疗三阳病,以驱邪为主,以期迅速消除病灶。治疗三阴病,以扶正为主,以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调动人体积极因素。在具体医疗时,还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辨症的提纲,先分析病情是阳症或阴症。由阴阳辨明表里,再辨明虚实,再辨明寒热,这就是祖国诊断学上著名的“八纲”。一般而言,有兴奋、充血、发热等症候和脉象洪大有力浮滑的是阳症;病势沉伏而难发现、恶寒、厥冷、脉象沉迟、细弱无力的是阴症;病症发生在体表的是表症;在内部的是里症;凡病毒滞留体内,而精气已现虚弱的是虚症。邪气充实,但精力仍足以抵抗的是实症;病态表现有寒性倾向的是寒症,有热性倾向的是热症。
症状辨明后,再进行治疗。张仲景根据前人和自己治病经验,把对各种症状的治疗方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即邪在肌表用汗法(发汗)。邪壅于上用吐法(催吐)。邪实于里用下法(泻下)。邪在表里之间用和法(解毒)。寒症用温法,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积滞和肿块一类病症用消法。这些治疗法则概括力强,实用价值高,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单独或配合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有关病症的论述有继往开来的作用,至今仍为学习祖国医学者所必读。
三、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三国以前,我国数学要籍,首推《九章算术》。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在其《九章算术注》一书。《隋书》卷16《律历上》载:“魏陈留王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是知《九章算术注》完成于景元四年(263年)。《隋书》卷34《经籍志三》有《九章算术》十卷、《九章重差图》一卷,均注明系刘徽撰。后《九章重差图》失传,唐人将《九章算术注》内有关数学用于测量的《重差》一卷取出,独成一书,因其中第一个问题系测量海岛,故改名为《海岛算经》。刘徽这两个著作是我国数学史上宝贵的文献,即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今述其主要贡献如下:
1.极限观念与割圆术 极限意识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实际加以应用的是刘徽。刘徽已领悟到数列极限的要谛,故能有重要创获。刘徽的杰出贡献首推他在《九章算术注》中创立的割圆术,其所用方法包含初步的极限概念和直线曲线转化的思想。在一千五百年前能运用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有了割圆术,也就有了计算圆周率的理论和方法。圆周率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简称π值。π值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天文历法、度量衡、水利工程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所以精确计算π值,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五、著名外科医生华佗
华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国谯县人,早年游学徐州,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佗孝廉,太尉黄琬辟,均不就。唯以从医为事,足迹遍及今河南、山东及安徽、江苏之江北地区。治愈患者甚众。他精于方药,每疗疾,开汤药不过数种,抓药不用称量,随手取来,自然适度。为人针灸,不过扎一两处,每处七八针,针拔即见效。除内科及针灸外,还精通妇产及儿科,尤擅长外科。为了解除病人手术时的疼痛,他总结前人行医经验,加上自己对醉酒现象的观察借鉴,完成了麻醉术的发明,《后汉书》卷82下《方术传》言华佗在动手术前,先令病人以酒服麻沸散,使之沉醉无所觉,这是祖国医学上的一大突破。据说阿拉伯医生知道用麻醉剂,即系从中国学到的,说明用酒和麻沸散作临床手术前的麻醉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国志》卷29《方技传》言: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外交有建树的:
估计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造像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为其发哀。○另,当代有同名京剧演员。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朝臣。 251年病逝,官至车骑将军、假节。
道德方面:
关羽关羽画像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另外,古代有地名关羽,但其确切位置不明。
诸葛亮
最后总结一下,在这三方面都有建树的是,诸葛亮。科技上母牛流马 连弩。外交上,舌战群儒连吴抗操,道德上,临危托孤,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7:49
◎科技方面:
▲马钧 字德衡,扶风人,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
*改良汉代的“织绫机”,使织出花纹具立体感,能与蜀锦相媲美。
*改良汉末毕岚的龙骨,发明出“龙骨水车”来灌溉较高位的农田。现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
*还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抛击量与速度。
▲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人,蜀汉千古名相。
*为了方便在山地栈道运输,发明“木牛流马”。其构造历代文献有异,学者一般认定为独轮车及四轮车,目前未有确实答案。
*发明可以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弩,又称“元戎”。
*另外,据说源自诸葛亮设计,用于传递信号的“孔明灯”,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
*据《事物纪原》载,诸葛亮也最早制造出长*的原形,长*最后渐渐取代了长矛。
▲刘徽 伟大的数学家,他自幼对数学有兴趣,学习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典《九章算术》。
*于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术注》,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后刘徽又著作《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
《重差》(后称《海岛算经》),这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提出了"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
