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5:50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高腔是戏曲一个声腔系统的总称,除岳西高腔外,还有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而这些高腔与岳西高腔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岳西高腔是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传入岳西后,与当地民俗、民间活动结合而成的。安徽籍著名作曲家于光远说:岳西高腔延续了青阳腔的演唱形式,即“围鼓坐唱”,唱腔的基本结构是腔、滚结合。岳西高腔是单一声腔剧种,独居山林几百年,始终沿袭传统演唱风格,保持古风古韵。 岳西高腔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岳西被发现,1957年由文化部定名。它是曾于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的遗脉。 青阳腔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已红遍天下,与中国南戏四大声腔之昆山腔并驾齐驱,时人呼之为“时调青昆”。其时南北书商也争相刊刻青阳腔剧本集,并誉之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与池州府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府人文环境相同,民间习俗相近,有着肥沃的戏曲土壤,势所必然地较早成为青阳腔的流布之区。其时,在安庆府平原地区各岳西县乡村、民间灯会、乡间民俗活动及乡土文人中都有青阳腔的演唱活动。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为皖河源头,于1936年始建岳西县,析潜山(北乡)、太湖(北乡)、舒城(西乡)、霍山(南乡)四岳西县各一部组成。境内山高岭大,交通不便,处在较封闭的状态。据考查:岳西最早传入高腔的是原“潜北”地区,区内有潜水自山里穿潜、怀两岳西县注入长江,昔日为山区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水路即戏路”,明末清初之际,潜水上游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频繁往来出入于皖河流域的安庆、石牌等高腔盛行之区。出于自身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渐将高腔传进山区。 自青阳腔传入岳西地域,按其活动方式可分为“文人围鼓”和“舞台演出”两个阶段。
早期传入的演唱形式是“围鼓坐唱”,起先传唱者不多,待入清之后,逐渐扩展,至乡土文人较集中的私塾,由塾师教学童习唱。清康熙年间五河沙岭乱弹腔名伶崔学京(1669-1730年),就是少年时先在家乡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才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这是小规模散唱的典型实例。
岳西县境内组成班社公开演唱,始于清乾隆、嘉庆之间:其时,柳畈的柳荣获(1784—1839年)的七位胞兄弟(均文人)组成高腔围鼓班,在当地公开演唱并续传后人。稍后,道光早期,五河王达三(1808-1893年,清监生)、王曰修(清举人、知岳西县)和王炽远(军功六品)的六位胞兄弟(均监生)共十余人,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围鼓班,在五河、桃李演唱并续传文友。嗣后,潜北境内的茅山、小河南、向山、斑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相继组成。
这些围鼓班成员,全是文人学子,有举人、贡生、国学、监生、庠生学衔者过半,各班领头人多是赋闲*、缙绅及塾师、郎中等。他们社会影响较大,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从事高腔演唱、研习与传播,许多人还是制曲、唱曲高手,技艺精到,唱腔板路规正。他们视唱高腔为雅事(称唱“曲子”),是文友之间的自娱自乐。所唱剧目是文词典雅、唱腔优美的明代文人传奇剧之精彩单出。间或在当地元宵灯会或某些喜庆场合演唱几支“喜曲”(高腔中专用的吉祥喜庆之曲),以因应民俗文化之需。因其演唱形式仅是“围鼓坐唱”,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这是岳西高腔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围鼓坐唱”这种演唱形式,属曲艺范畴,有“以说唱叙述故事”的特点,与戏曲的“以歌舞演故事”有所不同。然而“围鼓”是早有流传的,道光元年(1821年)的湖南《辰溪岳西县志》有“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配以鼓乐,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也曰‘坐场’。士人也间与焉”。后来岳西县内各地围鼓班大有发展,至光绪中期数以百计,成员达千人以上。此期成员已不限于文人圈内而扩大至社会各阶层,但“围鼓坐唱”这种形式传承至今,是乡村主要演唱形式。
岳西高腔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化妆登台表演高台大戏。清光绪五年(1879年)冬,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捐资,请一外来(皖江地区人,由石牌进山)倪姓高腔艺人,在五河开设科班,教授王姓族中子弟。此人原就艺于京城某职业大班,因太平天国时期局势混乱散班后便浪迹江湖。他技艺不凡,文武兼备,各行当精通,唱做均佳,教戏成果显著,光绪六年(1880年)春节,其弟子便在灯会登台表演。倪某一住三年,教唱高腔戏号250余出(号称300出);培养了王友贤、王德冈、王尊贤等青少年,拿手戏有:《*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思妻》、《骂齐》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接着,王达三等又出资添置衣箱设备。这样,一个行当齐全、设备较完善的五河高腔班得以组建。五河班一枝独秀,不仅在本地献艺,还常应邀至潜、太、英、舒、霍诸岳西县毗邻地区巡演和传艺带班,桃李、河南、田头、斑竹等一批能登台唱高腔戏的班社相继建立。其间,双畈的汪顺香从长河流域传入高腔围鼓进入民俗活动演唱,白帽徐永和(中医、塾师)则率族中青少年,从石牌将皮影戏(唱高腔)传回家乡,巡演于英、太边境地带。
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两种形式的高腔班遍布岳西县内城乡各地民间灯会,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蔚成风习。正如五河高腔戏联所云: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在经历清末民初20余年的停滞之后,*十四年(1925年)起再度兴盛一时。涌现五河、桃李(组合班)、白帽、斑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出现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徐东木、余道龙、何华东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此后,由于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弹腔、黄梅戏逐渐兴盛而带来的冲击,更因为岳西高腔班社均属各地民间灯会,战事频繁,天下不太平,导致民间灯会纷纷停办,这就使依灯会而生存的高腔失去核心平台。灯会高腔班其功能是配合当地民俗活动,全在自娱自乐,没有以商业活动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这种*能使高腔长期扎根于乡村并能维持高腔艺术形式少有变化,但艺术失去竞争却难以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岳西高腔在建国前夕,处在濒危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五河王会明率五河高腔班于1950年冬就唱高腔戏庆祝翻身解放,引起岳西岳西县委对这一古老剧种高度重视。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大力抢救和扶持。自1952年起,文化干部就开始在乡村搜集高腔剧目,采访老艺人,选派王会明出席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会;组织业余高腔剧团,选拔优秀节目出席岳西县、地、安徽省展演及会演调演;接待王兆乾、陆洪非等安徽省内外专家采访,得到安徽省、地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关注。1959年5月,安徽省批准成立专业的岳西高腔戏剧团。地区文化局选派陈华轩、罗爱文等专业骨干支援,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培养26名青年演员,排演了6种10出高腔折子戏向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思春》、《拜月》、《抱妆盒》选为参安徽省向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节目,颇得好评;《安徽戏剧》发表了*岳西岳西县委宣传*冯长禄的署名文章《青阳腔长出了绿叶》。其间,高腔剧团剧目组搜集整理校订明、清抄本,集成岳西高腔剧目200余出;记录高腔老艺人的唱腔资料;剧团老艺人应安徽省徽剧团之邀赴肥口授高腔音乐资料。此外,剧团还进行了乐队*改革(增加管弦民乐)和男女声分开演唱等许多艺术改革实践。其中,《匡孤》的新编唱腔,其典型唱腔已被时白林等多位黄梅戏作曲家选为创作素材,为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戏曲片作曲。1960年10月,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岳西县高腔剧团并归岳西岳西县剧团,1964年冬古装戏被封箱,岳西高腔在城乡的舞台演出遂告中断。在“文化大*”中,城乡所存岳西高腔剧目、音乐资料被视为“四旧”而焚毁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