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你好,欢迎来到懂视!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2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1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防灾训练方面加以区别:

1、中日思想教育区别

中国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成仁”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就带有全面发展孩子德智体美劳的目标,虽然平时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仍然存在于很多中国家长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

比如,有很多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带到学校的包必须由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孩子中午吃的便当由妈妈准备,从而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这跟当前中国小学生每天扛着厚重的作业回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日能力教育区别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家庭课和很多实践课,教学生做便当、种花草、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同时日本注重的是课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课堂,比如说学生一起参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旅行,与同学们共度美好时光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而中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压迫式学习——老师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靠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求得高分。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经受非常功利的考试,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讽刺的是,中国教育就像“*”,每次考试来临,教师与学生就开始猜题估题了,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远离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条,封闭,走向厌烦,消极,虚浮,不重实际,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

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资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日本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1

公正地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决不是一无是处,不然我们这些在中国培养出来的人如何能够在海外成为精英?近期我接触到来自中国*的交流高中生,从学业到人品个性也都很优秀。我也接触了来自国内的教师和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感觉他们的思路还是很活跃开放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也很有一套,我们美国校区的校监校长们还去中国的学校取经呢。中国人民完全不必把自己的教育体系看得一无是处,而要有信心取长补短。
不过美国教育体系中确实有值得中国借鉴之处。在此我仅简单说一下作为新潮代表的美国是怎么个“新”法,详细的另外作文。
不要误认为美国的“新潮”就是开放、超前、时髦......其实,教育是一个非常求实的行业,担负教导下一代的重任,必须要从传统教起。美国学校也一直抗拒现代媒体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试图从正面、传统、保守的方面引导孩子们。然而,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先进的新东西。所谓先进,不仅是及时引进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电化数码教学)和不断更新教材,更注意对师资进行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及时采用最新行为和心理教学法,根据新时代少儿发展的特点来教导学生。
心理学是在西方诞生并发展的,中国近年才开始引进。而美国早已经将心理学引入教学体系,教师们都必须接受教育心理学培训,要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情感情绪特点,以便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课。懂得心理学的老师绝对不会对学生恶言谩骂或讽刺打击。每个学校都有若干名心理咨询师或辅导员,负责对学生进行行为情绪指导。
美国学校还都有特殊教育老师,职责是对有一定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特别辅导。具体点说,以前咱们总以为一些调皮捣蛋上课坐不住的孩子是有品行问题的“坏孩子”,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是脑子笨。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相当比例的孩子天生有些特殊性,有的是发育比同龄人慢些,也有的是由某种记忆或解读障碍,或者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如果看不起他们如同雪上加霜。其实这样的孩子不是就无法学习好,恰恰相反,其中有些孩子的智商还特别高,只是发展不均衡。比如有的对数字特别灵,因此数学很棒,但识字背书就是不行。还有的上课无法专心,如果给与单独特殊辅导却会成为优秀学生。因此美国学校把这类学生列为“特殊教育生”,他们跟同年级班上课,却有老师开小灶帮他们复习或做功课。在这种特别辅导下,有些障碍的学生照样能学得很好甚至成为特殊人才。
心理培训和特殊教育尚未在中国的学校得到全面推广,就会影响学生们受到合理的教育。所谓“素质教育”不是学点体育才艺等表面技能,而是要做到从内心提高。如果老师缺乏教育心理学素养,怎能教导出高素质的学生?
在美国,教育不是独立的,而是全社会关注的行业,现代高科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文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成果都贡献给教育界,因此学校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享用各种研究成果,教师也受到社会的尊重。
“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做太多的作业,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基本上不会鼓励和挖掘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反观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14时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即便是考试,老师也不会给学生排名次,学生们也从不在意谁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个孩子有某种特长,则会受到其它同学的羡慕和尊敬。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远远比那些书本上枯燥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抽象理论重要得多。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的立论之一,就是中国的学生常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拿金牌。但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打造”出结果来的,所谓的成绩,也只是集中在学科的解题技巧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和发明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只是局限在做题,解题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试想,如果我们把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戏的题海上,那么,他们勇于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美国明显高于我国。美国的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去图书馆查文献、找数据来完成一个正规的项目。他们的命题完全从兴趣出发,极为广泛,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环保到动物保护,应有尽有,而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只有到大学毕业才能完成的论文。美国的老师总是激励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怀疑能力和辩论能力。孩子们从不认为世界上的标准答案只能有一个。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怀疑能力就是未来的创造力。这也正是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所打的基础是重知识“学多悟少”,纵观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应的,美国有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中国基础教育则沉闷得多了。

