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个境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11:25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的待人接物和处世智慧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尤其是曾国藩家书,一直是后世研究学习的经典。
曾国藩晚年总结出一番的人生感悟,道尽了他的处世智慧。他认为人生在三个不同阶段,最为忌讳的处境。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却道尽了他六十几年的人生经验。对我们来说,如果能读透这三句话,想必能获益匪浅。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曾国藩的人生三境说,欲成大事者,一生需经历三个境界
一、少年经不得顺境
曾国藩认为,少年正是立志的时期,必须在逆境中经历足够的历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精神。如果整个少年时期,都在顺境中度过,没有吃过一点苦头,没有经历过挫折,在往后的人生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可能一蹶不振。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出身微末,却凭借在这种环境中锻炼出来的精神,取得最终的胜利。刘邦起义前只是一个小亭长,而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两人的出身可谓天壤之别。但刘邦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锻炼出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战场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却从未轻易言败。反而项羽一路披荆斩棘,成为西楚霸王,在垓下之战被击溃后,心理承受不住,自刎而死。遭遇挫折缺乏承受能力,一蹶不振,这便是在顺境中成长的致命弱点。
曾国藩的人生三境说,欲成大事者,一生需经历三个境界
二、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到中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刻。如果此时每天无所事事,日复一日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这辈子恐怕难有大作为。
曾国藩认为,到了四五十岁时,大多数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取得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成就,沾沾自喜;另一种是经历了人生的挫败,意志消沉。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都可能让人产生懈怠的情绪,成功者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从而开始走下坡路。失败者意志消沉,鼓不起勇气重头开始,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要改变这两种局面,唯有让自己保持拼搏的心态,不骄傲自满,不贪图享受,时刻克制自己的*,才能驱使自己不断向前。
曾国藩的人生三境说,欲成大事者,一生需经历三个境界
三、晚年经不得逆境
到了晚年,辛苦打拼了一生,本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如果此时突发变故,可以说是莫大的打击。到了这个年纪,想东山再起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自己一生的奋斗的成果,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破灭,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少年、中年、老年,你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是否正经历着以上处境?欢迎收藏转发,时时自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11:25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出自宋朝晏殊的《鹊踏枝》,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恶劣的环境,“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夜狂风吹落了枝头的绿叶,一片萧瑟、肃杀,但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该站在更高的维度,而且通常是一个人,你可能需要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只能靠你自己去承担,“独上高楼,”登高远眺,才能俯瞰天下,寻找出路;但是你要知道,高处不胜寒呐!想要了解全局,一览全貌,只能如此,“望尽天涯路”,望尽,各种出路都看遍了,可能是不通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坚持,如果能,就进入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为了心中的梦想,注定会受尽折磨,身形消瘦,所以衣带渐宽,但是无怨无悔,就像为了心中的爱人一样,相思让人费心劳神,辗转反侧,寤寐求之,废寝忘食,形容憔悴——如果你真正把心中的大事当成初恋情人那么去思念,去琢磨,孜孜不倦,坚韧不拔,你相信,老天也不会辜负有心人的。坚持下来,就可能会进入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经过百转千回的探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都经历了,在众人中间,寻找了千百次,在各种可能性中寻找各种方案,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刻,忽然你前面付出的所有努力,导致因缘成熟,不经意间,蓦然回首,云开雾散,月照中天, “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
你要寻找的那个,就在你不注意的灯火阑珊处,也许这是一种惊喜,却不是一个奖励,这只是一个水到渠成,因缘成熟。
在灯火阑珊处,有你过往的一切努力和汗水,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11:26
中国近代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出自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是说,成大事者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出自北宋婉约派大家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就必须知道奋斗目标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的努力。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出自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只要功夫深,自然会豁然开朗取得成功。回过头来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了,成功正在向你微笑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11:26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用注意生活小事。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这个解释还是不够准确,甚至有可能造成误解。
1、成大事者
出处:苏轼《晁错论》原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译文: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
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2、不拘小节
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
此外还出现小节的句子还有:
﹝鲍叔﹞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史记·管晏列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11:27
一、境界有大小,而不分优劣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眼中,只有“有境界”和“无境界”的区别,境界与境界之间,却无高下之分。
入世深的人有入世深的境界,如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字字心血写成《红楼梦》,这是他的境界。入世浅的人有入世浅的境界,李后主,一人在宫中看春花秋月,往事成空是他的境界。
吟风弄月的人,真性情,有境界。物我两忘的人,逍遥世间,是境界。
做人,做学问,皆要有境界。且来看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了哪些境界。
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所见的一切,都带上个人的色彩。
无我之境,在于以物观物,忘记了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有我之境,可以与万物同喜乐,“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风花雪月皆动情。常人都从主观出发,却未必能与物同喜,与物同悲。
无我之境,可以尽赏古今风月,庄周梦蝶,不知是蝴蝶梦到了庄周,还是庄周梦到了蝴蝶,不分古今中外,梦里梦外,是无我的境界。只是自古以来,能入有我之境的多,能入无我之境的少。
三、工巧之境,自然之境
工巧之境,在于精雕细琢,为人处事,郑重待之。有的人运筹帷幄,工于心计,流于实用主义;有些人巧舌如簧,花言巧语,只能算是虚张声势。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们说“工匠精神”,比较接近这种境界。
自然之境,并非顺其自然,而是不刻意,不强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为无谓的烦忧困扰,秉烛夜游的人,是有境界的。
苏轼一生官场受挫,最后于清风明月里得安宁,是自然之境。怀素、李白饮酒作乐的豪放,是自然之境,却非一般人可学。
四、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流传最广: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远望天涯,志存高远的境界。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费尽心力,追求一物的境界。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从黎明到破晓,豁然开朗的境界。
有些人志趣高雅,却无境界;有些人天性豪放,却未必有境界。境界,是喜怒哀乐的呈现,是对世事人情的体悟,是心中的一段春色。
一个人有气质、有神韵、有兴趣,都不如做一个有境界的人。知识和行动统一,理论和实践联系。只有认识事物的道理并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做事要方,做人需圆
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循规蹈矩,不同情况掌握适当尺度。为人要圆而不滑,宽厚通融,与人为善。
能忍是聪,会让是明
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放眼全局,胸怀未来,才能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失而复得东山再起。遇难有勇,遇困靠谋
遭遇困难时,勇敢决断是阻断事情恶化的宝剑,智谋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勇有谋,方能处事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