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爷爷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1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42
努尔哈赤的爷爷是爱新觉罗·觉昌安。
爱新觉罗·觉昌安,明朝女真建州左卫领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素多才智,处理事务果断。 嘉靖三十六年,抚顺经营马市,发展农耕经济。万历初年,官至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万历十一年(1583年),同其子塔克世劝降叛明的孙女婿阿台,李成梁纵兵屠城,父子一同死于乱军之中。
清崇德元年(1627年),清朝建立后,追尊为昌王,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为翼皇帝,庙号景祖,葬于兴京清永陵。
觉昌安在六兄弟中,素多才智,处理事务果断,家族中的许多重大事情的决断,都出自于觉昌安之手。当年,部众屡受栋鄂部部众侵掠时,势孤力单的福满显得束手无策。而觉昌安却提出了由兄长索长阿出面,与势力强大的哈达部酋长王台联姻的策略,以求得王台的帮助,打击栋鄂部的势力。
扩展资料
为了缓和与董鄂部的矛盾,足智多谋的觉昌安又想到了联姻。在他的撮合下,与其相邻的栋鄂、富察部酋长莽塞杜诸古与索长阿联姻。莽塞杜诸古将自己的女儿衮代嫁给了索长阿之子威准为妻。栋鄂富察部,是一个力量较为强大的部族,部众近邻苏克素护河部,两部之间只有阿布达里岗一山相隔。
往日里,觉昌安家族深受其害,无时无刻不防备着富察部的侵掠。栋鄂部的其他部族要想进入苏克素护河部,必须经过富察部地域,两部联姻后。富察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觉昌安部族安危的守护者,使他们免除了来自栋鄂部侵扰的忧虑。
觉昌安生有五子,长子礼敦,次子额尔衮,三子斋堪,四子塔克世,五子塔察篇古。在觉昌安五子中,长子礼敦武艺超群,善于征战。此时,来自邻部栋鄂部的侵掠暂时平息下来,而在苏克素护河诸部中却有两个酋长恃强,称霸一方。
在这两个酋长中,一个名叫硕色纳,生子九人,九子个个强悍,善于争斗。另一个名叫加虎,武艺高强,可以身背铁甲,持兵器连跳越九牛面不改色。硕色纳、加虎各恃自己强悍,胁迫邻近村寨归属自己,并不时地向觉昌安父子发出挑衅信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觉昌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43
觉昌安,又称叫场、觉昌刚,原姓夹古氏,译汉字姓为佟姓,后改姓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43
觉昌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44
觉昌安(?-1583)
觉昌安,又称叫场、觉昌刚,原姓夹古氏,译汉字姓为佟姓,后改姓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明代袭职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晋升为建州左卫都督。
福满死后,由于觉昌安一直与父亲同居于赫图阿拉城,早在觉昌安兄弟六人分居各地,修筑城寨时,福满便有意识地将四子觉昌安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加以培养,使其能够得以袭任自祖上以来统属建州左卫的官职都指挥使,以此来统领部众。