中国的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美国的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培养创新与打好基础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各州、郡甚至学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内容广但不深,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种类繁多,多达上百种,主要是依据学生升学、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去选择,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

比较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大一统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则,灵活与个性不够。目前我们施行的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地位相当突出,教学时数多,知识要求高,统一的课标,甚至是统一的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

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从教育*和日本的差距
打开日本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读本:上面尽述日本是一个领土狭小,物产匮乏,人口众多而地质灾难频繁的国家。翻开下一页,中国是我们的邻国,土地资源辽阔、物产丰富,气候适意。什么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吧。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日本就是因为自己是蕞尔小国,正是因为他们的国家并不适合人口居住,日本觊觎中国这块肥肉已是历史悠久了。
在日本的冬天,虽然屋里温暖如春,但户外的冰天雪地里孩子们却是穿着薄薄的毛衫和单裤在外面跑步、玩耍。日本的家居饮食十分简单,即使你是财阀家的公子千金,也不会让你从小有与众不同的奢华心理。这些以致于我们中国人到日本以后总是饿肚子,但是日本的孩子是很健康的,他们在寒风与清贫中学到了坚韧、顽强、他们身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他们的心智得到了坚毅和刚强的锤炼。孩子在游戏中、共同相处中有摩擦的时候,日本的家长总是先让自己的孩子反省自己的问题,他们的民族精神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团结。
再来看一看我们中国的父母,在寒冬未到的时候给孩子就穿上厚厚的冬装,家里好吃的东西尽量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给孩子什么,以致于每年换季的时候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孩子争执摩擦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总是寻找幼儿园老师或者对方的家长去替孩子出面解决。骄娇之气在我们中国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日本小孩子的玩具很少用买的,基本上都是妈妈爸爸做给孩子的,而日本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和大家一样,在没有父母为他们制作玩具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在游戏中,没有人去笑话你玩具材料的好坏,但谁的玩具因为制作的质量原因坏掉的话,是当做一种耻辱的。而这种耻辱对一个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的磨练和动手能力的操练,对今后的生活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全盘否定我们的教育方式,只是日本的教育似乎更为孩子的将来和国家的将来负责。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已经高喊了很多年了,真正去面对的素质教育的有多少家长,试问在我们今天的西安,今天的中国有哪一个家长会把自己孩子的棉衣脱掉放在雪地中锻炼?有哪一个家长会让孩子把吃清淡的饭菜只吃个七成饱,有哪以为家长会在繁忙的工作中为孩子亲手制作一件玩具?
我们都热爱和平,但是万一将来有了战争,有着顽强毅力和团结精神的民族和我们的独生子女方阵们谁的优势会大一些?

中日两国教育之比较

从整体上看,对比中日两国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条不同的轨迹:

日本轨迹——日本的近代及现代化教育是在*强有力推动下进行的;教育的推进有着平稳的社会大环境,是连续的,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一个台阶的前进,不受外界干扰破坏,始终稳定向前推进;*决心大、力度大,以“倾国之力”投入教育事业;教育是日本国民的灵魂,《教育敕语》是日本的第二部*;领导人有着高度的“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价值观念。

中国轨迹——中国的近代及现代化教育的基本方向及模式与日本相同,但是,由于政局动荡,国家一直处于战火之中,近代教育的发展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没有稳定的大环境,*虽有决心推动现代化教育,但是,却没有象日本那样以“倾国之力”进行投入,教育没有上升到国民灵魂的地位,也没有一部能够达到“第二部*”那样崇高地位的指导性教育法律文件,南京国民*领导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价值观念远远比不上日本*。

2002年,中国*识字率为81.5%,文盲和半文盲为人口比例的15%。而2002年日本*识字率为100%,如今,在日本全国找不到一个文盲。

2005年,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在校大学生)者占全国人口比例仅为5%,而同年日本为48%。

2005年,中国的初级教育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中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高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

2005年,中国的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比例相当于日本1924年的水平。

日本在甲午战争获胜之后,从中国索取的二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100%用于国民义务教育,一分钱也不用于军费开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抗战胜利之后日本也赔中国两亿白银战争赔款,那么,这笔钱会100%用于国民义务教育吗?

