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01: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0 05:56
在一次语言集体活动中,曾看到这样一个片断:教师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跟你们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诗!说完后,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幅图——一片小树林里,每一个树梢上都挂着一个月亮。画面优美静谥(我们教师技术层面的操作能力往往是较强的,但心灵层面的体验值得深思)。接着,教师说:“现在啊,我要来朗诵这首诗了:每一个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一句没读完,教师就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说道:小鸟说,跟我玩吧;小鸟说,真美啊;小鸟说,咦,怎么这么奇怪啊!……在此,且不论教师引导孩子欣赏诗的方法,单就一个个孩子就此问题的回答,我的心中已充满了欣赏之情,听到“咦,怎么这么奇怪啊!”时,我对童稚的欣赏与享受已溢于言表,是啊,你那画上每一个树梢都画了一个月亮,真是够奇怪的!正当我徜佯在孩子的诗境中,并想再享受下去时,一个声音使我懊恼无比:“不对,不对,我来告诉你们吧……”抬眼一看,一脸否定与神秘神情的教师的答案传进了我的耳中:“小鸟说,月亮是我的好朋友!”我突然发现,这时所有的孩子都满脸神往地看着老师,他们真得被教师折服了:“啊,老师真行,她连鸟语都听得见!”此时,我却失落极了,真想问:“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听懂了鸟语,刚才孩子们的心声怎么就‘不对’了呢?”!然而,我不能直接这样问,我知道,这位教师也是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并继续在接受着这种教育——答案在书中,答案在权威那儿,学习就是记住这些答案!多少童趣,多少创造力,就在*僵化的唯一答案中被消灭殆尽了,于是,他们因怕答案错而不再有自己的思考,甚至认为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在此,我不是仅就这单一的一次活动而言,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思想方法上常常一直贯穿着一根束缚我们的线——学习,就是一味地照单接收,不需要个体的反思,不需要个体情感的渗透,要么只有既定的“图式”,要么只有不断地“顺应”,于是,我们面对任何新事物,都有“我们早已知道”或“太好了,原来是这样!”前者,使我们浅尝辄止,不学也能,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自以不变应万变;后者使我们一边学一边丢,陷入总是在追赶潮流的路途中而终将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缺少了“平衡”的思想方法。 好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乃至教育行为已在变革之中,“以儿童为本”的发展观正在日渐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我们自然也一点都不能忽视教师于儿童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