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变化(数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5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3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的象征,实际上*早已叛变*。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惊呼:“*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37
变化中的春节30年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过年”不再感觉狂喜,因为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过年”,天天都有好东西吃、好衣服穿……30年的沧桑变化,使春节成为衡量生活水平变化的显著标志,也见证了中国3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更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生活的富足。
过年—— 只为吃顿大餐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年”而忙碌着,大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货”,小孩子们更是掰着手指算计着还有几天“过年”。那时候,“过年”可是改善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志,只有在这时才可以吃顿饺子、吃顿肉、吃几斤冻柿子和冻梨,大人们更是将积攒下来的钱给孩子们买套新衣服,可谓“奢侈”了一回。
在那个年代,“过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就是在饮食上有一定改善,精神生活还处在匮乏之中。对此,已经36岁的张亮对记者说:“那时候,我们吃完年夜饭就提着自己用罐头瓶做的灯笼与邻居家的孩子们东串西串,大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由于没有电视,感觉‘守岁’是件很累的事,而家里也很少有人能听到‘新年’的那声钟响。曾记得1983年的那个春节,我与小朋友们疯玩之后,便回到家里,爸爸则去邻居徐叔家打扑克,妈妈则坐在灯下打着毛衣,她既在等爸爸回来,也在为我们全家‘守岁’,那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采访中,很多人都对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记忆犹新,董华说:“从放寒假的那天起,我就开始盼着过年,一天一天掰着手指算,叫嚷着让妈妈给买新衣服、红头绳,仿佛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过年的那几天。那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也多,只有过年时才可以吃顿丰盛的晚餐,爸妈可以为我们多买几个苹果,而我们也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种香甜的感觉直到现在还回味无穷……”
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所以家家户户对“过年”有着特殊的期待,他们将一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用在“过年”购置年货上,但那时的年货市场产品非常单一,根本没有新鲜的鱼肉蛋和蔬菜,服装的品类也只是几种,曾记得1984年春节时买的一条裤子价格竟是8.14元,却也是妈妈月工资的1/4。
春节晚会——万众瞩目的“年夜饭”
到了1989年时,一些彩色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春节联欢晚会共同“守岁”。在记者的印象中,邻居家的赵哥于那年春节之前频繁来家里,他非常喜欢妈妈新买的那台双卡收录机,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摆弄着家里的收录机,他说:“我买了几本空白磁带,为的就是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些好听歌曲录下来,便于以后收听。”那时候,春节晚会上的原声歌曲磁带很少,也就是那个春节,家里的每个人第一次感受到收录机的奇妙所在。
自此,“春节”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浓,除夕夜的餐桌上不再是曾经的老三样——鱼、肉、蛋,而完全被虾、蟹等海鲜占据着,家家户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然后看着*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不知从何时开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守岁”的一种习惯,也成为老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在节目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年”的味道,“年”的温馨。
伴随新年钟声的响起,家里的拜年电话此起彼伏,而这也成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采访中,28岁的高佳告诉记者,“我家是在1992年装的电话,那年春节也是我印象最深的,我通过电话的方式给老师、同学、朋友及亲戚拜了年,既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你们或许想像不到,当我们把电话打到老师家,问他‘新年好’时,我们彼此那种兴奋的心情简直溢于言表,也恰好是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与老师间的感情越来越好。”