1949年后,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最初十年,国家在普及国民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呈良性发展状态。但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特别是“*”开始后,中国教育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巨大的倒退,*中,全国高等院校停止招生十年,造成了整整十年的文化断层。在十年浩劫中,一股由民粹主义和东方*主义合成的黑恶势力把中国与日本的教育差距又拉大了20年。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中国的教育才出现了一个春天。

日本推行现代化教育比中国早40年时间,且在推行教育过程中一路平坦顺利;中国推行现代化教育晚起步40年,且又一路艰难坎坷。这就是中日两国国力相差巨大的最大原因。这两方面原因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教育结果,由于这个结果,中国2004的GDP总值为日本的三分之一。

有人曾经问比尔·盖茨,“如果现在让你离开微软,你是否能够再重新创建一个微软?”盖茨说,“可以,但我必须带走一百个人。”

一个国家最关键、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教育、是人才,而中国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远远落在了日本的后面。

日本是一个崇尚实力、藐视真理的民族,当对手软弱时, 国际公理和道义在这个民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当对手的国力超过它时,它才会真正重视国际公理和道义。对待这样的民族,一切公理和道义毫无作用,唯一起作用的是实力!只有我们的实力超过它时,我们讲的话它才能够听得进去。否则,我们讲的全部都是废话,它连半句也听不进去。

从1895年甲午战争开始,中日两国关系就一直处在一种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军事、经济、贸易、科技、*、国际关系,这种竞争状态持续了整整112年,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还会持续下去。在112年时间里,中国大都处在竞争的下风,在每一次的实力较量中大都以败北而告终。事实上,无论是军事、经济、贸易还是科技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素质竞争,无数次“抗日竞争”的失败经验表明,中国人每一次都输在人的素质上,输在最基础的层面——国民教育上。

深入研究中日关系史的学者可以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跟日本的全方位竞争中,中国总是输在国民教育这个最深层次的问题上。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败因。

*结束以后,中国的教育状况虽有好转,但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好转!中国的教育发展比起中国的GDP发展速度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长期低于它的GDP增长,那么,它的GDP增长速度迟早会有一天出现负增长。

截至2006年,日本获得诺贝尔奖者已经达到12人,而中国则一人也没有。海外华人虽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不是在中国国内的国家体系中作出贡献所致。

中国人2006年消费水准相当于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

2005年中国人口中的大学毕业生比率为总人口5%,而日本为48%;

2005年,中国的GDP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

2000年,中国25-64岁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者为总人口的18%,而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均为80%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准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30%以上。而中国距这个标准还相差25%。

2005年,中国初中生为适龄少年的95%,这就是说,全国还有5%的适龄少年无法上初中,永远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2005年,乌克兰人口5000万,高等院校为1047所,而中国人口13亿,高等院校为1100所。

芬兰不仅实行9年制国民义务教育,而且,连高中、大学的学费也全部由国家承担,教育经费占全国GDP的18%。

1968年,中国台湾省实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度”1979年和1982年,先后制定了《国民教育法》和《国民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6岁到15岁儿童必须强制入学,然后又相继制定了《强迫入学条例》,将国民教育法制化、具体化。中国台湾《国民教育法》规定,*每年财政预算的15%必须用于教育投资。

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全球190多个国家中已经有170个国家实现了全面免费义务教育,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GDP低于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都完全实现了免费国民义务教育。

国民义务教育国际标准定义:学生毋须向学校交付一分钱,连杂费也不用交纳,100%的学习费用全部由国家无条件承担。有人也许会说,我们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不能跟西方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发展基础水平低,所以才出现学生向学校交纳“杂费”的状况,是情有可原的。

好,我们暂且不跟西方及日本相比,就只跟亚洲那些与我们处于同样发展基础、甚至比我们基础更差的国家相比。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发展基础比中国更低, 它们就能够做到连“杂费”都不收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朝鲜半岛受日本统治五十年,日本在朝鲜半岛完全采取的是一种掠夺式、压榨式的统治手段,从来没有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日据时期朝鲜半岛经济和教育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原始的低级状态。中国在1949年底国内就基本上结束了战争,而韩国一直到1953年国内才结束战争。朝鲜战争结束的1953年时,韩国的经济及教育水平与北朝鲜一样,比起1953年百废俱兴的中国落后甚远。但是,韩国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60%,中国只有5%。相差55%。完全是天文数字。

