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50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31 07:45
1、班级情况分析:孩子们经过大班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在身体、认知和社会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身体方面:有生活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都有提高。认知方面:的主动研究和探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身体发展方面的平衡感、集体队列方面的锻炼和能力还有所欠缺。
2、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个别的我控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初步会评价己与同伴并勇承认错误,改正缺点,但集体观念较弱。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在园的生活只剩下短短一学期的时间,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积极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作为家长需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孩子能较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
3、主要工作目标:一生活卫生习惯。能主动饮水,少吃冷饮。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安静的入睡。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并知道要节约用水,洗完后及时关水笼头。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4、学习习惯及自我保护: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正确的看书和写字,画画的姿势。爱护学习用具,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具。知道陌生人不可轻信的道理。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及其开关的良好习惯。语言在游戏中学习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完整的合成句。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戏中比较复杂的多的指令。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结构简单的汉字,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知道图画书画面和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的简单的文字。能讲诉简单的故事
5、感知与操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较长时间的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
6、德育:培养幼儿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行。能互相谦让,主动帮助弱小的孩子。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要热爱幼儿园,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7、情感个性: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主要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引导幼儿初步辨别是非,初步懂得应该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引导幼儿了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的主要资源和人文景观,印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以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的人文景观以及优秀的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8、家长工作:认真作好家长工作,做好家园联系册,与家长密切联系。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意见,即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对家长询问耐心解释。在期中召开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加幼儿的一日活动。
懂视网 时间:2022-08-31 07:45
1、班级情况分析:孩子们经过大班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在身体、认知和社会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身体方面:有生活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都有提高。认知方面:的主动研究和探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身体发展方面的平衡感、集体队列方面的锻炼和能力还有所欠缺。
2、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个别的我控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初步会评价己与同伴并勇承认错误,改正缺点,但集体观念较弱。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在园的生活只剩下短短一学期的时间,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积极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作为家长需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孩子能较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
3、主要工作目标:一生活卫生习惯。能主动饮水,少吃冷饮。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安静的入睡。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并知道要节约用水,洗完后及时关水笼头。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4、学习习惯及自我保护: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正确的看书和写字,画画的姿势。爱护学习用具,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具。知道陌生人不可轻信的道理。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及其开关的良好习惯。语言在游戏中学习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完整的合成句。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戏中比较复杂的多的指令。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结构简单的汉字,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知道图画书画面和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的简单的文字。能讲诉简单的故事
5、感知与操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较长时间的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