这时候,节日市场异常活跃,新鲜蔬菜层出不鲜,一些南方来的水果在春节期间也可以买到。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年”不再充满渴望,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根本不用等到过年再去买。在哈尔滨某外企工作的牛艳说:“1995年的那年春节,是我在外地上学回家过的第一个春节,家里的年货备得非常齐全,而我却总觉得‘年’味不足,妈妈笑着告诉我,是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对于春节的要求也高了,尤其春节家里购置的年货平常也可以吃到,所以没有太多的期待。”
想要奔向新世纪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过“春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在无意之中让“年”的味道缺少了一点纯朴的味道……
新派过年法—— 找个酒店过大年
进入21世纪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节日市场中的“年货”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蔬菜都可以在市场中买到,甚至在年关将近时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尤其各大酒店“年夜饭”的预定呈现火爆的场面。采访中,37岁的某酒店总经理李丽莉告诉记者,“2008年春节年夜饭中,我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接收预定,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订满,甚至出现很多家庭都订不到酒店的情形。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在家吃‘年夜饭’,而是去酒店度一年中最后一天,因为大家觉得忙碌了一年要好好的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平时工作太累太苦,此时要好好地尽情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在家共度春节,而是选择去外面的酒店感受不一样的气氛。”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而很多家庭选择在春节的短暂假期中去外地旅游度假,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也是现在都市人过年的新追求。哈尔滨世纪旅行社的总经理董涛说:“每年春节,来此参团旅游的家庭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借春节假期的机会,带着父母去海南三亚等地游玩,除了尽一尽儿女的孝心,也是想让自己从劳累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而从大年三十开始,我们的工作就异常繁忙,已经有连续五个除夕没有在家过了,而那些三亚团、港澳团则是我们每年春节最火的线路。”
曾经有人说,现在的春节是“年”味越来越淡,因为往昔的那种传统没有了,但新兴的“过年”方式却让其具有独特的韵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37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一甲子,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韩兰英,80岁;戴遐胜,57岁;陆秀宝,52岁。他们的春节回忆,或许能勾画出中国60年变化之轮廓。
1949 年:白菜萝卜馅饺子
今年83岁的韩兰英老家在江苏睢宁。她清楚记得1949年春节,物资贫乏,但过年气氛很浓。“当时家里的小麦、玉米和高粱,过年前一个月就要准备起来了。用三十斤小麦换些钱,买两斤肉,加上面粉和萝卜做肉丸。剩下的钱买染料染布。布也是自己纺线去换来的,纺了十几天纺出了整整一斤线,换来了一丈粗棉布,然后自己染色、扎花,做整整3天做出一件新衣服。自己种的棉花把籽轧出来,出钱叫人弹,弹好后缝在衣服里就成了棉袄。春节的饺子是自己磨面自己包。肉一共两斤,做了肉丸就不做肉馅饺子,饺子馅是萝卜和白菜做的,年初一吃一天的饺子。”
1959 年:吃肉尝个鲜
1959年的春节,食品供应异常紧张。此时,韩兰英已嫁到上海多年,生了3个儿子。
这个春节,她同样记忆深刻:当时,粮油等统一配给,而且量少,过年的饭菜想弄丰盛点很不容易。韩兰英回忆:“平时家里的米将将够喝稀饭,为了‘过好年’就用布票去和人换粮票,结果我3年没添过新衣服。大儿子那时10来岁,知道自己过年没新衣服穿就哭,结果大年三十再凑钱去买。肉实在是少,煮的时候看着又馋,三尝两尝就差不多了,三个儿子也只能尝个鲜。”
1969 年:知青回城过年
1969年,当时提倡过一个“*化的春节”。时年16岁的戴遐胜,对这个春节的最深记忆是知青回城过年。“那时火车上的场景比现在的春运还挤!除去人数多不说,当时由于城里物质贫乏,到各地插队的知青会把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城,于是火车上鸡鸭、黄豆、瓜子……什么都有,地方小,人们就靠蛮力抢占行李架。”
虽然回家的路漫长,但回家与亲人团聚是知青们期盼的。戴遐胜回忆说,那时过年除了粮油布匹外,瓜子、花生、黑枣等年货有配给,这些平时少有的配给,让春节有了浓郁的年味。
1969年,陆秀宝12岁,她记忆中的1969年的春节是这样的:“大年初一的时候弄堂里小朋友们都穿新衣服,兜里装着瓜子,边玩边吃,一天下来,弄堂地上的瓜子壳像铺了层地毯似的。一毛钱爆米花总能引来几十人排队,听到爆米花车推过门口时的吱吱声便拿着大米和黄豆冲了出去,年糕不舍得拿去爆”。
1979 年:东西多了
戴遐胜1979年回到了上海,结束了知青生涯,他回忆当年的春节:“物质还不丰富,但比10年前好了很多……很多副食品不用票可以买到,粮票反而只多不少,过年甚至只吃大米,‘洋西米’也不吃……”
陆秀宝回忆:“当时副食品市场开始发展,像肉、鸡蛋等开始能在自由市场里买到”。
1989 年:年终奖买了电视机、电冰箱
戴遐胜在讲述此时的春节时轻松了许多:“1989年春节好很多,别说新衣服了,很多人穿皮鞋、西装,过年前想的是添置新电器,而不再是图‘吃好点穿好点’。我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都是年末发年终奖时买的,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感觉过的是现代化的春节。”
1999 年:年夜饭市场火爆
1999年的春节像人们借着传统节日狂欢。
春节期间,许多餐馆办起了年夜饭。