觉昌安在六兄弟中,素多才智,处理事务果断,家族中的许多重大事情的决断,都出自于觉昌安之手。当年,部众屡受栋鄂部部众侵掠时,势孤力单的福满显得束手无策。而觉昌安却提出了由兄长索长阿出面,与势力强大的哈达部酋长王台联姻的策略,以求得王台的帮助,打击栋鄂部的势力。在觉昌安的谋划下,索长阿之子与王台的女儿成婚,两部形成了联姻关系。在此之后,觉昌安与索长阿二人频繁地往来于哈达部,不惜以厚礼结交王台,使之关系更加密切。在此基础上,觉昌安请兄长索长阿出面前去哈达部,向亲家王台陈诉屡遭栋鄂部侵掠之苦,恳请借兵打击栋鄂部。王台随即答应了索长阿的请求,派出了一万军士协助觉昌安兄弟前去攻打栋鄂部。在这次对栋鄂部实施的军事打击中,觉昌安兄弟六人攻掠栋鄂部村寨,满载人畜而归,一时在女真诸部中名声大振。而觉昌安家族与栋鄂部的仇怨却愈积愈深。
为了缓和与栋鄂部的矛盾,足智多谋的觉昌安又想到了联姻。在他的撮合下,与其相邻的栋鄂富察部酋长莽塞杜诸古与索长阿联姻。莽塞杜诸古将自己的女儿衮代嫁给了索长阿之子威准为妻。栋鄂富察部,是一个力量较为强大的部族,部众近邻苏克素护河部,两部之间只有阿布达里岗一山相隔。往日里,觉昌安家族深受其害,无时无刻不防备着富察部的侵掠。栋鄂部的其他部族要想进入苏克素护河部,必须经过富察部地域,两部联姻后,富察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觉昌安部族安危的守护者,使他们免除了来自栋鄂部侵扰的忧虑。
觉昌安生有五子,长子礼敦,次子额尔衮,三子界堪,四子塔克世,五子塔察篇古。在觉昌安五子中,长子礼敦武艺超群,善于征战。此时,来自邻部栋鄂部的侵掠暂时平息下来,而在苏克素护河诸部中却有两个酋长恃强,称霸一方。在这两个酋长中,一个名叫硕色纳,生子九人,九子个个强悍,善于争斗。另一个名叫加虎,武艺高强,可以身背铁甲,持兵器连跳越九牛面不改色。硕色纳、加虎各恃自己强悍,胁迫邻近村寨归属自己,并不时地向觉昌安父子发出挑衅信号。硕色纳、加虎二人部众的崛起,打破了苏克素护河部往日里听命于左卫都指挥使约束的局面,终日里厮杀不断,你争我抢,都指挥一职形同虚设。
为了能控制住苏克素护河部内部纷争的局面,觉昌安决定率五子及部众进行征讨,彻底清除两寨的敌对势力。在为时数月的较量中,觉昌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及礼敦兄弟们的骁勇终于收服了硕色纳、加虎及其部众,使苏克素护河方圆二百里的女真各部落“悉听调遣”。
相对稳定的部族环境,促使觉昌安率领部众积极地发展农耕经济,以此来摆脱女真人有史以来经济生活不稳定的局面。在建州左卫部众的农耕生活中,觉昌安借助着自己与明廷边官的良好关系,将先进的汉人生产工具从马市交易中买回,分配给部众,推动农耕产业的发展。在前往抚顺马市贸易中,觉昌安风雨不误,“初三日,落西,夷人叫场等肆拾伍名到市上,与买……猪牛等物,换过麻布粮食等物。”“抚赏买卖夷人叫场等贰拾叁名,牛贰只价……只价银壹钱,盐壹百伍拾斤银六钱贰分,共用银壹两肆钱柒分。”“贰拾日,抚赏买卖人叫场等贰拾壹名,牛壹只……叁只价钱叁钱染分,兀喇壹双价银贰钱壹分,盐贰……陆拾伍斤银壹两六分,共用银贰两肆分。”
觉昌安率部众频繁地进入抚顺马市,将本部所产的粮食、麻布等物品拿到马市进行贸易,换回大批的女真人生产生活用品,并在每次入市中都得到明边官的赏赐。在明廷边官的眼目中,觉昌安已经不仅仅是建州左卫女真人的都指挥使,而且是一位非常懂商情的女真“买卖人头目”。建州左卫女真人在这一时期的农耕经济发展,奠定了苏克素护河部女真社会稳定的基础。在此期间,觉昌安以明廷地方官身份,约束着部众,使自己的属下极少出现参与入边抢掠事件,而更加得到明廷的赏识,继而被晋升为都督佥事。
然而,建州右卫王杲的崛起,却使觉昌安始料未及,使其统治地位迅速衰落下来,昔日里安宁的部众环境也被彻底打破。
