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2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9:12
重阳节,发一篇旧文。
给大家推荐一部石原里美主演的一部新电影,叫《人生最棒的礼物》。
友情提示:以下有剧透。但我觉得电影的每个细节,每句话,都精心设计,细致隽永,对家庭亲子关系的把握值得细细品味。即使你知道了故事梗概,也值得观赏。
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成年后重建亲子关系。
电影开始,远嫁的女儿百合子出现在父亲家门前,客气地按了门铃,父女俩在门口一顿尴尬寒暄,可以看出他们不很亲近。刚坐定下来,女儿就说了这样一番话:
父亲好奇的则是:你怎么回娘家了?离婚了?丈夫出轨了?还是怎么了?
女儿说没事,就想回来住一段时间。
搞得老爸一头雾水。
进屋后,女儿也有惊讶的发现。
母亲在去世前负责料理家事,父亲从不插手。女儿想着没有母亲的厨房应该是冷清至极吧?
没想到,厨房里工具齐全,生活气息盎然。
她怀疑,莫不是爸爸有了新伴侣。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猜想这是个女儿和老爸再婚家庭的故事?
歪了!
原来,爸爸上了烹饪课,亲自下厨房。而且手艺不错。给女儿做起了三餐。
在“女儿为什么回来”的疑惑中,父亲和女儿过了几天逛街、吃饭的温情日子。
有一天,父亲发现女儿在去世的妻子墓前恸哭。
他知道,一定是有事!
既然女儿不说,他就动身坐火车去找女婿。父亲退休前是大学老师、翻译家,女婿曾经是他的学生。
虽然女儿不让说,女婿还是说了。
原来女儿得了癌症。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女儿有个遗憾:记忆中没有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记忆。她希望利用剩下的这段时间,去创造一份父女的美好记忆,作为礼物送给爸爸。
爸爸悲痛不已,在亡妻的墓前,他问:我从现在开始,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吗?
回到家后,悲恸的父亲假装不知情,和女儿一起过这段日子;
聪明的女儿很快就知道爸爸知道自己得癌症了,但她配合着,假装不知道爸爸是在假装不知道。
影片叙述了父女一起努力,重建亲子关系的过程。
在做关于亲子关系伤害的咨询中,一般咨询师会建议两种方案,要么是走开,要么是修复或重建。
走开的案例,我在 郑爽式巨婴,原生家庭这口锅还装不下 中说过:放下“父母向你道歉”的执念,有时就是放过自己。如果你遇到了“樊胜美父母”式家人,与其把赌注放在腐坏的关系上,不如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但有时亲子关系是可以被修复的:如果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只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差异、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造成的亲子隔阂和创伤。双方可以放下成见,在成年后,重建亲子关系呢。
怎么修复呢?
亲子关系中,孩子总是父母行为的镜子。
电影中女儿和父亲的疏离并非一日之寒。她记得自己在中学时,被学校的话剧社选中做主角,内心既紧张又害怕,一直在家里念叨她该怎么办。
这时,她只想要父亲说句:相信你!
可父亲却直接浇了一盆凉水:
烦死了,做不到就别做了!
推掉!
这事,她成年后和丈夫谈起来还是感到愤怒。
虽然百合子一边说:亲子关系是各式各样的,即使亲人也可以合不来啊。
但是父*女之间的隔阂其实会是任何东西都很难填补的鸿沟。
所以,为人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不要总是打压孩子,要成为他们最好的倾听者,成为他们忠实的啦啦队,成为他们最后的安全基地。虽然我们这篇在说,*后也有修复和重建的机会。但是想想那浪费的岁月啊!本来,你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美好记忆!
百合子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父亲的鼓励和信任,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但不知不觉中,她也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爸爸当年如何对待她的,她也是同样对待爸爸。
爸爸曾经问过百合子,自己准备翻译一本书怎么样?