2002年,中国国家预算内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连续呈下滑趋势。而实际支出则更少于预算开支。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中国各地*实际上少支付教育经费为6000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家首次《教育监督报告》表明,2005年全国有113个县的中小学校公费教育预算为零。

2003年,联合国*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国教育状况之后说,“中国*教育预算仅占教育实际支出的53%,剩下的47%必须由学生家长来承担。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先生说,“中国建国之后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

但是,直到今天,这个“最大的失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弥补,*结束已经整整30年时间,在这30年时间里,教育局面虽然有极大的改善,但是,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倾国投入”相比仍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当代中国有句常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讲,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不苦的时候也会苦孩子,不穷的时候的也会穷教育”。

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根本基础!我们必须建立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倾国之力”投入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2

你去就知道 真正的虚伪是什么
不过任何地方都有好人也有坏人 不过整体印象就是虚伪 特别假
还有日本的三观非常奇特 不是重口味你可能接受不了
也有非常传统的不过大多数那些都是上层社会 也非常排外 你 就算一直住在那都难以融入
就好比北京上海人排外那种一模一样
其他没什么太大区别 别老以为中国教育模式不人性 不科学
任何一个国家精英教育都是中国差不多的 而且有的更严课业更重
只有那些愚人的 社会底层人才用快乐教育
所以在中国接受教育还是幸运的起码孩子只要努力就能上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2

这个和国家*和人文环境都有关系,日本的交易实话实说相对严谨,中国比较重视考试学习成绩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3

不知道,不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1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防灾训练方面加以区别:

1、中日思想教育区别

中国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成仁”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就带有全面发展孩子德智体美劳的目标,虽然平时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仍然存在于很多中国家长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

比如,有很多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带到学校的包必须由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孩子中午吃的便当由妈妈准备,从而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这跟当前中国小学生每天扛着厚重的作业回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日能力教育区别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家庭课和很多实践课,教学生做便当、种花草、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同时日本注重的是课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课堂,比如说学生一起参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旅行,与同学们共度美好时光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而中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压迫式学习——老师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靠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求得高分。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经受非常功利的考试,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讽刺的是,中国教育就像“*”,每次考试来临,教师与学生就开始猜题估题了,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远离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条,封闭,走向厌烦,消极,虚浮,不重实际,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

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资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日本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1

公正地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决不是一无是处,不然我们这些在中国培养出来的人如何能够在海外成为精英?近期我接触到来自中国*的交流高中生,从学业到人品个性也都很优秀。我也接触了来自国内的教师和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感觉他们的思路还是很活跃开放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也很有一套,我们美国校区的校监校长们还去中国的学校取经呢。中国人民完全不必把自己的教育体系看得一无是处,而要有信心取长补短。
不过美国教育体系中确实有值得中国借鉴之处。在此我仅简单说一下作为新潮代表的美国是怎么个“新”法,详细的另外作文。
不要误认为美国的“新潮”就是开放、超前、时髦......其实,教育是一个非常求实的行业,担负教导下一代的重任,必须要从传统教起。美国学校也一直抗拒现代媒体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试图从正面、传统、保守的方面引导孩子们。然而,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先进的新东西。所谓先进,不仅是及时引进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电化数码教学)和不断更新教材,更注意对师资进行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及时采用最新行为和心理教学法,根据新时代少儿发展的特点来教导学生。
心理学是在西方诞生并发展的,中国近年才开始引进。而美国早已经将心理学引入教学体系,教师们都必须接受教育心理学培训,要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情感情绪特点,以便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课。懂得心理学的老师绝对不会对学生恶言谩骂或讽刺打击。每个学校都有若干名心理咨询师或辅导员,负责对学生进行行为情绪指导。
美国学校还都有特殊教育老师,职责是对有一定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特别辅导。具体点说,以前咱们总以为一些调皮捣蛋上课坐不住的孩子是有品行问题的“坏孩子”,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是脑子笨。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相当比例的孩子天生有些特殊性,有的是发育比同龄人慢些,也有的是由某种记忆或解读障碍,或者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如果看不起他们如同雪上加霜。其实这样的孩子不是就无法学习好,恰恰相反,其中有些孩子的智商还特别高,只是发展不均衡。比如有的对数字特别灵,因此数学很棒,但识字背书就是不行。还有的上课无法专心,如果给与单独特殊辅导却会成为优秀学生。因此美国学校把这类学生列为“特殊教育生”,他们跟同年级班上课,却有老师开小灶帮他们复习或做功课。在这种特别辅导下,有些障碍的学生照样能学得很好甚至成为特殊人才。
心理培训和特殊教育尚未在中国的学校得到全面推广,就会影响学生们受到合理的教育。所谓“素质教育”不是学点体育才艺等表面技能,而是要做到从内心提高。如果老师缺乏教育心理学素养,怎能教导出高素质的学生?
在美国,教育不是独立的,而是全社会关注的行业,现代高科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文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成果都贡献给教育界,因此学校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享用各种研究成果,教师也受到社会的尊重。
“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做太多的作业,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基本上不会鼓励和挖掘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反观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14时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即便是考试,老师也不会给学生排名次,学生们也从不在意谁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个孩子有某种特长,则会受到其它同学的羡慕和尊敬。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远远比那些书本上枯燥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抽象理论重要得多。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的立论之一,就是中国的学生常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拿金牌。但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打造”出结果来的,所谓的成绩,也只是集中在学科的解题技巧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和发明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只是局限在做题,解题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试想,如果我们把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戏的题海上,那么,他们勇于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美国明显高于我国。美国的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去图书馆查文献、找数据来完成一个正规的项目。他们的命题完全从兴趣出发,极为广泛,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环保到动物保护,应有尽有,而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只有到大学毕业才能完成的论文。美国的老师总是激励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怀疑能力和辩论能力。孩子们从不认为世界上的标准答案只能有一个。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怀疑能力就是未来的创造力。这也正是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所打的基础是重知识“学多悟少”,纵观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应的,美国有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中国基础教育则沉闷得多了。

