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48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0 02:48
花灯 是玉溪的主要地方剧种,流传于玉溪、澄江、华宁、易门、通海等县,玉溪最盛。玉溪花灯在“社火”时期的活动,从正月元日起到二月十五日土主出巡之时,以各里为单位、组织各种迎送土主的活动,各乡村的“米线节”(灯节〕也因此而形成。每到节日“各立灯彩,昼游夜饮,以社争夸”。康熙《新兴州志.风俗》又有“张灯鼓乐,火树星桥,绎络于市”记载。在演出艺术形式上,花灯多以两个人的歌舞和两个人以上的群舞为主,载歌载舞,内容不拘,有时数花鸟鱼虫,有时唱历史人物,还有小演唱型,类似现在的歌表演,此外是小折子戏演出本戏不多,玉溪花灯如艳丽的茶花开遍八个兄弟民族市、县。 玉溪花灯,源远流长。据传说和有关资料记载,大约起源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过去逢年过节,玉溪村村寨寨,大街小巷,都喜欢接灯办会,使花灯歌舞在民间广为传播。它不仅具有欢快、健康、爽朗、生动的艺术风格,而且易学、易懂、易演。花灯在云南确实可谓雅俗共赏,家喻户晓。
玉溪花灯在云南花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享有盛名。有“花灯之乡”之称,曾先后三次上北京参加过全国性的文艺会演,多次荣获过各级文化部门和调演大会奖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3:56
玉溪花灯以新灯驰名全滇,由一批花灯艺人对老灯彻底改造,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新花灯剧目,把老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推向舞台戏剧化,正式成为一个剧种,进而在全省推广普及,以至玉溪花灯成为云南花灯的代表。在 20世纪初年,玉溪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唱花灯日盛。玉溪花灯艺人从滇戏等其他剧种中吸取养分,改造花灯,花灯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创作了一大批新灯剧本;二是花灯进省城昆明,形成专业性质卖票演出;三是出现一批知名的花灯艺人。这三大变化,标志着新灯取代老灯的全面完成。
在新灯中,由玉溪艺人创作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剧目《双接妹》和《出门走厂》,深受农民欢迎。在新灯发展过程中,由滇剧移植或根据善书说唱本改编了《蟒蛇记》、《白扇记》、《金铃记》等大本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地点也由原来的农村院坝广场走向灯楼或饲堂古庙中的戏台。 1938年前后,王旦东等人创作了《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等宣传抗日救国的现代戏,以玉溪花灯艺人为主组成农民救亡灯剧团到昆明及滇西、滇南等部分地区巡回演出,扩大了玉溪花灯在省内的影响。新灯的崛起,吸引了一些滇剧演员参加花灯的演唱,他们有的改唱灯调,有的在演唱移植为花灯的滇剧剧目中仍唱滇剧声腔,也有的花灯艺人学唱滇剧,因而出现了“灯夹戏”的状况。1949年建国前夕,在昆明、玉溪等地作专业、半专业演出的花灯园子就有近10个,年节时临时组合演出的业余灯班就更多。玉溪新灯的发展,以剧目为中心,带动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在表演上,行当的划分由简单渐趋复杂。一些艺人开始走向专业化,有的在艺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较有声望的有佘四(佘永宁)、申六(申国文)。音乐逐渐形成以“道情”、“走板”、“虞美情”、“全十字”、“五里塘”五大调为主的曲牌体系,并开始在艺人中出现风格不同的演唱及表演。 流传在澄江县阳宗小屯村的关索剧,为玉溪地区一个属古老傩戏范畴的剧种。此剧种何时形成,是本地原有还是外地传入,尚待考证。据关索戏老艺人龚向庚提供的情况推断,此剧种可能是外地的一个傩戏支派,在清初顺治年间传入小屯。初为古代用以驱邪逐疫的傩祭舞蹈仪式,后来逐渐从傩舞向着表达故事情节的小戏形式发展。逐渐发展成娱神娱人兼有的古老而独特的戏剧。澄江的傩戏为何以相传为蜀汉大将的关索命名,无文献可考。关索剧的表演特点是不设舞台,不化妆,也不受时间地点的*,戴上面具(脸壳),穿上服装,带上兵器即可出场表演。行当有生、旦、净三行,而且多以净行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饰区别。演出时无弦索伴奏,全用鼓点(也不正规)指点起落。一般情况是由小军或马童先上场,道说情况以后,即开始各种各样的翻滚动作以吸引观众,继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说说唱唱,唱唱打打,没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继承不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关索剧的声腔比较复杂,为无弦伴奏,伴唱参杂其间。有说源于高腔,但从某些曲调分析,又杂合当地民歌小调,颂佛唱经的旋律,更为明显的是吸收滇剧腔调。无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节奏的*,即便同一曲调,各人所唱均有。关索戏曲于年节演出。演出期间,有一套成规仪式贯串始终。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药王、练武。正月初一日起开始演出时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时开头第一个节目必演《点将》,当日演出结束后的辞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结束后的装戏箱、送药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后要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1:14
玉溪花灯是一种汉族民间艺术。是明代汉族军民屯田,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形成的,当时以演唱江南小曲为主。明《景泰云南图经》中记载:新兴州(今玉溪市红塔区)“其俗好讴,州中夷汉杂处,其少年美声气,喜讴歌,清朝良夜,放意自适,处处相闻。或以娱饮,或以劝耕,妇人女子为之,而面无愧色,盖俗之流也”。这种民歌演唱与当地土主神祭祀结合成为当地“社火”活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