陆秀宝说:“起初人们还守着老观念,觉得年夜饭应该在家里吃,但后来饭店订年夜饭就像一股风一样的”。
2009 年:温暖春节
2009年,全球经济“寒冬”下,中国迎来春节。这个春节,“年味”更浓。
陆秀宝说:“今年三十是在家里过的,简单点没关系,重要的是团聚,倒也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而是几年到饭店吃年夜饭下来,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团聚两个字。”
(据新华社上海2月2日电/潘旭、肖春飞)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o/2009-02-03/060815103346s.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38
春节是我国百姓最重视、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论城市和乡村,春节都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
通过30年春节的变化,我们能够勾勒出生活的幸福路线图:
奶奶,78岁;爸爸,55岁;妈妈,53岁。听听他们对春节的往事回忆,就能真是地体会出生活30年变化之大。
1949 年:白菜萝卜馅饺子
今年78岁的奶奶。她清楚记得1949年春节,物资贫乏,但过年气氛很浓。“当时家里的小麦、玉米和高粱,过年前一个月就要准备起来了。买两斤肉,加上萝卜做肉丸,自己磨面自己包。只有年初一吃一天的饺子。”
1979 年:过年的东西多了
爸爸回忆当年的春节:“物质还不丰富,但比10年前好了很多……很多副食品不用票可以买到,过年可以吃大米……”
妈妈回忆:“副食品市场已经丰富多了,像肉、鸡蛋等能在自由市场里买到”。
1987年:改革促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所以家家户户对“过年”有着特殊的期待,他们将一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用在“过年”购置年货上,但那时的年货市场产品非常单一,根本没有新鲜的鱼肉蛋和蔬菜,服装的品类也只是几种,1989 年:买了电视机、电冰箱
爸爸回忆:“1989年春节就好很多了,不管添置新衣服,很多人还穿上了皮鞋、西装,买了电视机、电冰箱,是用年终奖买的,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感觉过上了现代化的春节。”
1999 年:年夜饭成为时尚
妈妈说:“起初还守着老观念,觉得年夜饭应该在家里吃,但后来饭店订年夜饭就很平常了,又方便又开心”。
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在家吃‘年夜饭’,而是去酒店度一年中最后一天,因为大家觉得忙碌了一年要好好的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平时工作太累太苦,此时要好好地尽情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在家共度春节,而是选择去外面的酒店感受不一样的气氛。”
2009 年:变化更突出的春节
私家车喇叭声与鞭炮声汇合成新春大合奏,私家车成为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各个居民小区里,私家车停满了房前屋后,鞭炮声引得私家车叫声一片,成为一大景观。
拜年短信响不停。爸爸妈妈和我,都在春节期间发了几十条信息,给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声声新春的祝福和问候随着电波在神州上空传递。
“恭喜发财”变成了“身体健康”。亲戚来拜年,见到奶奶送上了一句新年问候――恭喜发财。 奶奶听后笑着说:“‘恭喜发财’过时了,现在流行‘身体健康’。”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奶奶也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春节的不断变化中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我们的生活在变化,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变化,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之中。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39
春节联欢晚会:1983至今
黄金周旅游进账3亿多 数字折射泉城春节变化
2006-07-25 11:52:15 SRC-546
生活日报2月16日讯(记者 刘玉波)组组数字折射出泉城春节黄金周的新变化!从济南市*获悉,春节黄金周期间,济南市共接待游客62.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亿元;共运送旅客71.38万人次;25家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26.8亿元;市政设施运行正常;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旅游进账3亿多
春节黄金周期间,济南市举办各类娱乐活动57场次,接待游客6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20.1%。
运送旅客量同比增长54.3%
春节期间,济南市运送旅客量同比增长54.3%,铁路、公路、民航共运送旅客71.38万人次。其中铁路运送12.21万人次,收入1179.13万元;公路运送57.16万人次,收入1780.48万元;铁路和公路总收入同比增长64.4%;民航运送2.01万人次。
25家商业企业卖了26.8亿
春节黄金周期间,省城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市重点监测的25家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1.6%。各大型商场、超市客流量同比平均增长20%以上,主要副食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
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有关调查还表明,春节期间,济南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