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1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33
1、王次仲弱冠创“八分书”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
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来
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覆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
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难保,便乘狱吏不备,投河自尽.可是王次仲所创造的"八分书",却蔚为风行,造福子孙。
2、程邈狱中制隶书
隶书又名佐书、史书,是秦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能帮助书写者达到篆书所难以达到的快速度的新书体.它字体方形,线条平直,粗细有致,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志着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书的创造者相传为秦代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程邈。
程邈,宇元岑,起初他在一个县衙里当狱吏,后来因事得罪秦始皇,被幽禁于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狱中.那时候,由于*政权集中,文书繁多,许多军中急事往往因篆字难以速成而被延误.程邈深知这是当务之急,
早年他就发誓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于文字的改革,因而他虽身陷囹圄,仍念念不忘悉心钻研大小篆的书法.每一字他都用不同字体写上数百个,然后从中选取最满意的一个.经过十年精思苦索,他终于简化了大小篆,创制出三千多个美观实用的隶书。
3、师宜官卖字换酒
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前后共经历426年,这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到东汉,隶书进入了书体成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名家迭出.
东汉灵帝虽昏庸*,却喜爱书法,一次征召天下擅长书法的人集会在鸿都门,大约有几百人.汉灵帝仔细看了各人的作品以后,发现这些人中,南阳人师宜官的书法如鹍鹏展翅,大开大阖,一派大家风范.而他的八分书法最为出色。
大的,一个字的直径可以有一丈长;小的,在寸方的一片竹简上,可书写一千个字.汉灵帝大喜,便差人召师宜官入宫. 此时的师宜官,并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店里喝酒。
喝足了,店家来要酒钱.恃才傲物的他,取出笔,在酒店的墙壁上挥书求售,招来许多人围观.师宜官的条件很简单:若卖给他酒,就多出售给店家几个字;否则,就铲掉墙上的字.酒钱是付足了,但汉灵帝听说以后,召他为官的想法就此打消。
4、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
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5、王羲之与天鹅饺子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
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二号锅斤半.”“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
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一边擀面皮,一边包饺子.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动作娴熟。
更令他惊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白发老妪随手将饺子向屏风那边甩去.天鹅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屏而过,降落在锅内.每两5只,按伙计报的数,每口锅下多少,斤两分毫不差.
白发老妪的高超绝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你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白发老妪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
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细品尝这番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它和这天鹅饺子很不般配!”
王羲之不问还好,一问倒使白发老妪生起气来,只见她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啊!就拿那个刚露了点脸儿的王羲之来说吧,都让人捧上天了!
说句实话,他写字所下的那点功夫,真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别学他,常言说得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当桨争上游.一次划前就骄傲,终久要落人后头.”
白发老妪一席话,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妪写了一副对联.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
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终生与鹅结缘.更虚心刻苦地练字,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变化、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34
晋代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他从小喜欢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