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乐观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3 11: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8:28
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奋斗。
【乐观】
《理性乐观派》是孟黎专门为我选的书,我浅薄地猜,大概是因为我理性却不乐观。马特·里德利通过理性分析,选择了乐观主义。而我,似乎总是因为过于理性(如果用这本书的观点,反而是不够理性)而频频陷入悲观。马特·里德利用现在的眼光和可得信息分析过去,发现悲观是没有道理的,人类总能通过交换和集体智慧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至于未来会怎么样,其实他也说不好(悲观而想象力匮乏的我,原本期待在本书的末尾看到一些关于未来的“灿烂”的预测),只知道凭借人类一直以来拥有的品质,世界会越来越好。
我是典型的摩羯座,倾向于完美主义和理性,习惯于有计划有节奏的生活(虽然也总会希望或者发现生活里不期而遇的惊喜和小确幸)。说到计划,就必须讲讲预期,而对未来的预期,我总是期望能有好的结果(这倒没什么不好的,满怀希望才能充满热情的生活,应该也没有谁会期望多经历一些磨难才觉得人生足够完整吧),却总会担心有不好的事发生。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的刻意强化,我总能从过去的生活经验里,找到“幸亏早有准备,不然结果会不好或者更糟”的例证。但实际上,这也常常给我带来人生苦恼。一是对未来不总是有相对确定的预期,每当陷入阶段性迷茫时候,就会进而对当下的行为和计划产生质疑;二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小插曲,很多时候我倾向于对自己过于严格。
《理性乐观派》沿着作者的思维逻辑论证,可能某些观点也未必完全可靠,但是它表达了,即便未来确实有不确定因素(历史也证实,过去各种科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们对未来的预言,很可能话音刚落就被推翻),但 我们相信,它总是越来越好的,不就够了吗? 也正如去年在广州参加新则论坛时候,大鱼所分享的“ 长期主义”,就是坚持做长期以来认为是对的事 。外部世界不断变化,内心世界也不断成长,即便未来难以准确预测,但还是 要一直保持自己认为应当坚持的品质,比如,永远能放下虚名,回到自己的本源;永远有好奇心,关心问题的本质;永远真诚,不势利 。 这样一来,无论出发多久,都知道自己为何出发。至于世界的变化,何不释然接受“万物皆消逝,变幻是永恒”,并且使自己始终拥有不断适应的能力。
【交换】
书中提到思想和知识是不遵循“收益递减”原理的,托马斯·杰斐逊在《致艾萨克·杰斐逊的信》中写到, “我将思想传授他人,他人之所得,无损于我之所有;犹如一人以我之烛火点烛,光亮与他同在,我亦不因此身处黑暗” 。这不是什么新论调,也不是高深理论,汉语里也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鼓励人们分享。但现实生活中,未必人人都可以像《阿特拉斯耸耸肩》里的达格尼一样,认为反正我们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有的是力气,拉上那些愚蠢又爱指手画脚的傻瓜亦无妨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是,没错,我把思想给你了,我也没损失,我的思想也还在的。可是,你都不把你的思想给我,我为什么要把我的思想给你;我为我的思想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你凭什么不劳而获;我把我的思想给你了,会不会是多此一举,你反而生出其他想法……诸如此类,人是复杂的动物,这些想法也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也许,我们与其去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很多想法不但无益于他人,也会让自己频添烦恼),不如训练自己刻意忽视那些想法,并 回归思想分享的本源,让自己保持输入-保持思考-保持输出 。“ 你越是繁荣,你就越能够繁荣。你越是发明创造,就越是能冒出发明创造” 。既然思想观念日益频繁的交换带来了现代世界速度日益加快的创新,那么,应该也是能带来个人的持续成长的。疫情期间,几乎所有律所持续不断发表能想到的所有相关的法律专业文章,持续推出线上课程,是创新,也是回归思想分享的本源,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并利用数据化和知识付费的互联网时代。
【思辨】
前几天看到队长分享的小视频,一个博士小哥(具体是谁我忘记了)全面细致阅读了最近关于“新冠肺炎”的所有学术论文,经过一番分析后告诉大家“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不要盲目批判 ”,这也是除交换和集体智慧的意义外,这本书一再提醒我的观念—— 在尽可能获知可得信息的基础上独立思考 。不单是对“新冠肺炎”这个陌生的突如其来的事物保持客观理性,更要对那些已经似乎成为“共识”被接受的观点,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的种种恶果,比如人类面临的永恒的三大问题战争、饥饿和瘟疫。
要保持独立思考,还有一个前提——开放的心态。一是 开放地接受可得信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对待不同的观点,首先要做的不是对比,更不是用既有观念反驳。不能忽视电力带来的种种便利,只觉得“供电塔和电线长得又丑又怪,电器插头烦人,出了故障气人,冒出火花又吓人,电费账单恼人”。二是 敢于表达 (对我尤其如此)。只有观点表达于外, 开放的接受更多的批评和建议,不断试错才能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