百合子其实觉得爸爸的翻译很好,却硬说不怎么样。
最后父亲拒绝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后来这本书别人翻译后成了畅销书。对此,百合子觉得是自己耽误了父亲的工作。但她也没有告诉父亲她的后悔。
百合子的家里收集了父亲翻译的所有书,而且本本精读。在书里加了很多点赞的评语纸条。但她也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她对父亲的赞赏。
这一切如果不是女婿告诉爸爸,爸爸完全不会知道。也许两代人的隔阂会走进坟墓。
亲子关系的一个很大后遗症就是,尽管我们有可能很讨厌自己的父母,但却在行为层面活成了他们的样子。用和他们一样的沟通和反应模式,强化了怪圈。
我认识的一家人。
儿子在小时候,父母总是用打压教育。就是做什么都不够好。
这个儿子还算努力,在美国读了博士,成了教授。此时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搬到美国和他家人一起住。
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会不停地打压母亲,嫌弃母亲做得一切事情,连母亲洗碗都会批评说洗得不干净。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压抑。
他就是在用他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重新在对待父母。 他从父母那里没有学习到其他的对待亲人的方式。
这种生活场景在我们周围太多了。
亚洲亲子关系中的一个特征是强调孝顺(不管是否情感上压抑),同时忽视情感上的真诚表达。
这部电影里的父亲对人际情感的表达很东方式含蓄。编辑在看完落语后说“真有意思,他觉得这样的公开赞扬“非常廉价。
他认为:成年人之间的对话,表达要含蓄,就要让人回味无穷。
这位父亲以前是完全不顾家,“说好听的话不行,怼人最拿手”的人。
在电影最开始有一段,父亲的学生,现在也是他的编辑,费力八斤地请他翻译书籍。老爷子就是待理不理,处处怼人。比如,学生说要帮他,他就说:
帮忙?这是有用的人才能做的事!
你说,这个老爷子性格刻薄不?
也正是父亲这样的个性,让他对妻女缺乏关心和爱的表达。
在这部电影中,成年女儿百合子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父亲亦步亦趋地跟上。父女协力重建了一份美好记忆。
父亲在知道女儿得癌症的消息后,决定从现在开始,做个好父亲。
他做到了!
他和女儿做饭,教对方料理方法。父亲对女儿说:你来帮忙啊!
如果看了他和女儿童年的相处方式,就知道,这请女儿帮忙的行为,就是对女儿一种肯定,也是父亲突破自身*的一大步。
他还称赞女儿削土豆皮的方式好,自己也笨拙地学着做起来!
当父女在厨房一起合作料理时,女儿微笑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和爸爸。这是她想要的父女相处吧。
女儿也突破了自己。在晚年,父亲一直没有动力翻译新书。女儿看了原版书后,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想读笹井亮介(父亲名字)译本。
父亲听了非常受鼓励,对女儿说:你要负责帮忙啊! (帮忙这个词,再次出现!)
这本书,变成了父女合力的作品。
后来百合子的病情也加重了。她要回到丈夫身边去。父亲和女儿没有抱头痛哭,没有热泪煽情。
父亲假借让女儿回去给女婿做饭的口吻,终于说出了女儿最想听的那些简单的词!
别担心
没事的
你肯定能做到的
看好你!加油!
在和以前类似的场景中,父女两人都选择了和以前不同的行为和沟通方式。
他们终于扔掉了几十年的老习惯,创造了新的父女沟通模式!
在电影一开头,父亲从家务白痴变成了厨房小能手。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呢?
电影进行过半,借着父亲和老友的聊天,才揭开了迷底:原来是父亲思念亡妻。父亲说:
在她活着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她走了以后,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就想啊
她呆在家里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她忙活家务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她在厨房做饭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想着想着,我就想知道答案,
我也尝试开始自己做
当我做着她做的事,我才理解了她的感受。
百合子也陪伴父亲去看了他最喜欢的落语。(注明: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与中国的传统单口相声相似。)
爸爸回忆到,女儿高中时,他想带她去看自己喜欢的落语,女儿摆出不耐烦的表情说,没兴趣。
两人再度一起看落语,已经是几十年后。
父女俩一起看的那段落语就是在表演放假回家来的成年子女和父母的一段日常琐碎对话。
台下的父女各自哭成了泪人。
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创伤和遗憾,有时让人不敢碰、不想碰。逃避变成了最省事的方法。就像女儿远嫁他乡,不常回家。
但是,正是女儿勇敢地走了回来,在和父亲一起做饭、译书、看落语表演的过程中,重建了父女情感。
多一些接触、理解、陪伴,合作,是重建关系的方法。
如果你和父母/子女之间,或者任何一种关系中,如果还有一些心结没有打开,而你仍抱有信心,不如一起看看这部电影,这比春晚有能量。
希望你们中间有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协力打破旧模式,建立新关系。
不要等疾病、生死这样的协同治疗师出现,才去面对这些问题。
早修复早好!
文章首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DQyODY0Mg==&mid=2247488210&idx=1&sn=d25777e8a262c0ec9f3632fc71e337b8&chksm=fa50b55fcd273c49213c24cd77653a6d1f55d2cc1a746f65c95b91d198027d350d804bce6bb9&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