王杲率部众于古勒城崛起后,部族势力四处扩展。对待王杲,觉昌安初期以笼络手段,欲想为己所用,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杲之子阿台为妻,形成了联姻。但是当两部联姻后,王杲非但不受觉昌安的约束,反倒自称为都督,尽收苏克素护河部部众,连六祖子孙也都相继投归到王杲麾下,成为王杲的部将。孤立无助的觉昌安父子,在王杲的劝说下,也率族众归附到王杲的统治势力中。
觉昌安父子在王杲帐下期间,王杲待其甚厚,遇事与之相议。然而,为人狡诈的王杲在屡次率部众侵掠明边时,都胁持觉昌安前往,由此在明边官心目中,觉昌安父子亦属背叛明廷的女真人酋长。
为了不背上叛明的罪名,觉昌安父子暗中与明边官往来,密报王杲部众的侵掠动向。同时,在王杲的制约下,又不得不随从王杲等人入边抢掠。时间一长,在明边官眼里,认为觉昌安父子“构间两端”,是一位不可靠的女真人酋长。
当王杲与来力红等人诱杀了明抚顺备御裴成祖后,震惊了明廷,随即招致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的严厉打击。明军杀死了王杲的得力战来力红等人,血洗了古勒城。只有王杲在来力红等人的劝说下,战前率家眷逃离了古勒城。王杲在逃过明廷军兵的追杀后,逃到哈达部投奔了王台,被王台设计醉缚后押送明廷,被明廷处死。在李成梁率明军第一次血洗古勒城时,由于觉昌安父子事先得到明廷边官的信息,借故离开了古勒城,返回了自己的祖居地赫图阿拉城,才躲过了这场劫难。
王杲被明廷诛杀后,其子阿台、阿海等人怀恨在心,誓与父亲报仇。阿台兄弟三人便集聚起昔日的部众,重新修筑了古勒城与沙济城,操练部众,随时准备为父亲复仇。阿台率众再次在古勒城兴起后,觉昌安父子不得不像往日一样,听从于阿台的调遣。觉昌安与阿台是翁婿姻亲关系,因此,当阿台掌管部众时,觉昌安便不像往日在王杲帐下的光景,显得自如了许多,他们会经常居住在自己的城寨中,各行其是,而不必终日职守在古勒城中。
阿台为了报其父被杀之仇,率部大肆入边抢掠,截杀明廷守边官兵,甚至把抢掠烧杀的目标对准了明辽东重镇辽阳城,使得辽东边官频频报警,扰得边官苦不堪言。对待阿台的扰边掠行径,明廷决定再次发兵,攻打古勒城,剿杀阿台兄弟及其部众。觉昌安父子预先得知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大军再度前来攻打古勒城的消息后,急欲前去古勒城中送信,想救出自己的女儿。可是,早已经怀疑觉昌安父子勾间两端的明边官,却拘起觉昌安父子,令其与女真酋长尼堪外兰一道为明征剿大军作向导。在觉昌安父子与尼堪外兰等人的引导下,李成梁大军抵达沙济城和古勒城下,随即兵分两路,分别包围了两座城堡。沙济城在明军副将秦得倚的指挥下,很快被攻克,阿海在激战中被明军杀害。合成一路的明军,在李成梁的指挥下向古勒城发起猛烈进攻。古勒城中的阿台,率众据险坚守,给攻城的明军以重创,明军死伤惨重,数日间,“屡攻不下”。古勒城中的阿台,带领着部众,乘明军攻城疲惫之际,几次杀出城外,绕护城壕追杀明军。损兵折将的李城梁将满腔的怒火转向了觉昌安父子和尼堪外兰,让他们前去喊话劝说城中投降。觉昌安父子以劝降为由而进入古勒城,随即被阿台拘于城中。当李成梁大军火攻古勒城克城后,觉昌安父子并未因作为明军的向导而被明军保护,反而惨死在明军的刀下。
清太祖努尔哈赤为报父祖被害之仇起兵后,将父祖的骨殖从赫图阿拉迁到了辽阳东京陵安葬。崇德六年,清太宗皇太极追尊觉昌安为昌王,入附太庙。顺治五年,改尊谥为“景祖翼皇帝”。顺治十五年,迁墓葬于永陵。顺治十八年修建神功圣德碑,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写了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