中国的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美国的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培养创新与打好基础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各州、郡甚至学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内容广但不深,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种类繁多,多达上百种,主要是依据学生升学、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去选择,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

比较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大一统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则,灵活与个性不够。目前我们施行的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地位相当突出,教学时数多,知识要求高,统一的课标,甚至是统一的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

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从教育*和日本的差距
打开日本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读本:上面尽述日本是一个领土狭小,物产匮乏,人口众多而地质灾难频繁的国家。翻开下一页,中国是我们的邻国,土地资源辽阔、物产丰富,气候适意。什么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吧。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日本就是因为自己是蕞尔小国,正是因为他们的国家并不适合人口居住,日本觊觎中国这块肥肉已是历史悠久了。
在日本的冬天,虽然屋里温暖如春,但户外的冰天雪地里孩子们却是穿着薄薄的毛衫和单裤在外面跑步、玩耍。日本的家居饮食十分简单,即使你是财阀家的公子千金,也不会让你从小有与众不同的奢华心理。这些以致于我们中国人到日本以后总是饿肚子,但是日本的孩子是很健康的,他们在寒风与清贫中学到了坚韧、顽强、他们身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他们的心智得到了坚毅和刚强的锤炼。孩子在游戏中、共同相处中有摩擦的时候,日本的家长总是先让自己的孩子反省自己的问题,他们的民族精神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团结。
再来看一看我们中国的父母,在寒冬未到的时候给孩子就穿上厚厚的冬装,家里好吃的东西尽量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给孩子什么,以致于每年换季的时候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孩子争执摩擦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总是寻找幼儿园老师或者对方的家长去替孩子出面解决。骄娇之气在我们中国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日本小孩子的玩具很少用买的,基本上都是妈妈爸爸做给孩子的,而日本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和大家一样,在没有父母为他们制作玩具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在游戏中,没有人去笑话你玩具材料的好坏,但谁的玩具因为制作的质量原因坏掉的话,是当做一种耻辱的。而这种耻辱对一个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的磨练和动手能力的操练,对今后的生活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全盘否定我们的教育方式,只是日本的教育似乎更为孩子的将来和国家的将来负责。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已经高喊了很多年了,真正去面对的素质教育的有多少家长,试问在我们今天的西安,今天的中国有哪一个家长会把自己孩子的棉衣脱掉放在雪地中锻炼?有哪一个家长会让孩子把吃清淡的饭菜只吃个七成饱,有哪以为家长会在繁忙的工作中为孩子亲手制作一件玩具?
我们都热爱和平,但是万一将来有了战争,有着顽强毅力和团结精神的民族和我们的独生子女方阵们谁的优势会大一些?