▲陈卓 吴国天文学家。
*完善中国星官*,并绘制星图,为后世所沿用。
*还撰写了《天文集占》10卷,《四方宿占》和《五星占》各1卷,《万氏星经》7卷,《天官星占》10卷等占星学方面的著作。
▲裴秀 字季彦,河东闻喜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书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
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撰写的“制图六体”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主编的《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部地图集。
▲华佗 字元化,东汉末医学家,人称“神医”
*最早使用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的医者。
*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动作,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参考各家书籍写出《伤寒杂病论》。该书集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大成,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皇甫谧 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
*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成为后世针灸学的范典。
*还著有《寒食散论》,魏晋之后服食寒食散逐渐的流行起来。
◎外交方面:
▲诸葛亮
*《隆中对》里就提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长坂败退后,便自荐到柴桑游说孙权,结为同盟,共同抗击曹军。
*入川前,指导关羽的策略是"北据曹操,东和孙权"。
*刘备过世后,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鲁肃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于周瑜死后,接替他的位置。
*赤壁战前,只身前往刘备军中观察情况,劝说孙权联合刘抗曹。
*赤壁战后,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
▲孙乾 字公佑,北海人。刘备部下,待遇仅次于糜竺。
*刘备背叛曹操,想北结袁绍,派孙乾出使结盟。
*刘备兵败给曹操,向南投靠刘表,遣孙乾和糜竺与刘表见面。
▲邓芝 字伯苗,义阳新野人,蜀汉重要朝臣。官至车骑将军、假节。
*曾向诸葛亮联吴抗曹之计,奉命出使东吴,顺利完成使命,为孙权所敬服。
▲费祎 字文伟,蜀汉名臣。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
也因常使吴。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曾出使蜀汉,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
◎道德方面:
▲诸葛亮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赵云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蜀汉将领。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姜维 字伯约,天水冀人。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被称为“一时之仪表”。
*郤正云:姜伯约居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褒,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坜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后人之谈,赏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赵云
▲李典 字曼成,曹操手下将领。有军中“长者”之称。
三国志:“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7:49
医学算科技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外交当中诸葛亮出使东吴,建立联军。这次外交战略意义比较大。
比较著名的外交家还有蒋干,不像演义中所说的窝囊,蒋干是个名嘴,独步江淮间,莫与为对。没人能说的过他。
道德:蜀国廖化被东吴扣押以后携母千里走单骑逃奔蜀国,忠义孝三全,为道德之楷模。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7:50
科技上:马钧、华佗、张仲景、刘徽
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
马钧,字德衡,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他的事迹见于《三国志》卷29《方技·杜夔传》裴注引傅玄给他作的序文中。马钧原为魏博士,家境较贫。发明了新式织绫机、新制翻车,创造了龙骨水车,再现了指南针。成功研制"水转百戏",设计了新式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
华佗,麻沸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刘徽,《九章算术》、“割圆术”!
外交上:鲁肃、诸葛亮、诸葛瑾、张宏、邓芝、张温、孙乾、卫温等。
卫温 (?—231年),三国时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230年(黄龙二年),东吴皇帝孙权命他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虽未找到亶州,却在台湾停留近一年。回来后,以“违诏无功”入狱被杀。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的联系逐渐密切,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道德上:陆绩,吴国大臣。年幼的时候,在接见袁术之际将席上的蜜柑偷藏入袖中,被问及,说是要带回去给母亲吃。后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被驳斥为小儿之见。这就是“陆绩怀桔”的故事。也是《二十四孝》中“怀橘遗亲”的故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7:50
诸葛亮
科技:发明了诸葛弩和一些攻城器械,对川蜀地区的冶铁、制盐作出改进(《三国演义》里还发明了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外交:紧密团结西南少数民族
道德:忠君爱民(具有时代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