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41
共16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16:10
从户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该所日前从户县甘河镇东侯王村发掘清理出一通宋代墓碣,将目前确知的侯王村明代建村历史提前了538年。
据户县文物管理所王亚周介绍,该墓碣为青石质地,圆首方座,身首一体,是从东侯王村东南约300米农田内一早年已毁古墓中发掘清理出的。碣身高1.20米,宽0.48米,厚0.15米。碣身两面刻文,一面竖刻“淸思台”三个正书大字,字径盈尺;另一面,碣额正书“宋故王君墓碣”6个大字,碣身右起竖刻正书碣文18行,行文字数不等,满行35字。用笔刚劲峻拔,笔画灵动流畅,字体清秀俊美,结构稳健方正。
由碣文可知墓主姓王名竚字元之,其先为卞(古地名,今山东泗水县城以东地带)人,祖上官逰侨居大江南北,以鄠县山水之胜为最爱,因此徙家鄠县遂成鄠人。墓主排行老三,幼年丧父,苦辛以自立,悌兄孝母50年。晚年气血不衰,志节弥笃,待妻必以礼,教子必以义,乃全德之君子。卒于崇宁五年四月十八日,终年85岁。
据碣文“……以其年丙戍七月二十日已酉葬于鄠之西珍藏乡货泉里侯王村新莹以李氏祔……”可知崇宁五年丙戍(公元1106年)之前鄠县已建有侯王村,且位于珍藏乡货泉里。经查《鄠县地名志》载“侯王村,相传明崇祯十七年(1644)前,侯、王两姓居此,取名侯王村。后该村以方位分东、西两堡,东曰东侯王村,西曰西侯王村。”
由此可见,侯王村早在宋代已经建村,比现在确知的明代建村历史提前了538年。
“该墓碣的发现对研究户县疆域区划、侯王村建村史和管辖隶属史意义非同寻常。”王亚周表示,同时它对研究墓主王氏的家乘谱系、宋代官职任用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18
作为一个在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孩子,我见证了北方农村三次大的变化。
身为一个70后,童年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我6岁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在自己村子里,四年级之后,就要步行四里路到中心小学上学。
那时候村子里是土路,每到下雨天,我和小伙伴的脚上都会沾满泥。
85年的时候,我们家养了56只长毛兔,还有6只小灰兔。整个暑假,我的任务就是给兔子们拔菜。
那时候家里种了很多棉花,从春天到秋天,爸爸、妈妈都在地里忙碌着,我和弟弟也会在周末帮忙。
妈妈总是说,多干活吧,到了秋天给你们买电视机。我和弟弟欢呼雀跃,给棉花除杈、捉虫,干活更带劲了。
85年的秋天,爸爸托大姨买了一台电视,花了不到500元。在我和弟弟心里,那简直是天文数字。看着爸爸数着一张张10元的人民币,我们俩竟然有点心疼。
因为爸爸、妈妈的勤劳,秋天,我们家的棉花丰收,玉米也前所未有的高产。小白兔也很争气,兔毛又白又亮。
我和弟弟从小就被灌输一定要勤劳,勤快就就有收获。
我们的小村子,在91年的时候,修了公路,附近村子的人羡慕极了。
那一年,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虽然是定时供水,每天中午广播通知,提醒各家各户接水。但已经很方便了,再也不用去水井打水,快捷又安全。
村子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有好领导的带领。我们真的很幸运。作为郊区的小村,当地最大的工厂建在我们村,除了解决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福利。
最大的变化,便是我们的小村,集体从村民变成市民。
经过三年的建设,全村拆迁,搬进现代化的小区。小区里绿草茵茵,花儿飘香,各种树木婀娜生姿。
今年春天,小区物业又统一在空地种植了苜蓿,很特别。
孩子们上学步行就行了,因为小区和学校就隔了一条马路。老人们更没有烦恼,出入电梯,轻松方便。
伴随着乡村的一次次变化,我也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步入中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4:36