中日两国教育之比较

从整体上看,对比中日两国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条不同的轨迹:

日本轨迹——日本的近代及现代化教育是在*强有力推动下进行的;教育的推进有着平稳的社会大环境,是连续的,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一个台阶的前进,不受外界干扰破坏,始终稳定向前推进;*决心大、力度大,以“倾国之力”投入教育事业;教育是日本国民的灵魂,《教育敕语》是日本的第二部*;领导人有着高度的“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价值观念。

中国轨迹——中国的近代及现代化教育的基本方向及模式与日本相同,但是,由于政局动荡,国家一直处于战火之中,近代教育的发展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没有稳定的大环境,*虽有决心推动现代化教育,但是,却没有象日本那样以“倾国之力”进行投入,教育没有上升到国民灵魂的地位,也没有一部能够达到“第二部*”那样崇高地位的指导性教育法律文件,南京国民*领导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价值观念远远比不上日本*。

2002年,中国*识字率为81.5%,文盲和半文盲为人口比例的15%。而2002年日本*识字率为100%,如今,在日本全国找不到一个文盲。

2005年,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在校大学生)者占全国人口比例仅为5%,而同年日本为48%。

2005年,中国的初级教育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中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高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

2005年,中国的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比例相当于日本1924年的水平。

日本在甲午战争获胜之后,从中国索取的二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100%用于国民义务教育,一分钱也不用于军费开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抗战胜利之后日本也赔中国两亿白银战争赔款,那么,这笔钱会100%用于国民义务教育吗?

1949年后,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最初十年,国家在普及国民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呈良性发展状态。但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特别是“*”开始后,中国教育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巨大的倒退,*中,全国高等院校停止招生十年,造成了整整十年的文化断层。在十年浩劫中,一股由民粹主义和东方*主义合成的黑恶势力把中国与日本的教育差距又拉大了20年。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中国的教育才出现了一个春天。

日本推行现代化教育比中国早40年时间,且在推行教育过程中一路平坦顺利;中国推行现代化教育晚起步40年,且又一路艰难坎坷。这就是中日两国国力相差巨大的最大原因。这两方面原因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教育结果,由于这个结果,中国2004的GDP总值为日本的三分之一。

有人曾经问比尔·盖茨,“如果现在让你离开微软,你是否能够再重新创建一个微软?”盖茨说,“可以,但我必须带走一百个人。”

一个国家最关键、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教育、是人才,而中国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远远落在了日本的后面。

日本是一个崇尚实力、藐视真理的民族,当对手软弱时, 国际公理和道义在这个民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当对手的国力超过它时,它才会真正重视国际公理和道义。对待这样的民族,一切公理和道义毫无作用,唯一起作用的是实力!只有我们的实力超过它时,我们讲的话它才能够听得进去。否则,我们讲的全部都是废话,它连半句也听不进去。

从1895年甲午战争开始,中日两国关系就一直处在一种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军事、经济、贸易、科技、*、国际关系,这种竞争状态持续了整整112年,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还会持续下去。在112年时间里,中国大都处在竞争的下风,在每一次的实力较量中大都以败北而告终。事实上,无论是军事、经济、贸易还是科技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素质竞争,无数次“抗日竞争”的失败经验表明,中国人每一次都输在人的素质上,输在最基础的层面——国民教育上。

深入研究中日关系史的学者可以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跟日本的全方位竞争中,中国总是输在国民教育这个最深层次的问题上。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败因。

*结束以后,中国的教育状况虽有好转,但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好转!中国的教育发展比起中国的GDP发展速度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长期低于它的GDP增长,那么,它的GDP增长速度迟早会有一天出现负增长。

截至2006年,日本获得诺贝尔奖者已经达到12人,而中国则一人也没有。海外华人虽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不是在中国国内的国家体系中作出贡献所致。

中国人2006年消费水准相当于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

2005年中国人口中的大学毕业生比率为总人口5%,而日本为48%;

2005年,中国的GDP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

2000年,中国25-64岁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者为总人口的18%,而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均为80%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准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30%以上。而中国距这个标准还相差25%。