6、德育:培养幼儿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行。能互相谦让,主动帮助弱小的孩子。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要热爱幼儿园,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7、情感个性: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主要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引导幼儿初步辨别是非,初步懂得应该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引导幼儿了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的主要资源和人文景观,印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以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的人文景观以及优秀的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8、家长工作:认真作好家长工作,做好家园联系册,与家长密切联系。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意见,即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对家长询问耐心解释。在期中召开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加幼儿的一日活动。
懂视网 时间:2022-09-29 22:52
1、流星花早春播16~18周为盛花期,4月初播种的10~11周为盛花期,12月至翌年4月初播种,花期为4月底至霜冻。可用于“五一”节和“国庆”节。
2、流星花种子细小,每克种子6000粒,可与细砂混合后撒播在方托盘里。基质为草炭3份、蛭石1份,播种后撒蛭石覆盖,也可播在128或288的穴盘里,不覆盖,播后在20~22℃,湿度90%~92%条件下催芽,发芽时间7~14天,开始7天之内在暗光下发芽,7天后在有光条件下继续发芽,出苗后适温15~25℃,光照充足,每隔7~10天交替使用50~100毫克/升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
3、流星花种苗上盆成活进行一次摘心,促进分枝,每隔5~8天交替使用浓度200~250毫克/升的20-10-20和14-O-14复合肥,可采取干湿交替,适当控水促根生长。温度20~25℃,光照充足。
懂视网 时间:2022-09-29 22:52
1、流星花早春播16~18周为盛花期,4月初播种的10~11周为盛花期,12月至翌年4月初播种,花期为4月底至霜冻。可用于“五一”节和“国庆”节。
2、流星花种子细小,每克种子6000粒,可与细砂混合后撒播在方托盘里。基质为草炭3份、蛭石1份,播种后撒蛭石覆盖,也可播在128或288的穴盘里,不覆盖,播后在20~22℃,湿度90%~92%条件下催芽,发芽时间7~14天,开始7天之内在暗光下发芽,7天后在有光条件下继续发芽,出苗后适温15~25℃,光照充足,每隔7~10天交替使用50~100毫克/升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
3、流星花种苗上盆成活进行一次摘心,促进分枝,每隔5~8天交替使用浓度200~250毫克/升的20-10-20和14-O-14复合肥,可采取干湿交替,适当控水促根生长。温度20~25℃,光照充足。
懂视网 时间:2022-09-29 22:52
1、流星花早春播16~18周为盛花期,4月初播种的10~11周为盛花期,12月至翌年4月初播种,花期为4月底至霜冻。可用于“五一”节和“国庆”节。
2、流星花种子细小,每克种子6000粒,可与细砂混合后撒播在方托盘里。基质为草炭3份、蛭石1份,播种后撒蛭石覆盖,也可播在128或288的穴盘里,不覆盖,播后在20~22℃,湿度90%~92%条件下催芽,发芽时间7~14天,开始7天之内在暗光下发芽,7天后在有光条件下继续发芽,出苗后适温15~25℃,光照充足,每隔7~10天交替使用50~100毫克/升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
3、流星花种苗上盆成活进行一次摘心,促进分枝,每隔5~8天交替使用浓度200~250毫克/升的20-10-20和14-O-14复合肥,可采取干湿交替,适当控水促根生长。温度20~25℃,光照充足。
懂视网 时间:2022-11-14 00:10
1、工具/原料:废旧餐盘、布、热熔胶、剪刀。
2、准备一块布、热熔胶、剪刀。
3、将布剪成小片,将小格子里面包起来。
4、再将整个废旧餐盘包起来。
5、再把小格里面的布剪开,粘好。
6、可用来收纳小东西,还可以放抽屉做隔层。
懂视网 时间:2022-12-16 23:45
1、应该要准备好素描纸、画板、铅笔、橡皮擦、卷笔刀等。
2、选择一条线条把波斯菊的花瓣整体轮廓刻画出来,但是要特别留意它花瓣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好波斯菊在整个素描纸上面的位置,选择画波斯菊的位置要不偏不倚才能更加体现出整幅画面的和谐跟美感,不至于出现头重脚轻或者整幅画偏向于某一个方位的现象。
3、在画波斯菊花瓣轮廓的基础上也要特别留意一下它花瓣上面的细节部分,一定要耐心的刻画,因为在画画的时候,只有达到了形似才能够达到神似,如果不留意,那就很容易让波斯菊的特征没法展现完全。
4、选择橡皮擦将辅助线擦拭掉,并且对于不要的线条一定要擦拭干净且连贯,不然也会影响整幅画面的整洁度,并且擦拭的时候也要用力轻且均匀,这样效果会更好,还能避免把素描纸擦破。
5、开始刻画波斯菊的花心部分,并且要由它的花心部分开始向外画一些放射状的线条,中间颜色深,越往外越浅。
6、给波斯菊的花瓣由外向里画出放射线,同时把中间的亮光部分留出来,另外再对波斯菊的茎部加深刻画。
7、根据前面的绘画方法将剩余的花瓣刻画完全,同时也要认真的调整整幅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让其变得和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3 22:53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落叶优美的意境。
2、运用诗中的句式,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落叶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改编诗歌《秋天的落叶》。
2、清洗干净的秋天的落叶若干。
3、树叶形状的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4、记号笔、录音机、音乐磁带《秋叶》、《初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想象树叶飘落的动作,用形体动作尝试表现。
提问: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了?小树叶是怎样飘落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2、老师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还有的落在了院子里……。
二、欣赏《秋天的落叶》全文,理解散文内容。
1、倾听配乐散文朗诵,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
师:小动物看到这些树叶可喜欢了,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散文。
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散文诗里,你听到了有哪些小动物?(有…有…还有)
2、操作卡片
(1)出示操作卡片:原来是小虫、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捡到了树叶。
卡片左列: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
卡片右列:小船、信笺、房子、伞
(2)操作要求示范。
师:小虫爬啊爬,捡到一片树叶,把它当做了小房子。
老师用红笔把左列的小虫和右列的房子连在一起。
师:那么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把树叶当做什么了呢?我们再来听一遍,听的时候,请你们帮小动物找到它们的树叶。
老师放慢速度朗诵三遍,幼儿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根据诗歌内容的线索,完成操作卡的连线配对。
3、演示操作卡片,进一步理解散文诗内容。
提问:秋天到了,天气怎样?树叶怎么样?
提问:树叶落在地上(沟里、小河里、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根据孩子的回答,老师讲述、演示图片,突出动词“爬、游、飞”,强调“这真是挺好的××呀!”句式,幼儿学学说说。
4、配乐诗歌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仿编诗歌,大胆表达。
1、引导孩子仿编。
提问: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当做什么呢?
老师先示范仿编:小白兔
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白兔捡起一片树叶,“这真是挺好的扇子呀!”