1、农业生产力的变化,在广大平原地区,农业收割、种植已经实现机械化。农民不再牢牢的被绑在土地上,节约出大量的劳动力,农民参加城市建设的同时,钱包也鼓了起来。由于减免了农业税,农民种地热情普遍高涨,生产发展迅速,农民不再是低收入群体。
2、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网络、村村通有线,村村通自来水这都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距离无限接近。
3、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也逐渐和市场经济融合起来。很多农民在家搞第二产业,养殖、种植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农民个体工商户,为经济发展、当地的就业贡献力量。
4、农民主要变化还得看衣、食、住、行几大方面。穿衣不再是御寒保暖,农村人同样追求时尚;吃饭不再是以吃饱为主,和城里人一样讲究营养搭配;住的房子追求宽大明亮,很多盖起了二层楼;出行方面,电动车基本普及,家庭轿车也是逐渐多了起来。
5、人的素质普遍提高,初中毕业就不读书的越来越少,在东部地区几乎95%的农村孩子继续读书。
6、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基本得到缓解和解决,老百姓寿命得到普遍提高。
7、农村的绿化、街道卫生也逐步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不会再有脏乱差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6:10
十几年前农村房屋大都是用泥巴做的土房子,下雨就漏水,时间长了房子上面还会长草,安全隐患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8:02
在乡村吃的、用的,穿的,种地、上学、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1 以前一日三餐就是窝窝头、咸菜,偶尔做一顿油汤喝就不错了。现在的农村,一日三餐基本都不错,鱼肉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2 穿着。以前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做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家中兄弟姊妹们多,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再穿,老二穿了,老三再穿,就这样把一件衣服穿破为止。现在的农村,一季买好几个款式,穿的又干净、又流行。
3 以前读高中,步行二十多里地到人民公社那里,每个星期天下午,从家里背着玉米面、咸菜,步行到学校,在学校住着自己蒸窝窝头,星期五下午再步行回家。上个幼儿园、小学还车接车送,读初中、高中吃的、用的,穿的等......就没法和以前相比了。
4以前农村种地,真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用人工和老黄牛种耕种,管理庄稼用锄头,收获庄稼用镰等...现在不管是下种、管理或是收获都是机械化,又剩工、又剩力还不受那么多累,真的无法与以前相比了。
5 以前孩子理发大都是找长辈剃个寸头,后来理个二八分头型、三七分、大中分头。
6 以前在冬天,大棚是个稀罕物,吃的蔬菜主要是白菜和萝卜,吃点夏天腌的西红柿酱就算开荤了。现在多丰富的蔬菜啊,种类繁多
7 以前读初中,没有走读住校之分,得骑自行车到镇上去,五点半起来自己做饭,七点到学校。 现在的乡村学生可以住在宿舍,还有餐厅,减少了很多麻烦,也较安全
8 还有住房。以前都是平房,用砖头和土坯混着做的,完全用砖头做的都是“豪宅”。现在农村盖小楼的大把,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二层了,也就是所谓的“农村别墅”,不过大都户型风格差不多,浓浓的乡村风,远没有城市小区的个性时尚。
以下是对比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0:10
最最受益的乡村变化是村村通公路,太方便太实惠了!原来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天天不好受。现在开车即使走盘山道都弄得平平整整太舒服了。
农村第二个变化是土厕所改造的整洁干净了!
