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怎样看待“滥用成语十分普遍”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6 14: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9:43
1·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 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 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 巧妙地化用, 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 名叫仿拟, 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 常常有仿音(即谐音) 、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 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为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 仿拟化用之后, 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 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2·如果仿拟不够成功, 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 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 没有达到作者要表达特殊意思的目的, 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3·拙劣的仿拟成语对语言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 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 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 在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 广大受众受益;反之, 则受众遭殃。
4·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 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 言简意赅, 博大精深, 表现力极强。
5·过度的、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 人们享受快餐文化, 很难潜心读书, 甚至不求甚解, 使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 语言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表征。
6·这种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形成, 与我国国民语文素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家不读书, 语文素养不会太高。所以, 要避免仿拟成语拾人牙慧, 甚至闹笑话的状况, 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 要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