2005年,中国初中生为适龄少年的95%,这就是说,全国还有5%的适龄少年无法上初中,永远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2005年,乌克兰人口5000万,高等院校为1047所,而中国人口13亿,高等院校为1100所。

芬兰不仅实行9年制国民义务教育,而且,连高中、大学的学费也全部由国家承担,教育经费占全国GDP的18%。

1968年,中国台湾省实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度”1979年和1982年,先后制定了《国民教育法》和《国民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6岁到15岁儿童必须强制入学,然后又相继制定了《强迫入学条例》,将国民教育法制化、具体化。中国台湾《国民教育法》规定,*每年财政预算的15%必须用于教育投资。

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全球190多个国家中已经有170个国家实现了全面免费义务教育,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GDP低于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都完全实现了免费国民义务教育。

国民义务教育国际标准定义:学生毋须向学校交付一分钱,连杂费也不用交纳,100%的学习费用全部由国家无条件承担。有人也许会说,我们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不能跟西方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发展基础水平低,所以才出现学生向学校交纳“杂费”的状况,是情有可原的。

好,我们暂且不跟西方及日本相比,就只跟亚洲那些与我们处于同样发展基础、甚至比我们基础更差的国家相比。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发展基础比中国更低, 它们就能够做到连“杂费”都不收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朝鲜半岛受日本统治五十年,日本在朝鲜半岛完全采取的是一种掠夺式、压榨式的统治手段,从来没有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日据时期朝鲜半岛经济和教育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原始的低级状态。中国在1949年底国内就基本上结束了战争,而韩国一直到1953年国内才结束战争。朝鲜战争结束的1953年时,韩国的经济及教育水平与北朝鲜一样,比起1953年百废俱兴的中国落后甚远。但是,韩国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60%,中国只有5%。相差55%。完全是天文数字。

2002年,中国国家预算内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连续呈下滑趋势。而实际支出则更少于预算开支。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中国各地*实际上少支付教育经费为6000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家首次《教育监督报告》表明,2005年全国有113个县的中小学校公费教育预算为零。

2003年,联合国*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国教育状况之后说,“中国*教育预算仅占教育实际支出的53%,剩下的47%必须由学生家长来承担。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先生说,“中国建国之后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

但是,直到今天,这个“最大的失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弥补,*结束已经整整30年时间,在这30年时间里,教育局面虽然有极大的改善,但是,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倾国投入”相比仍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当代中国有句常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讲,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不苦的时候也会苦孩子,不穷的时候的也会穷教育”。

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根本基础!我们必须建立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倾国之力”投入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2

你去就知道 真正的虚伪是什么
不过任何地方都有好人也有坏人 不过整体印象就是虚伪 特别假
还有日本的三观非常奇特 不是重口味你可能接受不了
也有非常传统的不过大多数那些都是上层社会 也非常排外 你 就算一直住在那都难以融入
就好比北京上海人排外那种一模一样
其他没什么太大区别 别老以为中国教育模式不人性 不科学
任何一个国家精英教育都是中国差不多的 而且有的更严课业更重
只有那些愚人的 社会底层人才用快乐教育
所以在中国接受教育还是幸运的起码孩子只要努力就能上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3

这个和国家*和人文环境都有关系,日本的交易实话实说相对严谨,中国比较重视考试学习成绩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13

不知道,不清楚。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

日本小学生学习方式和中国一样吗?

两国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有的相同点都是希望好,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拥有更多的知识来为国家效力,然后培养更多的高尖端人才。但是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不同,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同,日本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中国也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随着现在文化在世界上传播,对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影...

日本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够坚强,这主要跟父母的教育有关。比如:中国小孩摔倒了,父母责心疼得要命,快速抱在怀里,不断地安慰。还一遍怪地板把孩子摔疼了。而日本的父母从来不去扶孩子,只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 日本妈妈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不给别人添乱,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渗透强化理...

日本的国中相当于中国的高中还是初中?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

同样是应试教育,日本似乎比我国更成功,在教育方式上有何不同?

相比之下,日本的教育方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兴趣培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应试教育完全没有优点。在过去60年的发展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显著,而其优势却非常明显。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将越来越明显,整个教育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同样是应试教育,日本似乎比我国更成功,在教育方式上有何不同?

形式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同的人对所谓的应试教育有不同的体验,撇开这个标签,单单是学习知识并应付考试这么简单? 并不是。有的人看到了知识,有的人连知识都看不到,有的人看到了知识之外的世界。至少可以体会到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方法论。还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啊。 可是中国学生是本科大三大四才开始思索未来的路...