第三个变化在村里务农的少了,多数人都进城务工。从而农村的小学要几个村子里的娃凑一个学校里上学。甚至有一年级的娃住宿,但娃们上学普及率大了。
农村和城镇间的差距变小了,公共汽车能直达到各村一天好多趟,交通方便了。在农村家庭出车入辆不是新鲜事。
乡村中的老年人腰杆硬了,国家补贴足以让老人安享天年,不一味依赖儿女。
这些年惠民措施大多针对乡村,变化一时数不完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34
我是乡村老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历过许多农村的发展变化。农村变化太多了,短时间内真是说不完,现在我就几个大的方面就来说一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1:16
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的这些变化你都感受到了吗?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4:14
农村的变化作如下归纳: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28
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曾几何时,我们的家乡变了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1:00
最大的变化当属回家的那条路,从小时候的泥路,到后来能单向通车的硬化路,到最近可以双向通车的水泥路。现在虽然回去的机会少了,但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一些变化,让人切实的感受到乡下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变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4:48
我是国家贫困县贫困村的第一*,担任该职务已经有4年了,从2016年脱贫攻坚开始以来我就一直在扶贫一线。就以我任职的村的变化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刚到村里的时候,除了通村路是水泥路外,连接每家每户的的巷道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伸不了脚。村民饮水都是去山里挑泉水或者自己打压水井。房屋大多数砖木结构,有些已经有漏水,房梁因为年久有些腐烂发霉了,安全隐患较大。部分村民对干部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工作组进村扶贫就是来做做表面工作,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从担任第一*以来,我工作日基本在村里,晚上也在村里住,周末才会县城的家,从村里开车回家要1个多小时,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没有怨言,因为我知道我参加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脱贫工程,我为我能带领一个村500余人脱贫而自豪。来说说村里的变化吧。截止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都脱了贫,而且脱贫质量较高,家家户户想吃肉随时都能吃上,看一家人生活条件好不好就看他家里年底再院子里挂的腊肉有多少就知道了。全村近200户家里入户路都是水泥路,而且工程质量标准非常高,雨天不用再踩泥巴了。全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不用再去爬山去挑山泉水了。所有的有安全隐患的房屋全都改造了一遍,换质量更好的琉璃瓦,换更结实的房梁,实在维修不好的就拆除重建新房。贫困家庭小孩子接受教育从读幼儿园开始到大学都有*补助,而且不会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医疗方面做到了让村民看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是硬实力方面的明显变化,是让村民真真正正感受到党和*关怀的体现。还有软实力方面,也是我个人最有成就感的变化。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拉近了,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服务,让村民和干部的关系融洽起来,现在村民家里夫妻吵架都会找干部来说和,我到村民家里进本上是去自己亲戚家一样,无话不谈,嬉笑怒骂,比在自己家还放的开,工作开展得非常顺畅,让我对“群众基础”、“群众路线”这些词的理解更加深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8:52
在浙江绍兴,本来只有机耕路的村级道路都通公路了,而且还是水泥路与柏油路;农村有一半左右的房子造得如同别墅或根本就是别墅,这在二十年前是很少见的;水也清了,山也更绿了,风景也如同画中一般,村里早已撤消了小学,乡里镇里很少能见到初级中学,人们为了孩子的将来,纷纷在城里买学区房,使城市学校人满为患,而下面的镇也一只初级中学读书的人每年也在减少;田头种稻也见不到插秧或耘田的人啦,到收割的时候都雇收割机帮忙,而且懒惰的或条件稍好的人家,干脆将田租给种植大户,自己每年收点租金;田梗路也在逐步硬化,两旁种上树,排水沟、水渠也都是预制件铺的。还有,家用电器什么都有,大都人家至少有一辆轿车,你说现在的农村好不好?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呀!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3:14
在近些年,我国乡村的变化非常快,非常大。最早先开通的就是村村通,首先拥有了自来水,不需要再和井水了。之后就开始村村通修路,不再为雨季到来出行而犯愁。随之而来的路灯也为晚上出行添加更多便利。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活动室或者活动广场。现在的手机信号也越来越强了,且宽带入户量也在逐渐增多。现在在卫生管理居住环境方面也是紧跟趋势,各家各户都在做厕所改造。乡村逐渐城市化,农忙季节也都因为机械化而减少了很多劳动力,人们可以在空闲之余更好地享受生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3:52
这些年,我见证了好些中国乡村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乡村的马路修好了,实现了村村通的任务,这是中国乡村变化最大的地方。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8:46
我亲眼目睹这些年中国乡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道路更加宽敞、环境更整洁、厕所焕然一新,但人口随着老龄化而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