2、孩子结合情境想象仿编。
每个孩子选一片树叶,发挥想象。引导孩子把树叶的大小和动物的大小加以比较,合理想象树叶的用处,并运用“这真是挺好的××呀!”的句式进行仿编。
三、歌舞表现快乐。
师:小动物捡到了它们想要的树叶,心里可高兴了,它们快乐地跳起了舞。
孩子扮演小动物拿着实物树叶跳舞。这时的舞蹈,用了已经学过的舞蹈。
附一 散文诗《秋天的落叶》(改编)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起来,躺在里面,“这真是挺好的屋子呀!”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这真是挺好的小船呀!”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这真是挺好的小伞呀!”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飞来了,说:“来信啦,催我们到南方去啦。”
活动反思:
1.勤思才出好课。
在 “江苏省第三届优秀评优课”上看见一节音乐课,课上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图谱连线法,孩子们很快学会歌曲,很成功。我就试想可不可以用到儿歌教学中来,于是,我就选用《落叶》这首儿歌,也用图谱连线法,上完后发现效果不是很好:(1)图片画的是简笔画,不是很美观,吸引不了孩子。(2)小朋友连玩线后就没事做了,反而对手上的纸、笔感兴趣。(3)因为要发题板和收题板,所以也浪费了时间。综上所说,我觉得好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节课,用在别的课上很成功,不一定在这节课上就能成功演绎。
2.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
整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学说句式“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怎样的过来,把它当作什么,这真是挺好的什么呀!”难点在于续编重点句式。虽然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也能勉勉强强地说完整句式,但是,总是需要在老师的帮助和提醒下,才能说完整,整体显得不够流利。如果在活动中我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树叶落到了地上(出示一张树叶落在地上的图片),小虫爬过来(出示一张小虫爬过来的图片),躺在下面(出示一张小虫躺在树叶下面的图片),把它当作小屋(出示一张小房子的图片),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连起来说句子。这样可以简易散文内容,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理解,促使幼儿在学说和续编上就会更出色。
3.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因为在活动前没做充分的准备,包括前期经验的准备,仿编散文诗时,发现孩子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够仔细,因此对秋天季节变化仍有很多细节没有发现,平时接触落叶的机会也比较少的,所以小朋友们的创编能力比较有限,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还是不够,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护小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 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教学课时: 30分钟
教育理论依据: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园本特色。结合4月的爱鸟周活动,教师通过故事、绘画宣传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鸟的生活习性及一些益鸟的特殊本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孩子们对其话题很感兴趣。故事《会走路的鸟窝》就讲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顾鸟宝宝的感人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鸟护鸟的环保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价值的分析:
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关注于生活、关注于身边发生的事。
有利于培养幼儿护鸟的情感。
促进幼儿乐于学习,大胆想象表达的愿望。
三)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通过故事的编讲、课件的欣赏,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的情感,树立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与认知:观察到鸟窝对小鸟生活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关注鸟类。
语言与能力:能根据画面及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猜测并回答表述,培养专注倾听、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欢在哪里做窝?(经验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教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
3、幼儿分组讲述编讲的故事:声音响亮,人人参与,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2)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护小鸟呢?
2、鼓励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教学评析: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索,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教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虑到班中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经验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励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积,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发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体现,慢慢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天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重点:
让幼儿懂得谜语的特点,并喜欢猜谜语。
难点:
让幼儿知道猜谜语要仔细听清楚每个字和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因为谜面的每句话都是与谜底有关联的。
活动准备:
两只盒子,里面分别装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 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
(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
(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 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义。
(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
(4)教师在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讲的是什么东西(6)提问: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7)小结: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教室内放若干只皮球)(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皮球的什么特点?
(4)提问:你们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还能猜别的吗?
三、分组活动:猜谜语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圆圈。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猜出来后,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
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
教师共提供三则谜语:
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影片情节线索,初步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色彩.
2、引导幼儿按音乐的段落用相应色彩感知音乐的情绪色彩.
3、激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知道怎样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教 师准备:影片片段,音乐剪辑,色彩图谱.
幼儿准备:心 型表情卡
活动重点 :能用颜色感知音乐情绪色彩.
活动难点: 体会音乐的情绪色彩.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你们一个人在家待过吗?
2、欣赏影片片段感受人物心情:凯文遇到什么事情了?害怕吗?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什么办法?他最后胜利了吗?请谁抓走了小偷?如果是你会请谁帮忙?
不错的
3、小结:是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打败坏人的,我们可以大声的喊救命,也可以请邻居,*叔叔帮忙.4、感知音乐情绪色彩:
A段\\\\"独自在家\\\\":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害怕]可以用什么颜色表示这种感觉呢?[黑色]
B段:\\\\"想办法\\\\":他是怎样想办法的?[积极]用什么颜色表示呢?[*]C段:\\\\"胜利\\\\":胜利后什么感觉?[高兴]什么颜色表示比较好呢?[红色]
5、整体倾听,体会情绪色彩:让幼儿拿出心情卡根据音乐体会节奏.6、肢体感知:让幼儿用肢体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
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