日本的育儿方式,为何大部分中国妈妈无法理解?

中国和日本的社会价值观不一样,对小孩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对中国妈妈来说,有许多难以理解的日本教育方式是正常的。在物质需求上,日本家长对儿童的教育物质需求很低,而中国妈妈希望给孩子提供优质高级的教学环境。日本许多幼儿园,小学的教学设施都非常简朴,采用木质材料营造出一种贴近大自然回归本质的...

...韩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教育模式是什么?它们分别有那些优缺点...

亚洲国家(韩国,日本,中国)就属于比较封闭式的教育,现在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量,课外补习,而知识面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要求背诵很多的古文古诗,却并不是很注重阅读量,甚至在初三禁止看课外书.老师对学生是填压式的教育,不注重团队课外实践活动.至于好坏就是:如果把所有的学生分为上下两等,那么欧美国家...

中日韩都是应试教育,为什么日韩在增负中国在减负?

一、对比一下中国的教育与日韩教育。中日韩虽然都是应试教育模式,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先来看一个最客观的例证是,据统计,上海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韩国、日本的一倍以上。从这个数据对比可以很显然,中国学生的负担要明显高于日韩两国的。对中国学生而言,负担确实是很重的,难怪教育部频频进行“减负”...

日本的教育方式怎样?为什么培养出来的孩子都那么的听话?

一、学会抗压,没有人不希望被夸“你真棒,做得太好了!”,小编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每次都是以奖励小红花的方式表扬大家,从来没有严肃的说过任何一个小朋友,就因为怕伤我们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无疑会削弱孩子们的抗压能力。而对于日本老师和父母而言,他们教育孩子始终秉持着“3+2原则”...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沉香种子能否食用 求大神回答 这个是不是沉香苗 淘宝买的 5斤种子一千多块 沉香种子有什么用 超凡脱俗 《?西游》人物飞升材料获取攻略 啥不能跟螃蟹一起吃 螃蟹不能个啥一起吃 世博会志愿者网上报名 申请世博会志愿者填注册信息的问题 世博会志愿者报名遇到的错误 急用!上面一个雨,下面两个禾,念什么? 美国日本的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呢? 日本(义务教育)共多少年 中日教育文化的差异 日本和中国教育有哪些不同,为何有人力挺日本教育? 日本的教育,为何能被世界各国所称赞? 王者荣耀:露娜击杀秀 巅峰赛又见月下无限连 国内和日本的教育比较,差在什么方面? 日本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者荣耀,张大仙露娜月下无限连是怎样做到的 为啥网络上很多人都吹捧日本教育?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张大仙以前露娜这么厉害,创了月下无限连,但是感觉现在没有孤影厉害,我不是黑大仙,就是好奇。 日本的教育也有很优秀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哪里? 日本是12年义务教育吗 日本的教育被各国称赞,日本教育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王者荣耀张大仙露娜怎么无限连 日本的教育,有哪些做得很出彩的地方? 日本教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们的国民素质这么高? 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日本义务教育多少年? 王者荣耀手游设计露娜的那个人才是第一个想到月下无限连的吧? 日本的“教育免费”,为何被指是一个骗局? 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相比,哪个更好 旧手机已坏,如何恢复到新手机上? 落枕了有什么好方法 落枕不好太痛苦,哪些方法在家就能缓解,试试效果还不错? 睡觉落枕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最快好 换手机,怎么把华为旧手机的数据恢复到小米新手机上? 睡落枕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最快弄好? Excel中怎么表示两个图表的叠加效果,在ppt中可以分别表示 落枕怎么办简单快速的有效方法 做ppt时让两个图片重叠有公共部分怎么做 ppt图片怎么叠加 我想在ppt中做出如下图的图片,应该是几个图层叠加的效果(有立体感,感觉会发光)求详细的操作步骤,谢 ppt中如片重叠效果 如何做 一点第二张图片显示 三岁的宝宝总是反复的发烧,该怎么办? 三岁的小孩发烧怎么办 孩子今年三岁,总是高烧不退,这是怎么回事? 三岁的孩子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3岁宝宝发烧该怎么护理?如何预防宝宝发烧? 三岁小孩总是反复发烧怎么办?
  • 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