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3:27
参照岭南(吴川)地区行政建制简史
公元1983年11月,吴川地区文物普查队在长岐梧山岭上发现一处史前生活村落遗址梧山岭贝丘遗址。经国家有关专家鉴定,该遗址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的贝丘遗址。这一发现,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就在这里生息。
建县前,吴川地区在唐虞时代属南交,禹贡属荆扬南裔,殷、周属南越,周代末属百粤,秦属象郡,西汉属南越,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州、郡、县,属交州合浦郡高凉县。吴属广州高凉郡、高兴郡高凉县。
晋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
宋元嘉年间(424-453年)始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属广州高凉郡。齐仍之。
梁、陈属扬州高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平定县改置吴川县,属扬州高凉郡。
唐属邕管都督府罗州招义郡。
五代南汉属罗州。
宋开宝五年(973年)废罗州属广南西路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1年)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随隶化州。
元属湖广行省化州路。
明属广东省高州府(洪武元年(1368年)属化州府,洪武九年改属高州府)。
清沿明制仍属高州府。
*2年(1913年),吴川属广东省高雷道。
1925年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委员公署。
1932年,属南区绥靖公署。
1936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属广东省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17日,吴川获得解放。
1950年,吴川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属广东省高雷区专员公署。
1952年5月与梅茂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4月改称吴川县,属广东省粤西区行政公署。
1956年属广东省湛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8年10月,吴川与化县合并为化州县,1961年4月分县,恢复吴川县,仍属湛江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因文化大*改称湛江地区*委员会)。
1971年属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撤销湛江地区,分设湛江、茂名两市,吴川属湛江市。
今日之吴川,是1952年5月与梅茂县合并而成的。梅茂县始建于*37年(1948年)。它以梅菉市管理局辖区为主,与原茂名县管辖的三民、覃博、梅博3个乡和原为电白县管辖的王村港乡合并而成。
梅录,在建县之前是县级市建制,后又是梅茂县治、吴川县治。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素有"岭西大都会"之称。梅菉原是一个圩,在梅录头村。明天启年间迁东圣泰,统称为梅菉圩。其圩原为茂名、吴川地。茂名县地约占十分之六七;吴川县地约占十分之三四。清乾隆元年(1736年)设高州督捕通判署于此,称梅菉分府。*元年(1912年)属茂名县第五区。1913-1926年,改为梅菉独立*,直属省*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及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均设于此。1926-1929年,改设梅菉市政筹备处。1929-1931年,改为梅录市政局。1931-1932年,改为茂名县第六*分局。1933-1947年,改为梅录市管理局,直属省府管辖。1932年,广东省南路行政绥靖专员公署驻于此。1948年1月1日-1949年10月28日为梅茂县治,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后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29日,梅茂县宣告解放,梅茂县*设于此。清末以来,吴川地域几经变化。
据清光绪版《吴川县志》载:原吴川县城在现在的吴阳镇城里村。县域东南临海,西连遂(溪)、廉(江),北接化州,东北至梅菉,与茂名交界。东西距40多公里,南北距85公里,即东西幅度较小,南北幅度较大,形成一个狭长地带。地图上清楚地绘有陆地、水域、岛屿。岛屿中有南三的广州湾(当时称为"北颜氵窖岛")、调辰岛(现叫调顺岛)、特呈岛、硇洲岛等。坊都目记载:广洲(州)湾属南三都十八乡之一,距县城33公里,为陈、殷、曾姓杂居,分四五村(这个广州湾与法租界的广州湾概念不同,法国强行扩大广州湾的租界范围)。当时吴川南、西南部有4个都(相当于今日的镇),即南一都(今湛江市坡头区所在地及调顺等地)、南二都(今坡头镇、乾塘镇等地)、南三都(今南三镇,特呈岛等地)、南四都(今硇洲镇)。所有这些地方,都在1899年11月16日清*与法国*签订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后,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8日,中国*(**)与法国*在重庆签订《中法交收广州湾租借专约》,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广州湾并宣布改名为湛江市。原属吴川的地方,由湛江市管辖。
吴川地处鉴江下游,南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7公里。境内有7条河流,鉴江直贯其间,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和海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古近代的吴川,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不断与海内外进行通商贸易。
吴川虽地处海隅,但文风颇盛,清代出过一位状元和不少的进士、举人。吴川的农业,历来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其次是花生、黄麻、北运等经济作物。古近代,吴川出产的黄麻、蒜头以及覃巴的西瓜,享有声誉。特别是黄麻种植面积广、产量高,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时黄麻用途很广,除了本地搓麻绳及其他使用之外,还以船运载出洋。因外运过多,影响本地使用,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梅艹录有《禁麻出洋》碑立于水口渡麻坡上。吴川盛产黄麻,引起官方办厂的兴趣。1935年,广东省*在梅录附近的银岭乡建起一个拥有织布机60台,日产麻袋6000条的麻包厂。它是当时广东省唯一的麻纺织厂。古近代吴川农业,由于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发展缓慢,粮食生产水平仍然不高。吴川地处海滨,水产品极其丰富。其中世界珍稀贝壳类动物的西施舌(俗名沙螺)和芷寮蟹,早已蜚声遐迩。西施舌,其肉雪白清脆,其汤甜润可口,正如状元林召棠《西施舌》诗中所说:“就中西施舌,江瑶难为侔”、“入齿脆无声,坐令吾舌柔”。芷寮蟹,因其产于芷寮海域而得名。芷寮蟹的特点,肉厚、膏多、蛋白质丰富、美味甜香。举人吴河光有竹枝词赞道:“恰好圩期逢廿四,芷寮红蟹赛南三”。林召棠醉蟹诗有:“执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吴川古代盛产盐。明洪武二年(1370年)置广东海北提举司管理盐务,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改为高州府管理,设有茂晖场大使一员,场署初设特呈,后改设吴川县城,其后又改设梅菉。场下面原分设9个厂,即乾塘、南三、氵窖积、寮陇、博立、瑶贯、莫村、潭思、石角等,后裁撤5个。该场共有盐仓26间,盐田池漏1116个,晒丁额697丁,额征课银1760两多,额征生熟盐10600包。茂晖场9个厂绝大部分分布在南二、南三等地,1898年,法国侵占广州湾后,其地均属法租界。古近代吴川工业,尤其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的有造船、陶瓷、砖瓦、酿酒、编织、竹器、木器、棉纺、麻绳、烧灰、油漆工艺等。到了*年间发展到印刷、电力、机械等工业。古近代吴川的文化教育事业,据统计,清代共有书院12间,其中有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建的茂山书院,宋景炎年间(1276-1278年)建的翔龙书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建的正疑书院,明代建的寥山书院,清代建的书院共7间,还有明清时期建立的义学5间。此外有县学1间,乡学、社学20多间,私塾不可胜计。
吴川地处边隅,县属不大,人口不多,但由于重视文化教育,文人辈出,文风炽盛。单就清朝一代而言,就出有状元1人,进士17人,举人70多人,秀才上千人。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绝大部分书院、义学都改为学堂(梅菉、浅水 、长岐 、覃巴、王村港、振文、樟铺、海滨、吴阳、塘尾、塘缀、板桥、黄坡、大山江、中山、兰石、博铺)。
参考资料:http://bbs.gd.gov.cn/viewthread.php?tid=5944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3:27
吴川先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
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3:28
不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3:28
对!吴川人杰地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3:29
真是超无聊的!~感觉像在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